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实操之日常生活教育

当孩子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 孩子的自我尊重和自信就可以得到发展, 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玛利亚.蒙特梭利

(一)为什么以日常生活为开始?

1. 孩子离开父母进入学校,首先要适应分离焦虑,并且给予孩子安全感。日常生活区就是儿童生活上使用的东西,跟他在自己家一样,容易产生安全感。

2. 真实感、实际生活的练习,让孩子更加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是反复练习达到完美,孩子必须从真实外在的事件,去建构他的智力。通过对走、坐、站、拿、放、搬、倒、折、剪、切、贴、缝、编、抓、捏、挤、夹、舀、转、擦、撕、敲、卷、削、揉等动作的训练,使幼儿肌肉的控制能力越来越精确,专注时间越来越久。

3.活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的入门,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数学和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幻想与真是的分辩:在0-6岁不容易分辨真实的外在事件。


(二)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

(是基础的也是最直接的,让幼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 直接目的:训练幼儿大、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使他能够适应环境,奠定独立生活能力的基础。

2. 间接目的: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如幼儿的自信心、专注力,坚持性、秩序感、协调性、独立性、自信心,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


(三)日常生活教育的内容

生活礼仪和社交行为

1. 靠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随机指导。

2. 教师的行为对儿童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具体有:

1.打招呼

学习相识的方法,能介绍自己和他人,学会主动的问候他人,能主动的向陌生人问好

2.感谢与道歉

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说谢谢和对不起

3.门的开关

学会稳重小心地开、关门

4.搬运和放置桌椅

学会平稳地搬、放

5.坐下和起立

6.如何打喷嚏、打哈欠,如何咳嗽

7.进餐礼仪

8.递交危险物品

9.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10.怎样倾听他人谈话

教给孩子不接话,不插话

11.如何观看和参与他人工作

轮流等待、合作协商,征得他人的同意后再看或参与

12.如何打断别人的谈论

13.怎样招呼客人

14.怎样做客

15.公共场所礼仪

16.团体游戏的规则

17.交通规则

18.通信工具礼貌用语

19.洗手间的认识

20.怎样问路

21.车中礼仪

22.慰问病人

23.入席的方法

照顾自己:

1.衣饰框的各种系法

2.穿脱衣服

3.穿脱鞋袜

4.折叠衣服:面对面,手拉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

5.熟悉的基本技巧:照镜子,洗脸,洗手,洗脚,刷牙

6.日常保洁的基本技能“擦鼻子,剪指甲,入厕

7.清洗简单衣物

8.东西洒落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9.携带物品的管理

10.食物的准备

11.简单食物的制作

照顾环境:

1.除灰尘:扫地,擦桌子,擦椅子

2.做值日生工作

3.照顾植物

4.学会种植

5.饲养小动物

6.庭院工作

7.餐桌的准备

8.熨斗的使用

9.点火和熄火

10.清洗餐具

大肌肉动作的练习:

1.基本动作:走 跑 跳 爬 钻 投 蹲 握 放 提 推 压 抓 平衡 攀爬

2.基本体操:徒手操,器械操,韵律操

小肌肉的练习:

1.包括五指抓、三指抓、两指捏、一指按、穿 缝 拧 挤 夹 撕 刺 舀 倒 敲 筛 折 切 剪 剥 揉 编

2.教具摆放要遵循左物、右空的规律


(四)日常生活教具特色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器具。

2.儿童尺寸

3.色彩搭配丰富艳丽、富有吸引力

4.操作可循环性

5.错误控制

6.具延伸可变性(可替换工具、材料、容器)

7.本土化


(五)教室内物品的放置区域

1.取水区(取水杯、海绵、防水垫)

2.清洁区(各种清洁用具)

3.毛巾区(干净毛巾和脏毛巾)

4.围兜区(按功能区分)

5.工作毯区(按功能区分)


