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爆款成功打入美国!韩剧地位不保?这次出海终于找对路?

国产剧出征。


今年已经有好几部发出号角。


年初的《人世间》,迪士尼在剧组开机前就提前嗅到了爆款潜质,买下了独家海外发行权。


另一部爆款《开端》,被韩国电视台Asia N、A+Drama买下播放权,随后Netflix也买下了亚洲地区的播放权。



创下了爱奇艺热度记录第二名的《苍兰诀》。


开播一小时定档海外,国内还没大结局,Netflix就等不及了赶紧上架。



出海,已经成了国剧优等生们的一道竞赛附加题。


但越来越多国产剧出海的同时。


走出了多远?

走去了哪?


却总是缺少下文。


前不久陈可辛成立海外创作公司,雄心勃勃表示:拍一些全世界都看的中文剧。



“全世界都看的中文剧”。


这个目标,离我们会很远吗?



01


虽然电视剧出海总给人一种很高端、争了气、混得开的感觉。


但在网络如此便捷的今天,出海几乎等于零门槛,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罕见。


因为视频网站和流媒体崛起,加上五年前广电对国剧走出去的扶持政策,目前90%的国产剧,都做到了海内外同步发行。


没有国家愿意买版权?


简单,只需要在油管上创建一个频道,自己上传视频也算出海了。



走出去容易。


让人接受,有多少受众,才是真正的问题。


目前国产剧比较吃得开的地方,还是东南亚,比如在泰国和越南,国产古偶剧总是能冲上热榜。


泰国视频平台 MONOMAX最受欢迎国剧前三名


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本土制作不够强大,国产剧的制作水准能够碾压。


而在别的地方,国产剧往往就被挤到了末流。


比如在日本。


当年《甄嬛传》日版海报还被热议过,这是文化强势输出了?



恐怕还差很远。


《甄嬛传》其实是在用户仅20万的日本富士电视台某地方频道播出,而且还是上班时间段,非黄金档。


可想而知收视极为有限。



《琅琊榜》。


我们在国内网络看到的消息是,“拿下了韩国当月收视冠军”。


当你以为是韩国全国的收视冠军时,其实完整的表达是,拿下了韩国某台当月的收视冠军。


是哪个台呢?


韩国的中华TV,一个全天候播中文内容的付费电视台,主要受众都是韩国华人。


在亚洲影视剧VIKI网站,《琅琊榜》的订阅数不到一万,而随便一部台湾狗血偶像剧都能达到一万以上,韩剧基本在六万以上。


也有成绩比较好的。


据“狐厂娱乐观察”报道,2018年《延禧攻略》在日本电视台黄金档播出,油管播放量破亿。


但在业内人看来,这样的剧也只是“成绩不错”,算不上什么轰动效应。


而国产剧在海外的另一个尴尬在于。


哪怕数据不错,也基本上是赚个吆喝,赚不到多少实际的业绩。


国剧出海头牌,正午阳光。


董事长侯鸿亮说,《琅琊榜》和《欢乐颂》都是爆款,“在海外新媒体平台的播出情况非常好,点击分账的金额也很可观。”


可当他把这两个资优生分享给国外的同行,人家摇头。


这么吃亏的事,只有你们肯干。


分账是可以分账,但怎么能不收版权费呢?不给版权费,我为什么要拿出去给他们播?


也就是说,这种“半卖半送”的出海形式,基本上只有国产剧在做。


因为国内市场容量够大,也不指望海外能卖多少,随便玩玩。


比如卖出《长歌行》,占据我国影视剧出口总额20%的华策影视,2020年全年海外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4%,到了2021年是3.6%。


当然,这两年我们的话语权确实在进步。


去年《长歌行》卖出了国剧出海最高价15万美元一集,《庆余年》续集被Disney+预定,海外版权费高达千万人民币。


但这样的成绩,还是低于国际水平。


早在2015年,《生活大爆炸》引进国内,单集超过15万美元;


2017年,《太阳的后裔》卖给爱奇艺,创下国内引进韩剧的最高记录:23万美元一集,总价2400万人民币。



是因为国产剧完全不能打吗?


