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毁灭就在一念之间?这颗300光年外的恒星,百万年前曾来过

在我们居住的太阳系中,太阳是绝对的核心。不仅太阳系的八颗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更是无时无刻离不开太阳带给我们的温暖。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太阳系里一下出来了两个太阳,那会是什么结果呢?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虽然太阳并非双星系统,不可能“自带”两个太阳,但是,架不住有天外访客来访啊!

天文学家发现,早在一百万年以前,就有这么一颗和太阳地位同等的恒星UCAC 4 237-008148——造访过我们的太阳系,当时距离我们只有不到一光年。

当时地球到底受没受到影响,发生了什么,没人知晓。好在这颗行星目前距离我们地球已经有300多光年远,不会再对我们造成什么威胁。

无独有偶,大约在7万年前,编号为WISE J072003.20的恒星也曾近距离掠过太阳系,当时距离我们只有0.82光年。这颗恒星是2013年11月由天文学家舒尔茨发现的,所以也叫舒尔茨星。

这是一个双星系统,主星是一颗红矮星,质量是木星的86倍,伴星则是一颗褐矮星,质量是木星的65倍左右,不过这对双星的质量与太阳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所以并没有对太阳系产生太大的影响。

目前它已经在距离太阳约23光年的独角兽座方向了。但很显然,因为恒星运动的关系,这样的恒星相遇肯定不是个案,而且未来还会不断出现的。

科学家是如何观测恒星是否接近太阳的?

这恒星在地球上看上去,就是一个个闪烁的光点,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移动,这科学家是怎么知道它们的移动轨迹的,还知道它们正在朝我们飞来的?

事实上,早在1989年8月8日,欧洲空间局就通过阿丽亚娜4号火箭把依巴谷卫星送上了太空,目的就是为了测量恒星的视差和自行,所谓恒星视差,是因为我们在地球观察恒星,肯定会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得出恒星相距地球不一样的距离。

从两个观察点看目标,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角,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视差基线。而利用视差原理再配合上三角学知识,就可以准确地测量出不同物体在空间中的距离。依巴谷卫星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测量了超过10万颗邻近恒星的距离。

恒星视差

那什么又是恒星自行呢?自行就是恒星相对于太阳系质量中心,随着时间变化的推移所显示出在位置在角度上的改变。通常是通过测量辐射中的多普勒频移来推算的。

2013年作为依巴谷卫星的后续计划,欧洲空间站又启动了盖亚任务。该任务会持续以两个望远镜的观测方向垂直为轴转动,并使用光谱仪以多普勒光谱学法量测较亮恒星的径向速度。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盖亚任务能够确认10亿颗恒星的位置、距离和每年自行量,并帮助人类最终绘制出银河系内1%的恒星三维星图。

如果有恒星进入了太阳系,会带来什么灾难?

虽然我们对近邻的恒星,采取了持续的观测。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颗恒星进入到了我们的太阳系,究竟会带来什么难以想象的毁灭灾难呢?

其实这主要取决于恒星的运动规矩和质量。如果一个恒星想要进入太阳系,首先就要先经过奥尔特云,这是一个围绕太阳、主要由冰和微行星组成的球体云团。随后受到恒星引力作用,太阳系内的陨石和小行星数量也会大大增加,地球被陨石击中的概率也会随之增长。

可不要小看陨石的撞击,远的不说,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遭到陨石坠落,震碎了十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玻璃,1500栋房屋受损,一千多人受伤,但所幸并没有人员死亡,造成约31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当时陨石的半径只有8.5米,但重量却达到了惊人的7200吨左右,要不是因为陨石在大约离地面只有30千米的高空中,莫名其妙地自行解体爆炸了,没准我们也成了被后人研究的恐龙化石了。

随着恒星继续朝着内太阳系前进,如果它的质量远高于太阳,则很有可能会一路破坏它经过的所有行星轨道:太阳系的第一大卫星木星都会被推出轨道,一路向着地球撞来。

土星和它的卫星也会偏离轨道,在太阳系内横冲直撞。太阳系内立刻就像台球开杆一样乱作一团。部分天体会被抛出太阳系,等待我们的将是各种流星风暴和其他行星的残骸碰撞。人类文明也会在一瞬间被毁灭。

恒星进入太阳系的可能性,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人会说,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即使发生也是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之后了,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其实不然。

就在现在,巨蛇座的一颗恒星正飞速向着太阳系驶来。预计到达130万年后,它和太阳的距离只有0.065光年。这颗恒星就是格利泽710。

这颗恒星目前距离地球63.8光年,但根据俄罗斯科学院两位科学家根据盖亚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分析。130万年之后,格利泽710很可能会飞进太阳系的内部,并且造成撞击事件。

其中一位科学家博贝列夫推算出格利泽710将有86%的机会从奥尔特云中穿过,这就会造成大量彗星会改变运行轨道而朝向太阳系内部飞来。如果130万年之后地球上还有人类的话,或许他们经历的,就不是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那么简单的浪漫了,很可能届时全人类将要遭遇到来自天外的灭顶之灾。

当然,主流科学界也有人抱有乐观态度。多伦多大学毕业生Garett Brown 领导的天体物理学家团队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流浪恒星穿越太阳系造成的影响。

他们通过使用多伦多大学的 Niagara superPC 进行了数千次模拟,在这个过程的最后,研究小组发现恒星飞掠的影响实际上取决于来访恒星破坏系统的潜力。

他们经过计算得出结论,这样的恒星相遇不仅在很漫长时间内才会发生一次,而且如果想要影响我们整个太阳系的稳定,来访恒星必须能让海王星的轨道发生至少4500亿米的位移

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他们补充说道:在太阳系,几乎每100亿年就会有一次如此关键的恒星飞掠事件,但就算恒星离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几光年远了,也不会影响我们太阳系的宇宙后院。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谁也无法对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年之后的事情进行准确的预测。究竟当另一颗恒星与太阳相会时,地球会发生什么?或许也只有等到那一天来临,地球上的人们才能知道准确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太阳系   多普勒   恒星   双星   视差   陨石   轨道   年前   地球   距离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