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2021湖南“湖湘工匠”|冯玉昭:精耕焊接的“军工绣娘”

手握一把焊枪,在硬币大小的电路板上,把一个个微小的元器件、一根根导线用比芝麻粒小得多的焊点相连,制成“传感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令人难以相信。这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军用特种传感器生产线线长、高级技工冯玉昭的日常工作,近三十年来,经她手工制作的传感器超10万只,遍布在载人飞船、卫星、战斗机、运输机和战车、坦克等各种装备中。

“越是尖端的武器装备、越是国之重器的工程任务,对传感器的精密度要求就越高,纯手工焊接就像绣花,要求熟能生巧,要求持之以恒,要求心静、手稳。”冯玉昭被形象地称为“军工绣娘”。

湖湘工匠宣传视频,请戳这里↓↓↓

视频加载中...

2008年9月27日,这一天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难以忘怀。航天员翟志刚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实现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那天我们团队都在会议室里观看直播,大家屏住呼吸,静得都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了,当看到翟志刚顺利出舱时,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大家激动得拥抱在一起。”因为翟志刚所穿的宇航服内置的多款特种传感器正是由她所在的单位——中国电科48所研制,特种传感器中的电子器件都是由她和同事焊接而成。

宇航服上的特种传感器,是实现宇航服内外温度、压力采集等功能的核心器件,堪称宇航员的“生产保障线”。生产服装压力传感器,并没有现成的高精度失调电阻,产品精度将无法满足。冯玉昭只能手工绕线制作。面对比头发丝小一半以上的铜丝,要在骨架上缠绕出精确到0.01欧姆的电阻,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航天航空器件的重量和体积有严格的要求,电子装联无法采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只能够依赖于手工焊接,有些特殊的器件冯玉昭都是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才摸索出成功的方法,保障了服装压力传感器的高精度、高质量。

“每一个焊点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军工产品,不容丝毫差错,时刻要保持高度注意。”

检测数据一丝不苟。

工作近30年来,在军用特种传感器电子装联工作中,冯玉昭的焊接技能得到了航天器件领域专家高度认可,经手的传感器没有一次差错,个人先后多次被评为该所优秀员工,带领团队获得“十二五军工重大贡献项目团队奖”,团队成员多次获得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荣誉,生产的传感器产品多次被评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多次获得省部级国防科技进步奖。

传道授业毫无保留。

“要说最得意的成就,那当然是带了一个专业的电装团队,制作出的传感器在载人航天、大型运输机以及919大飞机这些国之重器上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如今,冯玉昭已成为该领域的能工巧匠。为把手中技术传承下去,她每天手把手地教徒弟,让他们尽快成为电子装联的“接班人”。冯玉昭说:“做一个新时代的科技工人,自动化、信息化是生产制造发展的趋势,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怎么把传统的手工生产升级,更好更快地完成军工任务。”

(原载于2021年4月17日湖南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湘工e家” 湖南工人报记者 申文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军工   心静   神舟   焊枪   运输机   工匠   湖南   差错   电阻   传感器   器件   手工   特种   工人   团队   电子   产品   冯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