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点 - 品质“双11”,品控是根基

一年一度的“双11”又要来了!亿级补贴、低价促销、花式营销......价格大战每年都在上演。但从近年“双11”增长放缓的趋势看,流量为王、低价变现的时代已近尾声,真正的“留量时代”悄然到来。价格固然重要,但品质和服务已成为当下消费者买单的优先选项。

尤其是食品行业,本身利润较薄,降价空间有限,如果经营者一味信奉低价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可能会赔本赚吆喝还伤及品牌。因此,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我们认为,优良的品控是保障食品品质的不二法门,是赢得消费者口碑的有效举措,是食品企业的根基!

层出不穷的“品控”问题是硬伤

对食品企业而言,产品风味的独特性、品质的优良是赢得忠实消费者的决胜因素。产品风味依赖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此不做探讨。那面对“双11”重金营销而来的巨量订单,食品商家的产品质量管控到底如何?

从消费者的视角看,我们基于黑猫投诉平台近两年“双11”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有效投诉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各食品品牌企业在食品卫生、质量管控、批次管理等品控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数据来源:基于黑猫投诉平台有效数据整理)

数据显示,第一,有42%的消费者投诉食品吃出异物,这暴露出食品企业在原材料处理和加工环节对卫生管控有较大纰漏;第二,有34%的消费者反映,在“双11”购买的食品,出现发霉、变质、异味等食品质量问题,这暴露出食品企业在食品防腐、冷链全链管控、无菌包装等相关质量管控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三,食品过期或商家发临期食品的投诉,占比14.8%。销售过期食品是明显违法行为,在品控管理上,也暴露出商家对食品的批次管理不到位;其它添加剂、标签、包装等问题占比9%。

从监管部门的视角看,往年 “双11” 监管部门对乳制品、豆制品、粮食加工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罐头、肉制品等6类食品上百个批次样品进行了抽检,其中不合格的批次主要表现为微生物超标、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物等问题。出现问题的产品不仅被要求下架,企业也面临巨额罚款和商誉损失。

诚然,食品经食材采购、仓储、加工、包装、运输到终端消费者,整个链条长且复杂,品控难度大,企业发生品控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参与“双11”这种年度大事件,企业除了卖货,其终极目的是要借助流量盛宴打造产品口碑。企业耗费巨额人力财力进行营销,在带来巨量订单的同时,如果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反而会对企业口碑造成负面影响。

从上文多方暴露的问题看,部分食品企业在品控管理方面确实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那么,企业做好品控会带来哪些好处呢?一是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做到合法合规,能够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巡检和抽查;二是加强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及有效控制风险;三是提高企业品控的效率,降低品控的成本;四是,整合全链条品控数据给下游客户提供追溯,增强客户体验,提升企业品牌的正面影响力。

从拼“价”到拼“质”的转变

“双11”诞生于我国电商狂飙突进的时代,历经十数载的发展,由于参与人员之广、成交规模之大,从一定意义上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每年一度的狂欢节,也深刻折射出了历年来中国消费升级的变化之路.......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1年,某电商平台有698个商家实现成交从百万级到四千万级的跃迁,78个商家从千万级品牌提升到了亿级俱乐部,在不断刷新纪录的数据背后呈现出我国消费迭代升级态势;从行业板块来看,健康产品、科技类智能产品备受欢迎;对食品板块来说,疫情致使大众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反映在食品消费层面则是主打零糖零脂、低卡产品以及健康营养的功能性零食的热销。

从上述现象看,如今的“双11”,消费者正从拼「价」到拼「质」在转变。那么,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首先,主导消费升级的基础是“人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具有层次,当最基本的需求被满足时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我国食品消费,已深刻从“吃得饱”、 “吃得好”向“吃出品质”升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需求的实现需要购买力的支持,经济发展、消费者收入增加是促进我国由“基本满足型消费”转向“品质型消费”的根本原因。

再则,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更加透明,消费者趋向理性。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90后、Z世代等个性化消费群体在崛起,并在海量信息教育下,消费者更加理性;其次,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互联网的曝光下无处遁形,这让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从而影响了购买决策。

最后,回归食品行业本身,优良品控是应对激烈竞争的核心要求。食品食材庞大,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我国乳品行业,“品质”、“品控”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要义。这方面的重要性,相信各位经营者会有更深的体会。

好质量需要对“全过程”品控

那么,食品企业如何加强品控管理并实现品控升级呢?

1. 在思想上,食品企业需要从“低调品控”向“透明品控”转变。对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考我们的文章《 品控是企业软肋么,可不可以不低调?》、《这件事已印证!「透明」是餐饮企业品控升级的方向!》,在此,本文不做过多阐释。

2. 夯实企业品控管理基础。食品企业应该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深入推行GMP、HACCP、SSOP、ISO22000等质量管控标准体系,实现对食品全链环境卫生、人员健康和物料科学合理、系统的管理,夯实企业品控管理基础。

3. 数智化赋能食品企业品控升级。规模以上食品企业,都会有质量管理部或品控部,专门负责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管理。食品品控管理涉及企业多个部门,其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品控方面的互动和协同。但是目前绝大数企业的现状是,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品控管理协同工具,品控信息的采集、整理,以及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监测,要么做的不到位,那么做到位了得花比较大的人力物力。所以,企业进行数智品控升级,来消除跨部门的品控信息壁垒,实现品控管理协同,提高品控效率,进而降低品控管理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品质   低价   根基   深度   食品企业   观点   消费者   需求   商家   食品   数据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