其实这些年来国产剧不乏精品、爆款,但就如同买卖总是成行成市,一部剧在海外的破圈,也很难靠单打独斗。



02


《鱿鱼游戏》。


现象级韩剧,获得的成绩不必赘述了。


但它的成功不是个例和偶然。


而是基于韩国影视剧多年的海外耕耘开拓。

早在《鱿鱼游戏》上线Netflix之前,韩国导演奉俊昊已经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和Netflix合作了电影《雪国列车》《玉子》,打入美国主流文化圈。



奉俊昊的《寄生虫》创造历史地拿下奥斯卡小金人,傲视好莱坞。


李沧东的《燃烧》,在美剧中深受喜爱的韩裔演员史蒂文·元、吴珊卓,乃至在全球流行起来的K-pop……


方方面面的韩国符号,都已经打开了海外观众对韩剧的接受度。



那么海外观众在认识一部国产剧之前。


对中国电视剧整体的印象是什么呢?


可以说,约等于中国风古偶


据韩国市场占有率第二高的流媒体Tving统计,虽然每年国剧引进数量稳定,但超过三分之二都是古装剧;


日本人气中国电视剧排行榜中,除《金粉世家》外,其余全是古装:《甄嬛传》《知否知否》《如懿传》《琅琊榜》《陈情令》。


那么,如果不爱看古装偶像剧的海外受众,很可能不会点开一部国产剧。


你说这是刻板印象?


但别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也是他们接触到的信息累积下来的。


国产剧当然不止古偶。


甚至古偶在国产剧中也属于鄙视链的底端,悬疑、科幻、罪案等类型的佳作更受网友推崇。


可问题在于。


同一个类型的成功往往难以复制,也就无法积累口碑和受众。


回过头看,国剧出海的高峰,无一例外踩在了新的增长点上。


但这些增长点,往往消失得很莫名。


2015年,Netflix买下《甄嬛传》版权,这是国剧首次在流媒体平台,以收费形式播出。



大家津津乐道地讨论着台词该怎么翻译成英文,尽管从内容呈现上,这还是一次别扭的出圈。


七十六集删减成六集,史诗级宫斗剧,成了大女主升职记。



但这依然为古装剧进入欧美市场打下基础。


同年,限古令流传,古装剧的巅峰,停在了《甄嬛传》与《琅琊榜》。


2019年《延禧攻略》的爽剧模式火遍全球,谷歌电视剧热搜榜第一,随之而来的,又是最严限古令。



2017年,网剧大爆发。


《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高水准、快节奏的犯罪悬疑,Netflix全单照收。



这不是偶然,这些剧,就是优酷当年为了出海,跟Netflix达成长期合作而打造的。


《白夜追凶》制片人说:“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想打造一种美剧气质。快节奏的叙事,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这吸引了很多喜欢美剧的粉丝。”


在那个流量当道,天价片酬的时代,这三部剧都背离了爆款规律,返璞归真地打磨剧本和表演,却意外赢得口碑。


△ 演完《河神》的李现也还不算流量,真正的爆火要等到《亲爱的,热爱的》的“现男友”


但这又是网剧最后的高光时刻。


国产剧的尺度,再也回不去。


美剧的下一季是砍是续,往往一早就跟粉丝说明白。



但国产剧这边呢?


就是不给个痛快话,搞得很多等《白夜追凶2》的海外粉丝百爪挠心:


“2017年这帮人说会拍续集的,现在都2022年了。”


“我不知道重刷了多少遍这部剧,我需要更新消息,到底还有没有第二部了。”



Netflix过去打造《黑镜》《爱死机》《鱿鱼游戏》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球市场最屡试不爽的类型,依然是科幻、犯罪、悬疑。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在五十个国家播出,是出海国剧第一次在海外视频网站进入包月付费区。


而它身上最大的标签,不正是快节奏、高密度、强悬疑,堪比电影的质感。




国剧出海,曾经找对了路子。


用美剧的质感,包装本土故事,刺向全世界共通的现实与人性。


2020年,迷雾剧场上线,《隐秘的角落》在韩国主流电视频道Channel A播出,又先后登陆日本WOWOW电视台以及澳大利亚SBS电视台。


我们一度以为,国产犯罪剧迎来了春天。


可后来的迷雾剧场,接二连三哑了火。


科幻类型,本就是一片荒漠。


唯一一部被腾讯写进排期的《三体》,还成了失踪人口。



另一边,Netflix已经扬言明年上线第一季。


这说明,中国故事的吸引力从不缺席。


但再一次,落到了别人手里。



当现代剧普遍失格,连服务好国内观众都显得勉强。


那么传到外国人眼里,国剧最大的标签,只能是霸总甜宠了。


首先是油管播放量前三的国剧,居然还是四五年前的爆款。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微微一笑很倾城》《楚乔传》。


