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首富换人,坐拥151亿美元身家,公司超越华为成第二大民企

在常人观念内,但凡能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人,要么是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支撑,要么是顶尖学府毕业的高才生。

直到2022年8月30日,福布斯发布了全新的富豪榜,结果惊呆了众人。

中国女首富换人了,她就是白手起家的范红卫,出身于普通家庭,毕业于大专。



她以151亿美元的身家,超越了蝉联多年中国女首富的碧桂园老板杨惠妍。

范红卫的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远远不及华为任正非、小米雷军那么高调,甚至在富豪榜出炉后,很多人连范红卫是谁都不知道。

但是她与丈夫的创业经历却非常传奇,二人从社会底层一步步爬到了山峰,打拼出年营业额7323亿的恒力集团。

如今,恒力集团的业绩已经远远超过了华为,仅次于京东。

虽然在民营企业排行里,恒力处于第二的位置,但是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有极大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范红卫既没有优秀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出色的学历,那她的钱都是从哪儿来的?

1

从范红卫的外表看去,她并没有女强人的模样,脸上时常挂着温柔的笑,更像是一位和蔼的教师。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在商场打拼了27年,一跃而起,稳坐中国女首富的位置。


1967年,范红卫出生于江苏苏州,父母都是普通的打工人,虽然条件一般,但足以供她上学。

1983年高考过后,范红卫虽然与本科失之交臂,但在那个年代,能够考入大专也是数一数二的人才。

大专实习时,她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纺织厂担任会计。

从上学到工作,范红卫从未让家人操过心,凭借自身的努力,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能够有一份安稳的“铁饭碗”工作,不用风吹雨淋,已经是众多女子难得一求的生活。

但是在范红卫的心底,一直对未来感到迷茫,这一路走来平平淡淡,让她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

她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比起平凡的度过,更想要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


一边是远大的志向,一边是安稳的生活,范红卫陷入了难题。

就在这时,她遇到了一生挚爱陈建华,二人相遇时,范红卫是有着“铁饭碗”工作的大家闺秀,而陈建华不过是一名泥瓦工。

正是二人的相遇,给了彼此勇气,才得以打下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陈建华和范红卫的家庭相差甚远,1971年,陈建华出生于南麻镇的一个贫苦家庭。

父母辛苦劳作的一辈子,也没能攒下什么家业,只能将儿子供养到中学。

十几岁的陈建华只能提前辍学,跟随村里人外出做一些零工,贴补家用。

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宠幸他,反而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让他的生活再次跌入了谷底。

一个往常的午后,陈建华去楼上干活,却因为踩空一脚从楼下摔下来,即便及时送往了医院,也因为病情严重住了半年多的院。


这次住院把身上的积蓄都花光了,长时间又无法复工,陈建华有些着急,想要寻求新的出路。

在医院的日子里枯燥无聊,他每天都翻阅大量的书籍升华自己,也试图在书籍中找到希望。

这次意外事故,导致他落下了腰椎病,无法再干重活,不得不另谋出路。

陈建华出生的南麻镇以盛产蚕丝闻名,经常有全国各地的商人来此收购蚕丝,做成绸缎高价售卖。

在苏州到处都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绢纺厂,这些厂子经常会有纺织品的边角料和剩余蚕丝,但却没有人专门将边角料回收再利用。

他突然灵光一闪,不如自己去倒卖蚕丝和厂子的边角料,说不定能捞上一笔金。

陈建华此时还不知道,这次的选择将改变他的人生,也为他后续的创业之路埋下了伏笔。



20岁出头的陈建华干劲十足,游走在各个绢纺厂和养蚕户之间,通过倒卖废丝,赚得了第一桶金。

90年代初期,大部分人家的生活状况都比较贫寒,很少能看到万元户的身影,更别提拥有百万身家的大户。

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陈建华就成了那个拥有百万身家的大户,账户上从几百元上涨到了200万。

别人羡慕他小小年纪就有了如此成就,就算将来不去工作,200多万也足够他一辈子的开销。

但是在陈建华的观念里,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2

最初,二人相遇时,陈建华刚刚开始倒卖蚕丝,并没有雄厚的家底。

即便如此,范红卫也认准了他,无论多么贫苦,她都愿意嫁给陈建华。



范红卫的父母知道了女儿的恋爱对象没有稳定工作,是个小商贩,一开始非常不情愿,认为女儿一时被恋爱冲昏了头脑。

她身边的朋友也不理解范红卫的选择,明明可以找到更好的,为何要委屈自己?

范红卫很坚定地告诉父母:“我愿意嫁给陈建华,无论他贫穷富有。”

看到女儿一脸认真,父母也拿她没辙,只能祝愿二人在往后的日子里,能过得一帆风顺。

没想到,二人成婚后,范红卫执意放弃了现有的会计工作,准备和丈夫一起创业。

范红卫的这次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这是她的这份坚持,为未来的成功打下了根基。

进入90年代,全新的政策也随之而来,乡镇政府开始逐步减少对工厂资金的投入,将资金注入到旅游、交通及科技上。

苏州不少纺织厂由于没有政府资金的注入,纷纷宣布倒闭关门。



1994年,苏州南麻镇集体织造厂面临破产,工厂早就入不敷出,员工的薪资都无法结算。

眼看着工厂就要倒闭,范红卫突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这家濒临破产的工厂买下。

范红卫认为,纺织市场正处于低迷期,大部分工厂都想要另谋生路,此时反其道而行,说不定能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买下这家工厂至少需要300万元,做决定简单,难的是执行,两个人身上根本没有这么多钱。

