越王剑出土时竟没腐烂?专家发现现代芯片制造的“长晶”,太诡异

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古老且纷乱的时代,各诸侯间相互征伐,尔虞我诈,造就了无数享誉后世的千古计谋,也催生了大量的学派思维。

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古华夏最有魅力的时代之一,今日为人们所熟知的孔孟礼“儒”、无为之“道”,以及严刑峻“法”,就都出自于春秋时代。

这些宝贵的文化精华,影响了后世数千年的发展,其间无数朝代的强盛,也多与这些学派思想有关。

但或许是文化层面的过于辉煌,让许多人都忽略了春秋战国的另一大成就---------铸剑。

春秋铸剑:欧冶子的传奇

铸剑,这是一个为世人所熟悉的存在,现代大多人也在不断追寻铸剑之道,比如日本即依靠铸剑业,在拉动了民间贸易的同时,还发扬了他们所谓的武士道文化。

当然,日本铸剑并非原生产业,他们大多是从中国本土习来,而提及中国的铸剑传承,就不得不说到龙泉。

龙泉是浙江的一个县级市,此地依仗铸剑业,为国人所熟知,每年都有大量“藏剑人”慕名前去。

浙江省为了支持龙泉铸剑的发展,甚至还为每一位光荣入伍的军人,都打造了一把独一无二的龙泉宝剑,并赠言道:

“仗剑从戎去,圆梦正当时。”

短短的十字赠言,让人再次感受到一股古风的豪气,让人对此地产生一种浓厚的神往之意。

但事实上,此地最早并不叫龙泉,而是称作“龙源”,只是在唐朝时期,这个“渊”字与唐高祖李渊重复,为了避讳便改作了龙泉。

同时,与龙泉地区一同改名的,还有那把堪称绝世宝剑的“七星龙渊剑”,也就是之后助李渊夺得天下的“七星龙泉剑”,史称“龙泉剑”。

龙泉剑是一把打造于春秋战国的宝剑,《越绝书》对此记载为:

“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

简单来说,就是一位名叫欧冶子的锻造师,凿开了茨山、泄流了溪水,找到了山中的铁矿,并用这些铁矿铸成了“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

值得一提的是,龙渊既是三把宝剑中第一把被锻造而出的,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把用铁制成的剑,毕竟,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剑都是使用青铜锻造而成。

欧冶子也由此成为我国“铁剑之父”,但令人大感意外的是,这一名号对于欧冶子而言,不过是小小的“锦上添花”而已,在此之前,他本人其实是天下有名的“铸剑师之王”了。

当然,这个也并非欧冶子自吹,因为支撑这一名号的,那可是旷世古今的五把宝剑:鱼肠、湛卢、泰阿、七星龙渊、纯均。

要知道,这五把宝剑可都是位列“天下十大名剑”的存在,其中,湛卢剑更是夺得榜眼(第二),仅次于华夏圣物轩辕剑,就连诗圣杜甫都忍不住称绝:

“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湛泸剑的传奇,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十大宝剑的排名,在今日看来确有几分玄幻意味,毕竟,其中所说的大多数宝剑都没有出土,有的甚至仅存于传说中,让人很难相信其间真假。

直到上世纪的一次考古发现,才终于让“玄幻”变成了“现实”。

1965年,在一众考古学家和施工人员的努力下,位于湖北望山的“望山一号”古墓被得以打开,在清点墓中陪葬器物时,一把宝剑悍然现世。

当时,宝剑上还刻着八个生涩难懂的鸟篆,所以在场专家并没有分辨出此剑,只将其封装好送到了实验室中研究。

可随着破译工作的完成,人们才意识到,这把剑大有来头,因为它就是存在于传说中的越王剑,部分人认为这就是十大名剑中的“纯均剑”。

而且,更令人惊叹的是,越王剑葬入墓中已有数千年,但在千年后出土时,竟没有丝毫腐朽的痕迹,甚至连铁锈都没有。

须知,与其同时期的剑矛,几乎都已经被腐蚀得不成形状了,可越王剑不仅剑身挺直,甚至还能映出锋芒,这简直就是考古界的奇迹。

另外,在专家组的测试下,越王剑的锋利程度,依然是现代锻造剑无法企及的地步---------轻轻一划,就能划破23层复写纸,这完全就是“吹发即断”的最好体现。

由此,专家组开启了对越王剑的深入研究,首先,专家通过粒子加速器,对越王剑的剑体成分进行了检测,发现这是一把铜锡合金剑,通俗来说就是青铜剑,这也是战国时期大部分兵器的锻造材料。

