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最后的守棺人:白天工地干活,晚上回葬洞守着567具棺材入睡

贵州安顺市平坝区的一个村庄上,住着一位“怪人”,他每日凌晨起床赶去工地辛勤劳动,傍晚时分也从不留宿家中,剩下妻子一个人独守空房。

而每次有人上前找他搭话时,他总是避之不及,生怕在与他人热聊之后就耽误了自己的大事。

据悉,这位“怪人”名为刘朝先,已经生活在桃花村十多年了,在大多数人看来,夜不归宿几乎就是移情别恋的不良征兆。

但事实并非如此,刘朝先之所以很少回家,完全是因为他要赶去桃花村山顶的一个神秘洞穴中完成他的另一份工作,那就是守着567具棺材入睡。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份工作得到了妻子的鼎力支持,他们夫妻俩从未因为这些事情吵过一次架。

这567具棺材内躺着的究竟是何方神圣?刘朝先又为什么如此心甘情愿地去完成这份工作?他每日不辞辛劳所得到的报酬是否丰厚?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一、埋藏在桃花村的秘密

其实,这567具棺材一直以来都是桃花村人坚持守护的秘密。按道理来说,寻常人如果仙逝的话,基本都会被抬入棺材中,然后送往专门的机构进行火化。

而这567具棺材之所以没被送入专门的入殓机构,是由于棺材内躺着的人身份不同,他们都是曾经在村中叱咤风云的苗族长老们。

而苗族历来有一个“洞葬”的习俗,也就是在这些苗族先辈们不幸逝世后,将他们火化,然后将骨灰以及生前所用的衣物都一同放入棺材中。

除此之外,这些棺材也不必直接埋入地底下,必须将它们长年累月地聚集在一起,一同放在隐蔽的山洞之中,而这样的入葬方法也是大多数苗族先辈们的意愿。

他们不愿同族人孤苦伶仃地葬在荒野之中,比起这种方式,他们更愿意自己的棺材能够在死后与其他人“抱团取暖”。

这是苗族人特有的温度,也是桃花村人想要代代相传下去的习俗。

由于这种入葬方式与传统的入葬习俗大相径庭,为了避免引起世人非议,除非他人主动开口询问其中的奥妙,否则桃花村人基本不会主动向外界提起此事。

就这样,随着村中的族人先辈们都相继去世,摆在葬洞内的棺材数量越来越多了。

纸终究没能包住火,不幸的是,由于当时葬洞内长期无人看守,很快桃花村入葬族人的秘密就被一些四面八方的外来游客发现了。

对于已逝去之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抱有敬畏之心的,他们在得知此事后,纷纷摘下头顶的帽子,庄严肃穆地站在这些棺材面前默哀。

虽然躺在棺材内的是少数民族人,但毕竟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在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任何种族都平等,任何人都应当被尊重。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只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想法,而非是全部人的想法,总有一小部分肆无忌惮的人,做着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恶事。

每当村中灯火熄灭,众人安然入睡之时,总有人无耻地做着一系列的盗取行径。

他们饥不择食地掀开棺材,翻看着其中是否有一些苗族先辈们留下的值钱物品,一旦他们找到,就会毫不犹豫地收入包裹之中,带出去以谋利益。

每个人的财物都来之不易,或许在他们指尖轻轻滑过的物品,都是这些先辈们拼搏一生所换来的心血。

若以一人之私欲换取他人之心血,是为不义。若以一人之妄念惊动他人之亡魂,更为不仁,如此不仁不义的行径,早晚会被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

当桃花村的村民们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表示十分痛心疾首,他们万万没想到,全村苗族人守护了几百年的秘密,竟然在公开之后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亵渎。

他们想做出有力的挣扎,却不得不接受着盗贼早已逃得无影无踪的事实。

最终,为了避免恶果再次循环,桃花村的有关部门决定临时增设一个岗位,那就是守棺人。

由于盗贼都是在夜间潜行,因此胜任这个岗位的人必须每日上夜班,不仅如此,村中能够拨出的经费有限,每个月只能支付300多块钱的工资。

这样简陋的条件让许多桃花村的村民们都措手不及,就在此时有一位勇敢的苗族村民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二、守棺人刘朝先

这位村民就是刘朝先。此人并不是闲散数年的无业游民,也不是急需钱财的穷苦之人。他有一份正经的工作,那就是村外一个工程项目中的工地工人。

虽然工人在无数人眼中是一个蓬头垢面,整日与灰尘为友的职业,但不得不说成为一名工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他需要具备一系列的装修打磨技巧,其次他更需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比起在大楼中工作的商业人士来说,工人的辛苦更多的是归结于身体上的疲劳。

