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福上市申请获批 冲击“麻辣烫第一股”

离产生“麻辣烫第一股”似乎又进了一步。日前,证监会官网相关公告显示,杨国福麻辣烫拟在港交所发行H股上市的申请已获得批复,待完成外资股发行后,即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杨国福麻辣烫公司递交招股书冲击上市,港交所在8月份披露的消息称,由于其招股书中财务审计数据过期,需补充最新的财务数据。若在3个月内补充完成,可继续上市流程。此次证监会批复也意味着,杨国福重新递表后或很快会在港交所进行上市聆讯。

作为麻辣烫行业双雄,杨国福和张亮两个品牌经常被拿来比较。目前双方仍在这一拥有千亿价值的市场中激烈争夺。除此以外,疫情因素的叠加让不少餐饮企业开始寻求新业务,比如杨国福麻辣烫和海底捞火锅,就先后推出零售产品。商业趋势观察家肖明超认为,餐饮快消化是一个趋势,企业要想跨界成功,重点在于利用好现有优势,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

证监会官网截图

一碗麻辣烫,让小店老板成长为“一哥”

证监会发布的公告显示,核准杨国福发行不超过3.9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0.1元,全部为普通股。完成本次发行后,杨国福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告同时称,核准杨国福股东上海福果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所持2000万股(股份拆细后的持股数量)、上海圣恩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所持1125万股(股份拆细后的持股数量)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相关股份转换完成后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流通。

目前,杨国福麻辣烫2月份递交的招股书信息显示已经失效,根据媒体引用公司此前提交的招股书披露,杨国福麻辣烫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1.82亿元、11.14亿元、11.63亿元;同期的纯利润则分别是1.81亿元、1.69亿元和2.02亿元,尤其是2021年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杨国福品牌走到这一步用了将近20年时间。据了解,杨国福夫妇于2003年在哈尔滨创业开出第一家麻辣烫门店,名为“杨记麻辣烫”,经过夫妻俩的改良,原本盛行于四川一带的麻辣烫在东北备受欢迎,之后的四年时间中,杨国福利用加盟模式不断壮大品牌,并且正式以自己名字注册了麻辣烫品牌。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的时候,杨国福旗下加盟店有几百家之多,仅仅每年的加盟费就能收两三百万元。但彼时也存在一项隐忧。刻意追求扩张速度的同时,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跟上,这造成不同门店间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于是杨国福决定砍掉加盟店,制定更为严格的加盟制度,重新选择加盟商。据悉,从那时起,杨国福便亲自面试每一个加盟伙伴,而且要求所有门店必须统一装修风格。一直到了2012年,从哈尔滨一间小门店发家的杨国福麻辣烫逐步走出东北,走向全国。

其官网资料表明,迄今为止,杨国福麻辣烫已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海外6个国家开设门店5700多家。虽然竞争对手张亮拥有5800余家加盟店,但一直难以撼动杨国福在麻辣烫市场的地位。同时,在中国饭店协会评选的2021中国快餐小吃企业前十榜单中,杨国福也力压张亮麻辣烫上榜,在快餐小吃中仅次于安徽老乡鸡位列第二。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官网

商业模式侧重加盟,食品安全问题难绝

事实上,即便曾经收紧加盟制度,近两年杨国福麻辣烫依旧饱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根据公开报道,2021年7月,广东、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部门排查辖区内杨国福麻辣烫门店3323家,结果显示:责令整改841家,警告5家,立案查处24件。时至今日,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根治,记者随机查阅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及微博“杨国福麻辣烫”超级话题发现,其中仍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吃出异物、餐食存异味的情况。

27日,新黄河记者以加盟商身份致电杨国福麻辣烫官方客服,咨询加盟事宜时,一位客服人员回应表示,总部一直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对加盟商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客服人员称,日常除保质期短的蔬菜类由加盟商在本地购买外,其余物料均由总部配送,并且会定期检查门店。

一名曾咨询过杨国福加盟政策的个体经营者告诉记者,他调研后得知,加盟店每年给公司的部分中加盟费只占20%左右,其余大部分是统一使用的调料、食材等物料。据前述客服介绍,加盟费用方面,目前市区店面加盟费为23900元,县乡镇级加盟商费用为19900元,每年缴纳一次。同时公司对门店面积有要求,比如陕西地区的店面面积不得小于80平方米,该客服以此为例,表明前期投入在23万元左右。“大数据显示,毛利润的话在62%至65%之间,全国范围内门店存活率在95%左右。回本周期的话一般在6至12个月,这个公司不做任何保证,最终以你的店铺经营状况为准。”

杨国福麻辣烫一直难以根治食品安全问题,或许正与其重加盟的商业模式有关。公开资料显示,虽然现有近6000家门店,但直营店只有三家。这在营收方面也有所印证,据了解,每年加盟商能贡献八成左右的营收。换句话来说,现在杨国福的生意更多是面向B端而非是C端。

很显然,杨国福集团短期内还将沿用这一模式,因为其招股书中透露,2022年至2024年,计划每年在国内新开不少于1000家加盟店。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原文现已无法查阅,但据一家行业服务机构的报道,杨国福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时还称,公司无法保证未来不会收到公众对食品污染、餐厅卫生问题或有瑕疵的产品提出的任何申索。

专家:餐饮企业快消化要善用现存优势

商业趋势观察家、知萌咨询创办人兼CEO肖明超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营和加盟各有优势,企业一方面要与加盟商形成价值、利益捆绑,另一方面加盟模式特别考验总部的标准化体系管理水平,比如加盟商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企业想走得更远,与之匹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可或缺。

根据《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2020年国内麻辣烫市场规模约为1142亿元,2021年达到1291亿元,预计2022年麻辣烫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达到1404亿元。麻辣烫市场上,地位稳固的“双雄”——杨国福和张亮依然在内卷。另外,这几年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各家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分析人士指出,杨国福本人之所以一改此前“不急于上市”的说法,也是面对疫情的无奈之举。

当杨国福在资本市场抢得先机,另一边的张亮也没闲着,正通过开拓海外市场的方式,积极加快品牌出海步伐。记者通过张亮麻辣烫官方微信公众号粗略统计发现,仅今年以来其在海外就有11家以上门店成立,并且接连在市场上推出新品。与张亮麻辣烫选择坚守主业细分口味的做法不同,杨国福品牌已经开始了跨界尝试。去年年初,杨国福集团正式涉足新零售业务,具体包括出售资产麻辣烫自热锅、火锅底料、佐餐酱等系列,记者注意到,目前在京东、天猫旗舰店均有出售。已经公布的数据表明,上线三个季度以来,零售业务收入约3720万元,贡献了总收入的3.2%,算是一个不错的起步。

商业趋势观察家肖明超认为,疫情影响下餐饮快消化是一个趋势,包括海底捞、杨国福麻辣烫都在做同样的尝试,试图借助品牌背书和影响力,将门店积累的私域流量转移到线上,创造一个新的家庭消费场景,从而带动更广泛的消费。不过鉴于消费场景的不同,实际操作起来仍有不小的困难,作为餐饮企业要想在零售行业取得突破,就必须做好周边产品的拓展,做好消费场景联想构建,将现有渠道优势嫁接至新赛道中。

杨国福麻辣烫能否顺利上市,上市后估值几何,三年间每年开设超过1000家新门店的目标能否完成,以及未来能否改善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现状?新黄河客户端将持续关注。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张博 编辑:孙菲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麻辣烫   黄河   客服   观察家   加盟店   疫情   证监会   趋势   品牌   市场   杨国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