范红卫虽然有稳定工作,但在90年代初,一个会计的薪资也不过几百元,几年下来也只有万把块。

陈建华义无反顾地将身上的200多万拿出来,但是还有些差距,只能去银行贷款,再找亲戚好友借一点。

最终凑齐了369万将工厂买断,并更名为吴江化纤制造厂。


这次选择无疑是风险巨大,万一赔了那不仅是血本无归,还要背着近200万的债务。

最主要的地方在于,虽然买下了工厂,但毕竟濒临倒闭,想要它起死回生,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一,工厂内保留了一批之前的员工,这些员工已经对工厂失望,害怕工厂发不了工资,工作时不时偷懒就是旷工。

其二,上一任领导规定薪资年底才结算,平日里对员工也缺乏管理,没有制度,工厂内乱糟糟。

其三,工厂内原有的设备老旧,继续使用只会效益低下,浪费人力物力。

这三个问题成为了当下的任务之重,无论哪一条没处理好,都可以导致工厂直接破产。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范红卫夫妻接手后,非但没有为难员工,反而开出了利好政策。

从薪资上着手改变,一年一次的薪资改为每月一次,每月中旬肯定发放。


薪资的构成也做了全新改变,原先的固定薪资改为底薪加提成的形式,做得越多自然薪资越高,这从一定程度上,对员工形成了激励。

二人接手工厂后,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就差住在厂子里。

眼看着员工们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陈旧的机器还未更换,本身资金就很紧张,换新机器又是一笔费用。

陈建华犹豫不决,再投入资金无疑是加大了风险,但范红卫意志坚定,支持丈夫更换设备。

二人一咬牙,花重金换了新设备,现在整个工厂焕然一新,员工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原先一天最多只能生产40米的布,现在一天能达到400米,效率提升了10倍,短短1年的时间,工厂从0盈利突破到1000万盈利。

就在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意外再次降临,1997年,经济危机爆发了。

眼看着身边的工厂一家家的倒闭,范红卫夫妇也受到了重创,幸好范红卫是会计出身,给工厂保留了一笔运转资金。


在别的工厂都在不算缩水来保住自身的时候,范红卫再次做了激进的选择。

她认为在市场低迷期,此时购买设备、场地费用都在冰点,而且能快速扩张占领市场。

虽然想法有些冒险,可是一旦成功,工厂效益将会成倍增长。

这次经济危机过去后,范红卫又有了新的想法,时代在不断进步,若有一天传统纺织业淘汰该怎么办?

夫妻二人商量过后,决定继续扩展规模,把触角伸到其他领域去,抢占市场先机。

2002年,化纤原料流入市场,这无疑是表明纺织业的新时代来了。这一年,范红卫与丈夫投资22亿,筹建了化纤厂。

3

2003年时,范红卫将旗下所有工厂整合,自此,恒力集团横空出世。

但范红卫并没有因此止步,她要紧跟时代发展,在什么时代就做什么事业。


2007年时,范红卫响应江苏省“南北产业协调发展”的号召,在宿迁建立了集纺丝、织造、新型纺织品于一体的恒力工业园。

事实证明,范红卫多年来的种种决定都是正确的,把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

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范红卫想要不断扩展壮大,就要不断接受挑战。

有一种叫做PTA(精对苯二甲酸)的有机原料,它是生产涤纶的必备原料之一,可是当时这种原料依赖于国外进口,不仅价格高,而且总要低声下气寻求合作。

范红卫一鼓作气,干脆自己建工厂生产PTA。2010年,她拿下了大连长兴岛PTA项目,世界上单体产能最大的PTA工厂拔地而起。

为了工作方便,她买下了一架私人飞机,长期在两地之间奔波。

在外人眼里,范红卫是赤裸裸的炫耀,赚了大钱,买了私人飞机让别人羡慕。



其实,她是为了减少在路上的时间,大连和宿迁距离甚远,若是每次乘坐民航,从检票到起飞就要耽误好几个小时。

范卫红一向为人低调行事,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在她成为中国女首富后才认识的这个人。

2012年,恒力集团下的恒力化纤做好了上市准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

要想上市,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借壳”上市。

2015年时,大连的一家上市公司大橡塑资金链断掉,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在别的企业都不愿意接手的时候,范红卫再次站出来了,她拿下了大橡塑的30%股权,这意味着恒力可以借壳大橡塑上市。

2016年3月,恒力化纤终于上市,这一次的成功,又是范红卫“赌”出来的。


随着企业市值的上涨,范红卫的身家从负数涨到了1000多亿。

2019年的胡润榜中,范红卫、陈建华夫妻以1050亿元的身家上榜,并成为了江苏省首富。

2021年时,在范红卫夫妻二人的运营下,恒力集团的年收入达到了7323亿,而华为的年营业额下滑至6300亿。

同年的排行榜中,二人的身家上涨了一倍,坐拥2600亿资产,稳居江苏省首位的位置。

2022年8月,福布斯榜公布了最新数据,夫妻二人以151亿美元的身家成为全球富豪榜第118位。

同年,范红卫成为了新晋中国女首富。

回首范红卫夫妻二人的过去,一个人是小小的会计,一个人是工地的泥瓦工。


从借款近200万开设吴江纺织厂,从即将倒闭的工厂到年营业额超过7000亿的集团,这种改变堪称为传奇。

但仔细去品味,正是范红卫不认输的性格,一次次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才得以有了今天的这番成就。

虽然说成功无法复制,但成功人士的励志人生却值得我们学习。

无论于范红卫,还是于我们,未来任重而道远,在顺境时不骄傲,在逆境时不气馁,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华为   身家   恒力   首富   福布斯   苏州   蚕丝   年时   民企   薪资   中国   工厂   夫妻   员工   资金   美元   集团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