爱优腾芒五年前就成立国剧出口联盟,2019年纷纷开设海外频道,但出走半生,最受欢迎的仍是甜宠。


△ 来源:狐厂娱乐观察



03


国剧出海最大的对手,依然是被挡在门外,但猛刷存在感的韩剧。


在海外最大的亚洲影视评分网站MyDramaList的热门电视剧,韩剧依然占最大比例,而且类型相当多元。


《恶之花》《我是遗物整理师》《机智的医生生活》《我的大叔》《非常律师禹英禑》。


2016年后,韩剧失去了中国的市场。


但我们都觉得韩剧和韩国明星不能来捞钱,一定捶胸顿足的时候。


但背地里,它们又完成了一次产业升级。


很多本就擅长的题材,都被挖掘出了更新鲜的拍法。


偶像剧《二十五,二十一》。


不满足于工业糖精和明星路线,请来了两个实力派偶像,安安静静地讲好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关于青春和成全的故事,被网友称为下一部《请回答1988》。



律政剧《非常律师禹英禑》。


过去检察官题材,是怎么尖锐怎么来。


但这一次,把镜头对准少数群体。


用一个人见人爱的自闭症天才,融入现实关怀,治愈了同样渴望大海的鲸鱼们。



结果是,直接冲进Netflix非英语原创剧集播放第一名。



犯罪剧《少年法庭》。


极端案件,少年犯罪。


你以为,韩国人拍现实,只有贫富差距。


这次他又刷新了你的认知。


为少年犯罪编织保护网的,是每一个荧幕前的你。



我们一次一次叹息。


为什么人家都在聚焦社会和小人物,我们还在整古装言情和婆婆妈妈?



国剧在创作端难以突围,自然有题材限制的原因。


但产业和审美的降级,才更让人头疼。


高度依赖磨皮特效的明星,和演技不成正比的片酬,只有服化道和特效堆积、内核空虚的剧情。


标准化、流水线,却不见了生动的细节。


很多人或许不屑《鱿鱼游戏》的爆火。


但仔细探究幕后,不得不承认它下的工夫,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


剧中出现不到十分钟的糖饼,请来了一个首尔大学的专家,在片场手工做了三天。


更别说为了营造沉浸感,每一个游戏都是真玩,每一个道具都还原到极致。



国剧批量出海,当然是好事。


但更值得警惕的是。


国剧的质量,能不能满足海外市场对我们的期待?


因为肉眼可见的是,今年的国剧市场,不管题材还是叙事,都进入了摆烂心态。


古装,消灭了历史、权谋、宫斗。


依然挡不住顶流们归来仍是古偶。



如果出海到海外观众面前的,只有同质化的国产剧,那么它们到底能走多远?


而真正有希望走出去的类型。


要么没被拍出来。


要么拍出来了,却依然寸步难行。


《人世间》官宣被迪士尼买下版权,网上最多的声音不是祝贺,而是指责迪士尼不安好心,想看中国又破又旧。



每当中国故事要走出国门。


我们就会立刻进入过敏状态。


紧张兮兮地检查着,哪些部分不够“中国”,不够“伟光正”。


小眼睛就是眯眯眼,迎合刻板;


展现贫穷就是自曝家丑,不利于“教育外国人”。


影视剧,本就是润物细无声的东西,就像文化的交互,要撇除偏见,就必须诚恳地走向彼此。


国产剧要走得更远。


首先需要的,是一片宽阔的内海。


没有狭隘的标准,没有变幻莫测、动辄搁浅的礁石,也能容得下更多的船舶驶进来。


国产剧能走多远?


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过于遥远的问题。


对于国内观众来说,现在最关心的其实是:


国产剧先站起来吧。


让剧荒的我数数,值得追的剧都在哪。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奇爱士多店老板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国剧   多远   白夜   油管   对路   韩国   美国   鱿鱼   受众   悬疑   古装   中国   观众   地位   版权   电视台   海外   类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