可随着进一步的化验,众人发现越王剑的青铜成分,似乎与普通青铜器有所不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越王剑的青铜成分中,竟然没有铅杂质。

而且,这两把剑身的铜锡分布还十分特别,即剑锋是由锡元素构成,而剑脊则是由铜元素组成,这让在场众人无不大受震撼。

除此之外,越王剑表面所覆盖的剑身纹路,更是大有千秋,据专家们的推断,越王剑剑身的纹路,来源于一种早已失传的剑身铸纹工艺。

在这种工艺的加持下,越王剑表面覆盖着一层呈结晶状的金属锡,这不仅让越王剑显得更加立体,还能让剑身的强度进一步加强。

如此技艺听起来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种技术放到现在而言,就拥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那便是“长晶”。

长晶,顾名思义,就是让晶体随附着物而“生长”,即将金属放置高温下变成溶液,然后浇筑在晶体上,如此一来,金属溶液和晶体就会一同延展,直至溶液凝固,二者就彻底共生定型。

这种技术,既是越王剑金属锡纹路的制备工艺,同时也是现代芯片的制刻技艺。

而随着这一技术的解密,作为越王剑打造者的欧冶子,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战国铸剑:是外星技术,还是穿越者所为

正如前文所言,整个春秋战国的铸剑发展,简直就是欧冶子的传奇生涯简述,要知道,就连大家所熟知的干将莫邪夫妇,那也是欧冶子一手培养出来的。

毕竟,莫邪作为人类史上首位女铸剑师,其实就是欧冶子的女儿,而干将便就是欧冶子的女婿,其中传承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这般传承,才让欧冶子的一生,变得极为魔幻,让人不禁猜想,欧冶子此人,是否会是一位穿越者呢?

首先,欧冶子的来历莫名,翻遍春秋战国的所有典籍,都找不出欧冶子的出生,更别谈欧冶子拜师学艺的经历了。

这意味着,欧冶子就是突然降临到战国时期一样,而且一来到世上,便带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铸剑手艺。

尤其是那超时代的铸纹工艺,就算是现时代,在不依靠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类似“长晶”的铸纹,可欧冶子就是做到了,还将这纹路当做了一种作品标志,这是否会是对后世的一种暗示呢?

除此之外,欧冶子此人的认知也极为超前,第一是在那个封建的年代里,欧冶子竟然会教授女儿铸剑术,这在现代可能是“司空见惯”,但在当时那就是“离经叛道”了。

  1. 欧冶子在没有任何考证的情况下,竟然找到了铁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铁矿,还顺势完成了铁矿冶炼,并将其铸成三把宝剑,这其中的采矿技艺,以及勘探简直就是无师自通。

更令人大受震撼的是,根据现代的研究,越王剑之所以能千年不腐,其中的核心原因,就在于剑身上覆盖了一层含铬的镀层。

须知,铬可是现在已知硬度最高的金属,但地球上含量较少,多存于地壳之中,据文字典籍的记载,这种金属的提纯,最早要追溯到1937年,是由德国科学家找到铬的提炼方式的。

那数千年前的欧冶子,是如何知晓这种金属的呢,而且还直接运用到铸剑之中,这让人不由得后背发凉:欧冶子会不会是外星人降世呢。

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就在于欧冶子铸造的名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国历史的发展,还因此出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异象。

比如出自欧冶子之手的名剑泰阿,就曾助楚国荡平了进犯的晋军。

据《越绝书》的记载,当年晋国大举入侵楚国,楚王手持泰阿登上城头,以自身精血祭泰阿,随后一剑指向晋军队伍。

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听起来可能多少有些玄幻色彩,但泰阿剑的威名就是因此而来,甚至连随后的秦始皇,也因此而选择佩戴泰阿剑。

而且,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欧冶子在锻造出这些名剑后,便犹如人间蒸发一般,彻底消逝在人世间,其后再也没有任何线索和记载。

欧冶子这般离奇的行为和生涯,确实和穿越者的行为十分相像,但这一切目前还只是猜测,或许随着更多名剑的出土,欧冶子的身世之谜便会随之揭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晋国   楚国   龙泉   春秋战国   纹路   溶液   铁矿   后世   宝剑   诡异   芯片   金属   发现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