为了不拖延整个项目的进度,他们往往在早上6点的时候就不得不起床前往工地,而晚上更是很晚才下班。

而刘朝先作为在工地上埋头苦干了将近十年的工人,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环境早已让他的身体不复从前。

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朝先竟然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这份守棺人的特殊职业。

面对众人的担忧,刘朝先却依旧从容不迫。在他看来,自己去守棺其实就是换了个地方休养生息,并不是一整夜都不能睡觉,因此这份职业对他的身体状况根本无伤大雅。

此外,他还透露,自己的睡眠程度一向浅,不管当天多疲劳,夜晚只要听到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惊醒,因而,由他来做这份职业是再合适不过的。

不仅如此,刘朝先的妻子也十分认同丈夫做这份工作。他的妻子一向是贤妻良母,每当刘朝先出门赚钱时,她总能将家里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妻子看来,守护着这567具棺材入睡,也就是守护着桃花村历代的苗族祖先。

总有人需要去贡献,总有人愿意去牺牲。也许是因为刘朝先和妻子多年来看待任何事情的三观都一致,他们才会日复一日地情比金坚,在很多事情上都永远无条件地支持对方。

最终在万众瞩目下,刘朝先得到了守棺人的岗位。

他在意的从来不是薪水,也从来不是生活带给他的疲惫,而是自己是否拥有一颗坚如磐石的赤子之心,这份心境何其珍贵,值得他用一生去缅怀。

自此之后,在桃花村中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他白天匆匆忙忙地赶往附近的工地,晚上回家吃了饭后,又依依惜别地告别亲人,不辞辛劳地登往桃花村的山顶洞口内。

他时常裹上被褥,陪着这567具棺材席地而睡,这份温暖一直延续着,几乎从未停歇。

三、来自外界的“噪音”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间,刘朝先已经从事守棺人这份职业将近三年了。

在这漫长的三年中,他被家人和桃花村内人无条件地支持着,与此同时却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无数质疑。

有一部分的声音来源于工地,从古至今,只要是与尸体打交道的职业往往会遭受世人诟病。

如果是姑娘家从事这种职业的话,一般都会受到婆家的指指点点,许多人会认为这个姑娘身上带有不祥之兆,不宜过门。

不仅女性会遭受这样的质疑,男性亦是如此,起初,工地上的一同干活的工人并不知晓刘朝先拥有这样一份副业。

后来,由于刘朝先屡次打哈欠被同事发现,这才有人向他提出质疑,他们会时常询问刘朝先是否每日收工回家都有其他事情要做,导致他无法安然入睡。

面对同事的疑惑,刘朝先丝毫不愿回避,他正大光明地告诉询问他的同事,自己是由于做了一份关于守棺的副业这才略显疲惫。

同事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毕竟每日干完工地的活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刘朝先又是在什么时间段去做副业的呢?他所说的守棺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这些问题,刘朝先不厌其烦地一一作出了解答。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同事们感到诧异不已。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同事白天在工地上筋疲力尽,晚上竟然还不得不去完成一个陪567具棺材入睡的任务。

可在刘朝先的心目中,这份副业不仅仅是一份任务,更是一份不能推脱的责任,即使再累,他也从未觉得这份工作是一个负担。

就这样,这件事情一传十,十传百,一夕之间几乎所有工地上的人都得知了此事。

渐渐地,这些人由于不了解苗族的入葬习俗,他们都片面地认为刘朝先此人整日与尸体打交道,若长期与他拉近距离,势必会影响日后做事的运势。

这样可笑的想法左右着他们,让他们开始自觉地远离刘朝先。

自此之后,每当刘朝先进入工地干活之后,总有一小部分人会对他置之不理,久而久之,这件事便闹得沸沸扬扬的。

除了在工地上遭受着各种各样的热议,在桃花村的大部分旅客心中,刘朝先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自从之前有盗贼偷盗葬洞棺材内的物品之后,相关部门就对棺材的保护工作格外重视。一些桃花村的导游为了响应号召,经常会在向旅客介绍风景时特别提及此处。

导游们告诉旅客,这里的葬洞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一般是禁止有人进入参观的。特别是晚上,坚决禁止有人出入此地,希望各位游客不要破坏规则。

