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讲美国1929年大萧条-启示录

说到美国的大萧条,那一定要从一战开始讲,一战开始时,美国是宣布中立的,任你打得你死我活,我不参与,不参与但是我可以卖物资、卖武器给你,我还可以贷款给你,于是在战争中,美国获取了巨大利润,国内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全国民众赚的盆满钵满,你以为这样就满足了?那肯定不行。

在战争后期,眼看德国的同盟国阵营陷入劣势即将战败,美国撸起袖子,亲自上战场,其实无非就是抢夺胜利果实。最终美英法等国成为战胜国,于是大家一起分殖民地、分财富,美国此时真是吃得满嘴流油。

你以为这样就行了?那你太小看美国了,战争后要重建吧?重建缺钱吧?我贷款给你啊?重建要物资吧?我国内生产卖给你啊!于是美国国内一片繁荣,工厂只要做的出来,就能卖的出去,工作岗位无数,福利待遇优厚,股市连年上涨,房子也涨,真是人民生活在一片幸福的海洋里。还有,有这么快挣钱的法子,农民当起了工人,谁还种地啊,于是很多农田荒芜,当时看起来是无所谓的,毕竟歌舞升平,一片祥和。

但是市场总归是有限的,而工厂的产能是无限的,随着工厂的产能盲目扩大,货物开始积压,工厂开始裁员,危机来了。

危机正式鸣锣上台是1929年的某一天,美国股票交易所的股票突然暴跌,很快暴跌波及美国各行各业,并传导致世界。

于是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人们购买力减弱,商品生产萎缩,进而工厂利润降低,降薪裁员,进而人们购买力减弱。。。。于是乎,大家抱团向下,走入黑暗。据统计,在危机后的几年里美国一半左右的银行破产,有40%的人口无法维持生计,出生人口锐减,出生的孩子多是营养不良,身材矮小,被称为萧条的一代。

那么美国政府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当时"市场不干预主义"信条占据资本主义市场,危机开始时政府对市场行为是不参与的,当然美胡佛政府也想尽了很多办法,但是想把美国从通缩的怪圈(上文的人们购买力减弱,商品生产萎缩,进而工厂利润降低,降薪裁员,进而人们购买力减弱。。。。就是通缩)拉出来,真是难如登天,所以胡佛下台时跟罗斯福说,我们已经无能为力。

罗斯福上台后主要是增加了政府的主导性,在金融、生产、生活领域全部插手,梳理秩序,重新建立规则,这些举措被后世专家一直捧臭脚,其实就是无奈之举。最后,谁救了这场危机呢?

二战。怎么救的?请回到文章开始前,把二战换成一战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美国   萧条   罗斯福   商品生产   购买力   怪圈   启示录   易懂   通俗   利润   危机   工厂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