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现诡异怪石山,山体遍布孔洞,山下还有巨大圆形怪圈?

在新疆巴里坤湖西北10公里外小夹山的最东端有一座“怪石山”,这里寸草不生,却能流出泉水,还被当地人称为“神泉”。奇怪的是没人知道这泉水的来源。

若是站在山顶上,往下俯瞰,就会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极其规则的圆形怪圈。怪石山众多无法解释的奇像,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一)

巴里坤湖水草丰美,东西两湖景色各不相同,东湖有大片沼泽,湖中碧波荡漾;西湖则是银光闪闪,迷人至极。

相传女娲补天以后还剩下一块五彩石,在途经巴里坤湖时,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便在此停留歇息梳妆,可走的时候居然忘记带走剩下的一块彩石,这彩石就化作了一座怪山,也就是今日的“怪石山”,不少慕名而来的专家都想一睹这怪石山的风采,窥探怪石山的秘密。

这天,恰逢当地牧民哈依沙家族添丁,按照传统的风俗,作为爷爷的巴格道拉提需要给孙子举办一个很隆重的家庭庆祝仪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去怪石山上取神泉水。专家们决定跟随巴格道拉提一同前去,亲眼见见这怪石山的奇特之处。

尽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家里都添置了摩托等现代交通工具,但巴格道拉提依然选择骑马出行,他认为这样的方式才能体现出家族对神泉的敬畏之心,这样显得更有诚意。

从巴格道拉提家出发,骑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一行人终于来到怪石山。怪石山之所以“怪”,和它的外形脱不了干系。

这座山并不算高,远远望去整座山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怪石山周围一片荒凉,只有石缝中有几处杂草,在群山环抱的巴里坤中,它显得格格不入,却又独树一帜。山体呈赤褐色,就像是淬火后的样子,散发着被煅烧过的光彩,这才有了这是一块补天彩石的传说。

怪石山并不是完整通透的,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窟窿眼儿,在无尽的岁月里,风雨的侵蚀,烈日的灼烧,冰雪的覆盖让怪石山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可它依旧矗立在此,似乎成了守护这片土地的神。

怪石山上大大小小的的石窟深浅不一,形状也各不相同,千奇百怪。如天狗、如蜂巢、如孔雀......惟妙惟肖,更有人称其为“千佛洞”“万佛龛”“千窟崖”等等,这些名字似乎又给怪石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所以这里也是当地人朝拜祈福的圣地。

“石难生木”,可怪石山最为美妙绝伦的则是在半山腰处,居然苍翠欲滴,有一眼泉水从巨石的裂缝中涓涓流出,这条裂缝长13厘米,宽4厘米,泉水渗出终年不绝。没有人知道水是从哪里流出,源头又在哪里?这泉水被当地牧民称为“神泉”,可以消灾除病,祈求老幼安康。

这神奇的“蜂窝崖”是如何形成的?

(二)

巴格道拉提提着水桶往怪石山山腰上爬去,熟练地攀爬姿势让一同前来的专家望尘莫及,不一会儿巴格道拉提就爬到了山腰处,山腰处和其它荒凉的景象不同,这里生长着绿色的草木,树枝上挂满了白色的布条。

专家们十分疑惑,为什么只有这一处的植被茂盛,其它地方却很荒凉。树枝上为何又绑满了白色的布条?

巴格道拉提解释,这里就是“神泉”的所在地,泉水会从岩缝中的泉眼流出,也许是被神泉灌溉,这一处的植被长得格外好些。

每一位当地的哈萨克族人来取泉水祈福时,都会带上白布,系在神泉周围的树枝上,这些飞舞的白条,随着树枝在风中摇曳,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寄托于此。紧接着巴格道拉提就开始取神泉水。

泉水从裂缝中细细地流出,如果直接接水是根本取不到水的。巴格道拉提早就做好准备,掏出一根导管放到了石壁上,石缝里的泉水则顺着导管慢慢流到了桶内,没一会儿,桶里所需的神泉水就取好了。

取完神泉水的巴格道拉提回到家中,由家里的老人将神泉水倒入碗中先抿上一小口,再将碗里剩余的水用手蘸取,涂抹至新生儿的脸上,在欢声笑语中,这一家庭的庆祝仪式才算是彻底结束。

参加完巴格道拉提的家庭庆祝活动,专家们又前往怪石山,一探究竟。专家来到距离怪石山不远处的草甸上,他判断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怪石山的花岗岩体上。怪石山之所以和其它山体如此不同,就是因为怪石山就是花岗岩体。

专家推测,也许是在远古时代,怪石山一带很有可能发生过火山爆发,一部分地下岩浆冷却之后就形成了花岗岩。

由于这次地质运动在这片区域一直没有停下来,导致这些花岗岩体被拱了出来,形成一座山体。

这座山体为什么会“千疮百孔”?

