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获4亿融资,投资的是他本人还是AR?

01

我最近在研究新型行业的风口,看到了今年7月,在直播上急流勇退的罗永浩成立了新的AR创业公司,“Thin Red Line(细红线)”。

罗永浩对这个公司名字的解释是——面对无比强大的对手,我们中小企业苦苦支撑,一定能像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争一样,获得最后的胜利。

好家伙,这不就是第二个锤子吗?老罗的创业精神和目标果然又升华了。

只不过呢,老罗倒是没大家想的那么惨,成立到现在只有100天,啥东西都还没有,老罗就拿得了美团龙珠领投,经纬创投等多家机构4亿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一般的中小企业可没这个本事。

那么,美团这次领投到底是看中了什么呢?是AR这个行业,还是罗永浩这个人呢?

02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AR。

我们都能感受到,智能手机已经进入成熟期了,即使强大如苹果也只是做一些延续性革新,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了AR和VR上,前段时间Facebook提出的元宇宙就是基于这两种技术来实现的。

像罗永浩布局的AR领域,中文名字叫增强现实,简单来说就是运用3D建模、实时跟踪、多媒体、智能交互还有传感器这样的技术,通过数据和算法应用到现实世界,目前在C端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智能翻译,导航、实时提词。

当下AR最大的产品就是AR眼镜,配合终端应用在游戏上,我们经常能在抖音上看到一些直播在推广。

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从AR眼镜诞生到现在,微软、谷歌、苹果都在这方面发力,依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普及,也没有出现统治级的产品,大多数都是买来尝个鲜,玩几天就丢角落吃灰了。

其中有2个重要原因:

一是有些技术瓶颈还需要突破,比如用于成像系统的光学结构,SLAM算法,以及延迟的问题。

二是适合AR的应用还是太少了,远没有手机应用那么成熟、丰富,这就让用户体验不太完整。

当然,创业者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能解决问题,带来创新的企业才有价值。

AR被认为是通向未来的一张门票,是衔接手机,甚至是替代手机功能的消费级大众产品,这也是罗永浩钟情于AR的重要原因。

只不过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就很骨干了。

在2017年接受《智物》采访的时候,被问到为什么要做智能手机,罗永浩回答说,自己做手机并不是热爱手机,而是希望能够获得一张门票:也就是在下一个计算平台到来的入场券。

罗永浩的入场券拿没拿到,我不知道,但是直播间的优惠券,的确是发了不少。

03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整个行业技术还没成熟,为什么还有人会投资?

我们判断有两个原因:

第一、任何行业的诞生和发展,都有赖于资本的支持,特别是天使投资,风险投资。

就像一个行业在初生期的时候,也是最黑暗的阶段,需要从发烧友发展到小众群体,最后扩散到大众群体。

这个阶段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大部分企业很难有持续造血的能力。

同样,对于投资人来说,想要拿得最大的回报,最好的投资时期就是在行业初生期“雪中送炭”,你没钱,我才好谈条件。

等到行业跨越了16%的生命线,企业迎来高速增长的爆发机会,这时候的回报就能以百倍、千倍赚回来,就像当初投了阿里的软银,投了腾讯的南非报业集团。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VR/AR领域的投融资共计38笔,融资总额36.32亿,都是属于天使投和风投这样的前期投资。

第二、对新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创始人才是决定性因素。

投资机构愿意“雪中送炭”,但是在“选择谁”这个问题上就有讲究了。

美团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投资罗永浩公司的重要原因,我觉得不在于Thin Red Line这家公司本身,而是看中了罗永浩这个人。

这种逻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很多时候,公司虽然都在一个行业当中,但非常依赖于老板和初创团队,甚至说最大的资产就是老板,最重要的衡量尺度也取决于老板。

比如说老板有没有很强的执行力,有没有带过大大小小的团队,有没有踩过很多坑,有没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是不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甚至还有是不是一个很好的IP,能够影响整个大众的关注?

这样的企业不说它能做的有多大,起码不太容易死。

像罗永浩就更突出了,因为他本身有着强烈的创业动机,创业失败这么多次还能把钱还上,活下来,光凭这一点就特别难得了。

而且,罗永浩除了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之外,他是懂营销的,自己就是一个个人IP,这就很少见了。

04

在当下这个时代,相对于产品技术以及经营企业的能力,大部分创业者在营销上反倒是没能相辅相成。

如果说我们很多企业的产品可以打90分,那么大部分企业营销可能连60分都不到。

除了打打广告,线下搞搞促销活动,顶多网上发个硬广,夸夸自己的产品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太多手段,也不知道跟用户去说什么,怎么说?

特别是在短视频、直播兴起之后的视播时代,高频的信息轰炸着每个人,不要说抢占用户心智,就是想大家记得你都很困难。

所以,营销传播的渠道、方式、内容都变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内容。

罗永浩强就强在营销上,从当初新东方网上的课件、到微博蹭热点、再到发布会大骂同行,跟王自如在优酷上针锋相对,再到抖音短视频和直播,戏剧效果拉满,流量吃的饱饱的,几乎都能跟马斯克一样,依靠个人IP带动整个企业的知名度和销量。

两者确实还都有点相似,他们都是语出惊人,可以挑动行业的敏感神经,在大家都和和气气说场面话的时候,以真性情的人设吐槽行业现状,赢得用户的好感。

只不过,在管理和技术上,这就是罗永浩的软肋了。

像之前的锤子手机,因为罗永浩对供应链缺乏理解,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上下游建立良好的紧密关系,导致产品质量跟不上,好的创意没办法实现。

而在管理方面,罗永浩有一丝游侠的性格,脾气很随性,生气的时候会直接骂人,高兴的时候直接发钱,没有具体的制度,或者说制度经常被老板自己打乱。

在没有引进专业管理团队的情况下,自己还要大包大揽,美学要管,设计也要说几点,产品和研发也要听我的,而且还经常变。

这就等于说老板直接插手所有具体的工作,可以随时打乱工作进度,别人还不能有意见,只能去执行,这就导致了企业留不住人才,毕竟有能力的人,他也会有自己的坚守和更大的脾气。

05

对创业者来说,我们虽然要身兼多职,对内搞管理,对外沟通生意,要懂产品,要懂营销,但一定不是去大包大揽。

懂得放权,去激发、鼓励团队成员围绕着企业的目标做创造性的工作,让自己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统筹全局和规划战略方向。

想必在创业失败之后的罗永浩,也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拿到投资的原因。

对还在初生期的AR行业来说,这样一个懂营销的超级创业者IP加入进来,本身就能给行业带来一定的变数。

但是,我还是认为,AR/VR行业的爆发期,此刻还远远没有真正来到,仍然处于尝鲜阶段,但与游戏和社交结合的方向是没错的,真正走到大众消费的成熟期可能还需要3-5年。

(单仁为新华网特约财经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大包大揽   成熟期   大众   创业者   融资   中小企业   老板   原因   用户   行业   工作   手机   产品   技术   企业   公司   罗永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