(六)教室常规

1.进教室前,坐着脱换鞋子,并将鞋子整齐摆放到鞋柜里。

2.书包、外套需放在固定位置。

3.问候老师同学和道别时要带有适宜的称呼。

4.与别人讲话时要目视对方。

5.幼儿可以自主选择适合的工作区域,桌上或者地板上均可,但不可在教具架上工作,以免妨碍其他人拿取教具。

6.一次只做一项工作,只拿一种教具使用。

7.教具只能在教室里使用,不能带到室外或者拿回家。如有需要,征求老师同意。

8.工作时保持所有教具都放置在工作毯上。不可拿着教具部件到处走。

9.不可争抢教具,耐心等候教具被重新放置到原来的位置,方可取用。

10.爱护教具,两只手轻拿轻放,不可做任何破坏性的动作损坏教具。

11.需要老师和他人帮助时,要走到这个人身边,轻触肩膀或手臂,等待响应。

12.如果某项工作或教具会影响到他人,请自觉选用其它工作或教具。

13.完成一项工作后,应该把教具整理好,放回原来位置。

14.需要暂时停止并离开未完成的工作时,请把姓名卡放置在工作毯上,并尽快回到工作区域继续完成工作。

15.关爱环境,时刻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及时清理洒漏。

16.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可打断或者干扰其他人的工作。如果想要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工作,需要征得老师和小朋友同意。

17.对待他人要礼貌友好有爱心。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抱歉、对不起、打扰了等等。


(七)教具操作原则

1.每次只演示一种教具,目的性明确。

2.精确动作,按照孩子的节奏进行,要缓慢。

3.简化动作,使孩子能够看明白。

4.拆分动作,做到步骤化和有序化

5.操作时尽量少讲话,语言要简练、准确。

6.按照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进行。

7.避免镜面教学,教师要坐在幼儿惯用手的右边。

8. 时刻观察孩子的动作与反应,观察孩子的兴趣点。

9. 适时地引入教具操作,当孩子能够独立操作时要离开并继续进行观察,孩子需要时马上给予帮助。

10.不能打断孩子的操作。

11.在操作之前,教师应确保教具准备的完整。

12.努力排除让孩子走神的因素。

13.操作教具时不应超出工作毯的范围,确保工作毯的防水性,颜色不能太花哨,尽量用纯色的。

14.鼓励孩子重复进行操作,说:“你做得很好,再来一次吧。”

15.随时做好操作记录。

16.不应指责孩子的错误,可以说:“小朋友,老师再来操作一次好吗?”


(八)日常生活练习的教具自制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标准性原则

3.真实性原则

4.完备与审美原则

5.民族性与地方性原则

6.时代性原则

7.数量限制原则


(九)如何书写展示页?

教具名称:

适合年龄:

教具构成:

(准备工作)

基本操作:

(兴趣点)

错误控制:

直接目的:

间接目的:

延伸活动:

(注意事项)


(十) 肃静游戏

1.为什么要进行肃静练习?

蒙特梭利的肃静课是以独特有趣的方式,对孩子的天性运动能力及心理活动进行训练。让儿童本身对于内在的精神和肉体产生意识性的控制,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入静”,即:心灵沉寂、专注平静。

这是一种自控力的锻炼,在促使孩子完整人格形成的同时,能让孩子感觉到平静与安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宁静是多么美好。

2.目的:

(1)感受自己的内心,有助于儿童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2)助长儿童的内在平静、自律能力。

(3)刺激儿童对环境的观察力。

(4)培养耐心、训练听力。

3.训练方法:

(1)不发出声音训练

----比比看谁先眨眼、谁先笑

----离开桌子、轻推椅子

----跟在老师后面轻轻走

(2)聆听声音

---闭上眼睛,辨别声音方向

---闭上眼睛,听老师呼唤名字

---闭上眼睛,辨别老师弄出的各种响声

---听录音辨别自然界各种响声


(十一)动作控制练习

1.线的原则:

(1)线的大小看教室空间容纳的线有多大

(2)线的宽度约2公分

(3)线的颜色不宜太艳

(4)线最小的限度是教室一半儿童可站在上面

2.目的:

(1)感受自己的身体,平衡左右脑的发展。

(2)训练优雅姿势和仪态。

3.规则:

a.跟在指定的小朋友身后,不可以换位置或插队。

b.跟前面的人保持一只手臂的距离。

c.如果想要离开走线活动,应当走到有座位的地方,马上坐下。

4.方法:

基本走线→间隔一定距离走线→脚跟对脚尖

相反方向(倒向)线上走

双手伸开--叉腰走线--双手放在腿边,抬头

头上顶物走线:手举旗→手托球→手捧铃铛→捧水杯等

跟着节拍或音乐走线


(十二)日常生活教具操作部分

1.基本动作

●大肢体运动练习

●精细动作练习

2.大运动练习

走、坐、立 (有桌子和椅子的)坐、立

总之:不同的环境、状态、动作有所不同。但都要达到优雅、协调、安定的目的

3.拿、搬、放

搬椅子 (不同形状、大小的椅子)

