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还是“是人”?薛定谔的记忆and记忆不相容原理

最近孟子他老人家出圈了一把,倒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而是大家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争论不休:到底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起因是有网友又提到这个问题,突然迅速登上热搜。

然后,大批网友纷纷表示,自己记忆中的明明是“斯人”,却发现课本上怎么变成了“是人”。

于是网友又开始质疑教材出版社是不是偷偷改课本了。

人教社不得不委屈巴巴的站出来回应,你们看吧,我们从1961年以来一直用的是“是人”,这锅我们不背!

这时候,就有机智的网友站出来,这事我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曼德拉效应”!

这里先解释一下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效应(英文名:The Mandela Effect)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这个概念最初起源于,许多人表示,在自己的记忆中,南非总统曼德拉“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死亡”,但现实是曼德拉没有在20世纪80年代死去,后来还被释放,还当上南非总统,直至2010年时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然而主流科学界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这一“效应”的真实性。

——来自百度百科

类似的被归为“曼德拉效应”的有很多,比如最典型的:

《爱我中华》这首歌的第一句,很多人(包括我)明明都记得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但实际情况是,歌词一直都是“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还有,大家普遍记得的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但真实版本一直都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还有,很多人记得“具、真、镇”字里面是两横,但其实是三横。

还有很多 ,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这些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存在曼德拉效应。

当看到有资深老吧友声称已经破解了“曼德拉效应”,并将作为伟大发现颠覆全世界的三观的时候,我表示有点不太认可。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其实可以运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归根结底,“曼德拉效应”属于人的记忆层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两位物理学大佬——薛定谔和泡利的成果,通过简单的“类比”,得出两条重要的记忆原理(Principles of Memory)

记忆原理一:薛定谔的记忆(Schrodinger's Memory)

当关于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的记忆版本同时储存在大脑中时,此时这两种记忆版本处于叠加态,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薛定谔的记忆”。只有当观察者提出问题时,记忆者大脑中的记忆会立即坍缩到其中一个版本。

记忆原理二:记忆不相容原理(Memory Exclusion Principle

关于同一件事分别具有两种不同记忆版本的两个不同群体,不可不能在同一互联网平台系统中和谐共存。

运用记忆原理一可知,有一部分人同时见过了“斯人”和“是人”两个版本,但是没有太在意,在各种信息媒介如网络、杂志上更多地反复提到“斯人”这一版本时,记忆就坍缩到了“斯人”。

查一下就知道,网络搜索引擎、输入法,甚至AI写作(用的彩云小梦),确实大都反映的是“斯人”。


运用记忆原理二可知,当一群坚定的“斯人”支持者,在某一平台上提出质疑后并遇到“是人”支持者时,二者会引发不和谐的争论。

通过这两大记忆原理,相信差不多可以解释这波突然的热门事件了。


最后总结一下。

通过这件事我感觉到,人类毕竟是肉体记忆,通常是很脆弱的,不够可靠的。需要不断应对外界刺激作出调整,防止出现永久“坍缩”以至于表现出“不相容”现象。

而互联网也是有记忆的,虽然不一定符合人类认为的真实的记忆,但一定是有据可查的,清晰明确的。从这一点上说,赛博记忆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但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肉体记忆的特点,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记忆世界,在感知多彩的记忆世界的同时,我们不断开辟属于自己记忆中的新天地,并且不至于沉溺于那些错误的记忆而无法自拔。

而那些必须要争论自家的记忆的才是唯一正确的,甚至还觉得细思极恐的,可以考虑多多借助赛博记忆的力量。

或者实在不行,也可以考虑一下赛博飞升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曼德拉   斯人   南非   原理   记忆   物理学   支持者   效应   版本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