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娶平凡妻子恩爱38年,儿子杨玏是他骄傲也是心病


有一年,同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同事的王亚民家里临时出了点变故,他每天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一向细心的李女士跟他说:

“亚民你怎么了,怎么感觉你老是心事重重的?”

“没事儿没事儿”,嘴上说着没事儿,但王亚民时时刻刻透出的不乐全表现在了脸上,李女士没有细问,直截了当地说:

“千万别着急,多少钱,嫂子给你”,

没几天,杨立新跟王亚民排戏的时候,看似无意间问起了王亚民的女儿。

当杨立新知道,他女儿计划下周去美国留学的事情之后,第二天,杨立新拿了个厚厚的红包给了王亚民:

“这是给闺女上学用的”。

不一会儿,王亚民的闺女跑出来跟王亚民说:

“爸爸,杨大大怎么给我这么大一红包啊?”

王亚民知道,杨立新给闺女红包是不想伤害他的自尊,更想去帮他,而这背后,一定有杨立新妻子李女士的支持与提醒。

这就是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和妻子与朋友相处的日常,润物细无声。

因此,他在舞台镜头下的艺和为人处事的德,让他在事业上交了两次好运,有一个深爱一生的妻子,还生了个让他骄傲让他得意的儿子。

看过他的故事,就会知道,拥有的这一切,他值得。


01

杨立新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出生时正赶上三大改造的完成,经济与精神建设全面复兴,因此,他出生所在地的煤市街戏园遍地。

那时,杨立新对演戏还不感兴趣,只是整天被母亲拉着去看各种各样的戏,有时,去听京剧,有时,去看评剧,偶尔还会看两眼河北梆子。


时间长了,耳过留痕,杨立新会哼上两句,甚至会像模像样表演一段,慢慢地,他开始变得比母亲更痴迷。

而对于话剧这种新兴的事物,杨立新觉得演员只是在台上走走说说,没有唱腔也没有舞枪弄棒,一点儿技术含量也没有。

杨立新还有一个哥哥,估计是出生时带的虚症,哥哥从小就没有离过汤药,但有父亲这个顶梁柱,家里还过得去。

但长年累积的病痛,在1975年,父亲像一座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母亲抱着父亲哭得死去活来,看着身体孱弱的大儿子,再看看才17岁的小儿子,母亲的路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同一年,北京的各个文化单位都在招学员,杨立新跟很多演员进入这个行当一样,无心插柳柳成阴。

那一天,他陪着同学去参加北京曲剧团的考试,站在一旁观看的杨立新被考官要求也来一段,杨立新虽然唱得很生涩,但台风非常好。

考官认为他是个好苗子,就推荐他去报考北京话剧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那一年,北京人艺打算招25个学员,但没招够,看见杨立新拿着条子进来了,像捡到宝一样让他表演一段。


考官给了杨立新一段《智取威虎山》的台词,这部戏是杨立新从小看到大的,他不用看台词本,就直接背了下来,于是,就这么顺利地进了北京人艺。

多年以来,杨立新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人艺,不管他是家喻户晓的贾志国,还是《末代皇帝》里的光绪帝,因为,他所有的幸运都是在北京人艺给的。


02

杨立新到北京人艺工作之后,虽有暗恋的对象,但他一穷二白也不敢跟人表白。

有一天,他的班主任闲来无事,跟另一个班主任闲聊天,就聊起了现在哪个学生还是单身呢,结果就聊到了杨立新和李女士,两位老师一拍即合,立马打电话约他们两人见面。

杨立新见到李女士之后,他日日夜夜想的暗恋对象就从他的脑海里消失了,满脑子剩的就只有李女士了。

李女士是从事珠宝行业的,都说珠宝养人,但在杨立新看来,李女士是天生丽质,跟珠宝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

