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贾跃亭进去了!靠忽悠获2000亿市值,曾被视为下一个马斯克

两年前还掌管着“卡车界的特斯拉”,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两年之后便成为欺诈犯,面临最高达25年的监禁,米尔顿的人生也从“下一个马斯克”瞬间跌落至“北美贾跃亭”,真是太精彩了!

新能源当道,米尔顿剑指“下一个马斯克”

米尔顿1982年出生于美国,与那些出身名门、叠满学霸buff的商业大佬不同,米尔顿的大学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了,离开学校之后,米尔顿便打算自己创业。

起初米尔顿做过安防系统销售,还做过二手车分类广告网等,但是都没有什么发展,直到2014年,当时特斯拉凭借“新能源”不断创造商业奇迹,并且快速占据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这给了米尔顿新的启发——自己为何不向新能源领域发展呢?

当时的汽车领域已经被特斯拉拿捏了,于是米尔顿就转战卡车领域,剑指“下一个马斯克”。2015年,米尔顿的新能源卡车公司正式成立。

这家公司可以说是处处“对标”特斯拉。首先就是公司的名称,特斯拉的名字灵感来源于一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他是交流电系统的发明者。你用他的姓氏,那我就用他的名字,就这样,米尔顿的电动卡车公司正式命名为Nikola(尼古拉)

其次,在公司的主打产品上尼古拉也没有放过特斯拉——特斯拉主打锂离子电池动力,尼古拉就发展氢燃料电池动力,并且还喊出要推出世界上第一辆氢能源卡车的口号,表示要颠覆整个全球卡车界行业前景。

市值飙升,全靠忽悠

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尼古拉就举办发布会,推出首个氢能源卡车产品Nikola One。根据米尔顿的介绍,这辆卡车单次充电仅需要15分钟,而且充一次电就能行驶超过1000英里。

在发布会上,米尔顿还邀请现场的记者们来体验新车型的车载屏功能,并且花费了大量精力对其进行介绍。

米尔顿的新能源卡车无污染、快充、续航力强,还有炫酷的车载屏幕,这其中任何一点都足以让人心动,更何况汇集在一个产品身上呢!

不要说消费者心动,这下资本也按捺不住了。这时的尼古拉在各个投资者眼中那就是特斯拉2.0啊,此时不投更待何时,于是大把资金纷至沓来。

但是发布会过去已经一年之久,尼古拉的氢能源卡车依旧难产,这也让外界纷纷怀疑,尼古拉到底行不行啊?

对于外界的质疑,尼古拉很快就放出了一段氢能源卡车上路驾驶的视频,表示车已经造出来了,就等着量产了。这下可以说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之前很多还在观望的资本方也纷纷入场。

尼古拉也凭借 120 亿美元的估值成功借壳上市,而且在上市的第一周,市值就飙升至340 亿美元,直接超过了“百年老店”福特汽车。米尔顿也一跃成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第 188 位。

但离谱的是,直到这个时候,米尔顿承诺的氢能源卡车还是一辆都没有交付!这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吧!

果然,就在尼古拉股价飙升的两天后,做空机构Hindenburg Analysis发布的一份报告彻底将米尔顿打入地狱。

人们才发现米尔顿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骗子!其实尼古拉根本就没有生产出氢能源卡车,此前在发布会上展出的“尼古拉一号”其实就是个组装的“玩具车”!尼古拉将现成的转换器连接在自己的车身上,再用胶带遮住原有的标签,使其和“尼古拉1号”融为一体。

这辆车根本就没有天然气动力涡轮机,也没有燃料电池,甚至当时都不能自主供电。开发布会的时候米尔顿专门找了个小伙子趁着黑暗的时候上台负责给这辆车插上外接电源,点亮车灯和中控屏,从而在众多记者的眼皮底子下蒙混过关。

这听着是不是已经三观尽碎了?别着急,还记得当年尼古拉放出的那个卡车上路的视频吗?按理说车能上路,就肯定不存在动力问题啊!

这其实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这条视频的拍摄地是一个山坡上,而所谓的“尼古拉1号上路行驶”,其实就是靠重力作用在这条山坡上下滑而已!之后只要将摄像机角度稍加调整,这就呈现出了“尼古拉1号”在平地上行驶的视频效果。

纯靠忽悠为何那么多人上当?

骗局被戳破之后,迅速引起热议,米尔顿的造假技术也让大家目瞪口呆,但是对于自己的罪证,米尔顿却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在庭审结束后,米尔顿声称“我没有做错什么,我只是在说一个商业计划”。

不过此时没有人再听米尔顿的“诡辩”了,事情败露之后,米尔顿被赶出公司,并且还有可能要面临25年的监禁,而当初火热的尼古拉现在也只剩下了13亿市值。

雷军曾经说,风口来了,猪也会飞。尼古拉的这场闹剧也让我们看到,当骗子站在风口之上,又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只看到了米尔顿的“欺诈行为”,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米尔顿不断地开出空头支票,迟迟不兑现,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呢?

其实,米尔顿不仅仅是虚假宣传,本质上米尔顿是画下了一张“氢能源卡车全产业链条”的大饼。

米尔顿策划了一整套氢能源改变世界的方法论,然后在此之上添枝加叶,一会儿说要建700座加氢站,一会儿又推出“捆绑租赁”的商业模式,从而给企业降低成本,每个点都重重的敲打在投资者的“心巴”上。

其中还有不少投资者已经错过了特斯拉,而尼古拉的出现在他们看来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加之米尔顿的夸大宣传,直接给这些本就在试探的投资者“锤”进坑底,这背后也体现出了新能源市场的浮躁。

写在最后:

如今米尔顿退出公司了,但是尼古拉的生产运营还在继续,尼古拉现任CEO马克•罗素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并且也对外宣布将尽力按照他们之前宣布的计划来交付Nikola Tre电池电动卡车。

根据公司财报,今年二季度尼古拉营收为1813万美元,虽然算不上多,但是与去年的“0余额”相比,还是有所改善。

参考资料:

1.投资家网《忽悠美国人340亿,80后导演了全球最大骗局》

2. 鸣金网《败光340亿美元!美国“贾跃亭”倒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市值   特斯拉   北美   风口   新能源   卡车   骗局   投资者   能源   公司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