不远处的一个形状特别的花岗岩吸引了专家的注意,花岗岩整体为球形,由于新疆的昼夜温差极大,花岗岩白天经过暴晒后膨胀,晚上气温骤降之后崩裂,热胀冷缩导致花岗岩的表面出现了涨裂的现象,所以这块花岗岩表面上还分布了许多片状剥离的痕迹。

再加上怪石山所处的位置是西北风最强劲的位置,各种风向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旋转风,就会使得温差大,比较软的山体成了“石窝”。

时间久了,怪石山的身上也就变得千疮百孔,最大的石窝也有二十几米宽,五六米那么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怪石山独特的美,宛如一座天然的雕塑,立于这广袤的平原。而最奇特就是怪石山的雨天,雨天一到,怪石山大大小小的石窝中全都会渗水流下,犹如水帘洞一般,又似一副与众不同的山水画。

专家们来到怪石半山腰的泉眼位置,仿佛真的像上天所赐一般,时常有放牧的牧民到此处来取水,就连飞过的鸟儿也会在此停脚,攀岩饮水。这荒凉的山体里为何会有流淌不息的泉水?

(三)

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墙体上,只有一处小眼,裂缝就像是一张大嘴,泉水从嘴里涓涓流出。正当专家发愁没带吸管饮水时,向导告诉专家在这泉眼周围生长着许多的芨芨草,芨芨草是空心的,正好可以当做吸管直接饮用泉水。

专家折了一根芨芨草,放在泉眼处饮水,泉水甘甜,清凉可口,难怪许多牧民都会来此取水。专家为测试出水量,用芨芨草吸了很多次,但泉眼里的水似乎终年不绝,吸干后又会重新涌出泉水。

路过取水的牧民告诉专家,这水不仅不会干涸,就算是到了冬天,周围全都结冰了,这水也不会结冰。

专家为解开泉水的秘密,不惜爬遍了整座怪石山,进行全面的考察。专家们来到了一道狭窄逼仄的石缝,要想爬至山顶,就必须通过这条石缝。

当地向导告诉专家,这条岩峰只有光明磊落之人才能通过,而品行不端的人是过不了石缝的。

专家们歪着头,侧身贴着石壁,一步步艰难地来到了怪石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巴里坤湖的景色尽收眼底。

此时的专家却被山脚下的一个神秘怪圈所吸引,这个怪圈呈巨大的圆形,就好像是有人用圆规绘制一般,几近完美。这时有人打趣道,这会不会是外星飞船降落于此留下的痕迹啊!

向导告诉专家,这个“怪圈”极有可能就是古营盘。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巴里坤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浦类国,这里历来都是匈奴民族和汉族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两族之间文化交融之地。

而这个怪圈就很有可能是驻扎在山下与中原王朝抗衡的其中一支外来民族军队所残留的古营盘遗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都是元代成吉思汗西征的遗存。可不论是哪一种猜想,历史的痕迹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让这里成为了独特的存在。

水源的问题还没有解开疑惑,专家只能继续往前走,虽然怪石山和周围山体相比不算高,但石壁通体光滑,确实不好攀爬,专家们却坚信,“泉水”的秘密一定就藏匿在此山中。

没过一会儿,专家们就又有了新的发现,在这座怪石山的山顶之中,居然有一片开阔的洼地,洼地植被茂盛,而这片洼地就是解开神泉水终年不绝的秘密的关键。

这片洼地其实就是山顶洼地,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巨大的蓄水池,常年的积雪和雨水都会汇聚并储存于此,而怪石山上大小不一的裂缝和石洞,正好为水流提供了通道和存储空间。

而这些水,顺着裂隙逐渐渗入怪石山中,其中一部分就保留在了山腰附近的岩体里。而“泉眼”就是因外力作用产生的裂缝,保留在山腰附近的水,顺着裂缝流了出来

常年的积雪和降雨保障了岩体内水量的充足,再加上泉眼的出水量小,所以这才有了终年不绝的泉水。

富含多种矿物质的花岗岩被水长期浸泡,矿物成分不断进入泉水里,这才使得怪石山的水饮用起来甘甜清凉。

终于解开了隐藏在怪石山中的秘密,可大自然赋予巴里坤湖的神秘远远不止这几处,这种神秘让巴里坤湖更加美轮美奂,令人心神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怪石   山体   巴里   芨芨草   孔洞   泉眼   石缝   新疆   花岗岩   怪圈   裂缝   泉水   圆形   诡异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