杨立新是幸运的,他喜欢李女士,李女士也正好喜欢他。

杨立新找到对象让他身边的很多人徒生了很多的自信:他都可以找到这么优秀的妻子,那我也可以。其实不然,杨立新的幸运不是谁都有的。

结婚的时候,杨立新只花了600块钱,打了一套组合家具,家里的电器比赵本山稍微强点儿,不是电灯而是一个半导体收音机。


就连结婚的时候穿的羊毛外套都是岳母买的。

他们的婚房在北京人艺的公寓里,所有人共用厕所,而厨房就在楼道口,谁家炒什么菜一闻就知道了。


杨立新是个热心人,但凡有个人从他家门口经过,他就会热心地说:

“来吃面条吧”,如果来人答应过去吃,他就往卤子里一勺盐,来两个人就两勺盐,跟他都住在公寓里的吴刚还嘲笑他,说他做的饭就是酱炒盐。

杨立新其实不仅是热心更是善心。

1987年,杨立新去武汉拍戏的时候遇到了徐帆,两人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非常谈得来。有一次聊天,徐帆无意间向杨立新透露自己的父亲是楚剧演员。


正好杨立新十分喜欢楚剧,就“死乞白赖”地要去登门去拜访徐父徐母,徐父徐母跟杨立新十分谈得来,经常拉着他有说有笑的,那个画面就像“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一模样。

以至于后来他们去剧组探徐帆的班时,还会顺便给杨立新带一份便当,

等戏拍完后,杨立新问徐帆:“

你打算在剧团待一辈子吗?”这句话触动了徐的心: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北京发展,”徐帆随口的一句话,让杨立新时时刻刻地记在了心里。

后来,北京人艺招生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给徐帆打电话,把她接到了北京,徐帆找不到地方住,杨立新就让她住在家里,而这一住就是三年。

杨立新知道徐帆喜欢吃巧克力,就全家吃青菜省下钱给徐帆买巧克力吃,至今,徐帆提到杨立新都把他当恩人看待。

杨立新还曾救宋丹丹于“危难之中”。

他跟宋丹丹要演一出话剧,他正在按摩馆跟媳妇按腰呢,宋丹丹打来电话说,她一上午拉了十几次肚子,现在严重脱水,杨立新听说后,立马把她送到了医院,为了不耽误演出,还急中生智地给宋丹丹买来了成人尿不湿。

都说积善就是积福,杨立新积了这么多的善,而福接踵而至。

03

杨立新在北京人艺跑了三年的龙套后,正好赶上文艺复苏。

1980年,人艺复排话剧《日出》,导演刁光覃指名让23岁的杨立新演主角方达生。

要知道,濮存昕在人艺跑了6年的龙套,而“达康书记”吴刚在人艺跑了近15年的龙套,之后,他们才开始在话剧中担任主角,在影视剧里崭露头角。

演过一次主角大获成功之后,以前是他找戏,现在是戏找他,在话剧《左邻右舍》、《小井胡同》、《哗变》中,杨立新都有亮点表现。

尤其是在《哗变》中那段7分钟幽默的表演,让在下面看戏的一个人,当场决定由杨立新来演他将要拍摄的电视剧中的男主角。

那个人就是英达。

这时的宋丹丹已经凭借《寻找回来的世界》成为飞天奖的最佳女配角,在小品界更是混得风生水起,她主演的《懒汉相亲》、《超生游击队》成为春晚的经典小品。

此时的英达亟需一部成功的作品来证明他不是“吃宋丹丹的软饭”的,于是,他拿着剧本去各话剧院里找演员。

八十年代正是电视剧复苏期和成长期,电视剧行业需要演员的话,就去话剧团找演员,演员也需要去外面“炒更”来补贴家用。

因此,英达极力地说服杨立新来演他的电视剧,杨立新没接触过喜剧,怕演不好,想拒绝英达,英达就用他在《哗变》里的表演来鼓励他,还用语言激他,称:

“梁天不是话剧演员都敢接,你话剧演员你不演啊,而且情景喜剧跟话剧有相通之处,都是对着观众演,十分考验演员的功底。”