一旦被专门看守的刘朝先同事发现,将会被剥夺进入桃花村的资格。

根据导游的透露,越来越多的游客们知晓了此地有一位叫刘朝先的守棺人。他会在夜晚陪着棺材入睡,保证葬洞内的秩序完好无损。

因为这份职业特殊,很快就被游客们拿到网上议论。一部分人认为守棺太小题大做了,没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刘朝先仅仅是为了多赚点外快才选择这份副业的。

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如果有一日被无限放大化的话,就会逐渐褪色,不可避免地失去其原有的本质。

随着周围的非议愈演愈烈,刘朝先觉得自己有必要勇敢地站出来了。在困难面前,逃避并不能让人快乐。选择大步走出去,或许会发现另一番滋味。

刘朝先并不想埋怨那些在背后议论是非功过的人,毕竟这些人并非苗族子民,不明白苗族人的葬洞习俗也是理所应当。

因此,他觉得自己首要做的一件事情并非向外界解释自己的职业动机,而是先让他人了解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这样的想法又何尝不是一种舍小我的情怀呢?在刘朝先心中,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怎样并不是最必要的,让民族文化得以发散才是重中之重。

恰逢此时有一些媒体机构在知晓桃花村的事件后纷纷闻声赶来,他们纷纷向刘朝先提出了采访邀约。

这一次,一向羞涩胆怯,不敢面前镜头的刘朝先选择坦然接受。在镜头里,他乖巧却不失张扬,坦荡却不失率真,兴致昂扬地向众人介绍了桃花村葬洞的渊源。

从他的言语中,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守棺就是守祖先的意思,这是苗族人特有的祭奠传统。

不仅如此,刘朝先的妻子还有桃花村内的其他人都纷纷站出来为刘朝先说话。

他的妻子透露,自从刘朝先担任这份工作以后,小两口见面叙旧的时间几乎越来越少,不过即使如此,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没有不复从前。

刘朝先的妻子还说,夏季的时候,她的丈夫直接带着简陋的席子上山,躺在崎岖不已的山地上直接入睡。

而冬季的时候,刘朝先更是只有一床毛绒棉被裹身,她还一再嘱咐丈夫多带床被子上山,但刘朝先坚决不让,他怕在太过保暖的情况下自己睡得太沉,使歹人趁虚而入。

谈到这里,桃花村内的其他人不禁潸然泪下,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刘朝先平日不言不语,背地里竟然吃了这么多苦。

他们还争先抢后地向外界强调,当初经过盗贼一事后,相关部门曾征求过大家意见,是否愿意步入此岗位。

当时,很多人都因为有孩子和老母等各种原因都迟疑不前,只有刘朝先一人身先士卒,孤注一掷地站了出来。

担任这份工作的这几年来,他更是无怨无悔,在桃花村众人的心目中,他早已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英雄。

这些人的发声在社会上广泛传扬了开来。这一刻,工地上的工人,包括桃花村曾经的游客都开始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可笑至极,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向刘朝先致歉。

万事万物向来如此,当我们过于偏激地看待一个事物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去忽略他身上的迷人光芒。

结语

人生百态,万千变幻。有人发奋图强数十载,终于在事业上如日中天,成了高楼大厦中谈笑风生的商业精英。

而也有人一生勤勉,为了养家糊口,不辞辛劳地成了工地上埋头苦干的工人。

甚至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怨无悔地做着一份旁人避之不及的工作,那就是守棺。

古往今来,无数人曾用一双有色眼镜去看待着例如工人,守棺这种工作。在他们眼里,工人代表底层,守棺代表不吉利。

可谁又能真正完全左右自己的人生呢!这个社会上有着数以万计的职业,总需要有人去承担。无论哪种职业,都值得我们去尊敬,无论哪种岗位上的人,都生来平等。

这世界很喧嚣,做我们自己就好,只有当我们摒除来自外界的干扰,才能真正安宁地过着自己所期盼的平凡生活。

如今秋去冬来,山上的凉风早已吹散了草原中互相依偎的小草,淅淅沥沥的雨滴更是无情地浸透了数百个坟墓。

又是一个季节更替的轮回,我们依稀能看到有一位名叫刘朝先的老人正不慌不忙地坐在葬洞口。

他呵护的不仅仅是567具棺材,更是自己对守灵人这份职业的真诚。

参考文献:

1、西部文明播报;2022年3月10日;《陕西法制网文明资讯官方;贵州最后的守棺人:白天工地干活,晚上回葬洞守着567具棺材入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棺材   工地   苗族   都会   副业   先辈   贵州   习俗   外界   工人   桃花   白天   同事   妻子   事情   晚上   职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