抬桌子 (单人搬、两人抬、箱子、水桶、户外器械)

拿地毯 (搬、端、运、放)

拿盘子 (学具、餐具、书籍)

5.跑、跳 9。悬垂

6.攀登 10。滑滑梯

7.钻爬 11。跳床

8.投掷 12。荡秋千

13.我国民间几种大运动的游戏


14.注意事项:

(1)往高处放东西时:垫高的物品要稳定

(2)往低处放东西时:注意姿势和动作、放置处要平稳

(3)物品重叠放置时:先大再小,重心稳定

(4)放置物品考虑环境的美观、整洁、不发出声音等。

(5)让孩子:从小养成条理分明、安静、整齐地放置物品的习惯。


(十三)体育活动的形式:

晨练活动 、早操活动正规性体育活动 、非正规性体育活动、区域性体育活动、远足、运动会、室内体育活动

大型器械:滑梯、攀登架、蹦床

小型器械:梯子、轮胎、凳子、瓶子、圈、球、绳、布条、 报纸球、沙包、竹竿、垫子、钻筒、滑板


(十四)精细动作练习

目的:每项工作都要达到独立、秩序、专注和 手眼协调等目的

——.移 (使用五指)

1.倒:碗倒豆子、玻璃杯倒豆、倒水、漏斗移物

2.抓:五指抓豆、海绵移水、大滴管移水

3.拧:拧毛巾

——折、剪、切

1.布的折叠(折纸、纸巾、手帕、小衣服)

2.剪刀剪纸:(更换纸的类型、民间剪纸、毛线、布)

3.切:切水果、蔬菜(香蕉、萝卜、黄瓜、苹果、绿叶菜)

——三指动作练习

1.舀 :豆子、玻璃球、水

2.夹:衣夹、长尾夹、大夹子、镊子夹、使用筷子

3.拧: 开锁

4.缝:穿珠子、穿线板、穿针引线、蛋糕盘缝的练习、缝扣子、工艺品

5.捏 :插蘑菇、插牙签、小滴管取水、插卡、开包:拉链包

——手腕的活动

1.拧:螺母和螺钉、拧瓶盖

2. 搅:搅蛋器

3. 筛的工作

4.文具的工作:削铅笔、压花机


(十五)照顾自己

目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强自理能力, 继而可照顾环境。

——.携带物品的整理

1.收拾行李和背包

2.挂外衣

3.鞋的摆放

4.雨伞的整理

——清洁练习:

1.照镜子

2.梳头发(不同的梳子、使用发夹、娃娃梳头)

3.洗手 洗手绢、洗衣服)

4.剪指甲

5.擤鼻涕

6.擦鞋

——穿与脱的练习

1.穿、脱、折叠衣服

2.穿脱鞋

3.衣饰架:按扣 、粘扣 、拉链 、纽扣 、皮带扣 、蝴蝶结、安全别针

——编织:X型、一字型、V字型


(十六)照顾环境

目的:训练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和爱心。

——室内清洁:

1.地毯的清理

2.扫地

3.餐桌服务(餐前、餐后、刷洗勺子、小桶)

4.整理书架

——庭院工作

收拾垃圾落叶、拔草、松土、洒水、植物栽培、播种

1.刀切(香蕉、黄瓜等)

2.削皮(黄瓜、西葫芦)

3.擦丝、择菜

4.剥(桔子、花生、大蒜 )(剥鸡蛋皮、虾、 鱼刺)

5.挤(橙汁、西瓜汁)

6.磨(豆子)

7.捣(蛋皮、蒜)

8.抹(面包抹酱)

9.食物创意(水果串、蔬菜串、水果 拼盘、包水饺、花样面食)

——收获果实

(农村秋收:剥玉米、摘花生、挖地瓜.收获萝卜、豆角等蔬菜.参加采摘节活动等)

——布置节日环境

(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照顾小动物 (鱼 兔 乌龟等)


(十七)社交礼仪

目标:

培养儿童高尚的品格和修养,学习体谅和尊重他人,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包容心和耐心.

——基本社交礼仪:

1.打招呼、告别、应答 (你好、再见)

2.打断别人、道歉 (打扰了、对不起)

3.邀请、感谢 (请、谢谢)

——动作礼仪

1.递交物品的方法

2.咳嗽 、打喷嚏、打哈欠

3.奉茶

——团体游戏:

1.户外游戏设施的使用

2.听人说话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目的   教具   原则   物品   动作   操作   儿童   环境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