英达看杨立新有些动摇,就把剧本硬塞给他让他回家看。

杨立新拿到剧本后,每看三行必会“哈哈哈”地大笑,而且从头笑到了尾。

看完剧本后,杨立新就决定去拍英达的戏,于是首创情景喜剧的《我爱我家》就诞生了,而杨立新也因为这部剧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也正因为如此,让一向低调的杨立新被放在了显微镜下,媒体一直在想办法挖他的“丑闻”,行得正坐得直的杨立新让媒体扑了空,于是,媒体就给他制造了一起“丑闻”。

04

杨立新跟李女士结婚三年后,生了个儿子,取名杨玏,希望儿子像玉一样温润,同时还影射了妻子的工作。

杨立新给儿子规划了很多的前途,有经商的,有打工的,有做小买卖的,但始终把演员排除在外,因为,没人比一个演员更知道当演员的不容易。

但就在杨玏高中毕业前夕,杨玏突然跟父亲说他想学戏剧,杨立新刚听说是反对的,但杨玏很坚持,还劝父亲说学戏剧不一定要当演员,可以做编导、做舞台设计。

杨立新拗不过儿子,就答应了他,还在2003年的时候送儿子去英国进修戏剧专业。

杨玏留学第一年的春节,杨立新跟妻子一起去英国看儿子,他怕儿子在英国犯懒,把持不住自己,于是在看儿子的作程,他一直在给儿子写信,最后写了有四五封,连平时羞于启齿的话都说了出来:

“如果这世上让我选择一个最爱的人,我可能只写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你”。

临走的时候才敢把信交给儿子,还说让儿子让他们走之后再看,等他到伦敦机场的时候,儿子就打来了电话,在电话那头不停啜泣,那一刻,他知道,儿子把他的信看进了心里。

所以,当杨玏学成归来的时候,他没有靠父亲的资源与人脉,成为“面瘫”的星二代,而是在《大丈夫》、《何以笙箫默》、《小丈夫》里有十分出色自然的表演。

杨玏在业余时候还会人艺看父亲排戏,对他来说看的过程就是汲取营养的过程。

杨玏可以说是星二代里的一股清流,他在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带动父亲受到了很多的关注。

2018年,有自媒体想把杨立新说成“陈世美”式的人物来攫取观众的眼球。

于是,铺天盖地地说杨立新离婚了,还说他又娶了一个比自己儿子还小3岁的小媳妇儿。


面对这些无稽之谈,杨立新没有选择沉默,他转发了这条消息,还用“四个一”来回怼媒体:

“我这辈子有四个一,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单位,演了一辈子戏”。

这场小风波过后,杨立新开始减少影视剧的拍摄,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话剧舞台,而每次出门巡演他都会带上妻子,顺便去表演的城市旅游。

杨立新现在是国家一级演员,对于演戏,他一直在全力以赴,也没有任何的遗憾,《大江在河》里的水书记,《三十而已》里的顾爸爸,都是十分经典的角色。

但他却有一块很大的心病,那就是儿子的婚事,其实杨玏的感情史很丰富的,在十六七岁时跟高中同学有过一场初恋,在大学时他还谈过一场5年的恋爱,但都无疾而终了。

杨玏现在已经35岁了,除了跟毛晓彤有过一段绯闻之外,再也没有传出过他谈恋爱的消息。

杨立新心里着急却又无济于事,于是,就把儿媳妇的标准公开化,大有公开给儿子征婚之意,他说儿媳妇儿:

“不能是黄头发,也不能没头发”,言外之意,就是让儿子找一中国的年轻女孩子。

这句话,不知道杨玏记在心里了没有。

结语

人的一生有很多重要的决定去做,杨立新做过两次重要的决定,一次是没有离开北京人艺,而最重要的一次就是娶了平凡的李女士,与她恩爱38年,不离不弃。

而对于杨玏来说,父亲就是那碗面条,说不出他比别人强在哪里,但却是他最需要的,而且这碗面可以随时随地在他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新和   楚剧   妻子   儿子   闺女   龙套   心病   考官   话剧   恩爱   北京   剧本   骄傲   家里   平凡   演员   父亲   母亲   媒体   杨立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