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破云梯

战国初期,楚国的国君楚惠王为了恢复楚国的霸权地位,整顿了军队,准备进攻宋国。

楚惠王手下有一个很有本领的工匠叫公输般。因为公输般是鲁国人,所以后来人们称他鲁班。鲁班出生在鲁国一个世代以工匠为生的家庭。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使他从小就喜欢上机械制造、手工工艺、土木建筑等古代工匠所从事的活动。小时候他跟随家人参加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在劳动中,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和家人请教,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细心观察他们在各项劳动中高超的操作技巧。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他本人不断地努力,使鲁班逐渐掌握了多方面技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有名的能工巧匠。公输般使用斧子非常灵巧,技艺高超,无人能比,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人们就会说他不自量力。后来有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公输般被任命为楚国的大夫。公输般到楚国后,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上去,高得能够触到云彩,所以叫云梯。

楚惠王一面叫公输般抓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其中有一个叫墨子的人。

墨家#头条历史#​

墨家学派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团体,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亲信的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都缘于人与人的不相亲爱,因此提倡“兼爱”,力主“非攻”,认为当时各国之间进行的战争是最不正义的。墨子反对孔子提倡礼乐的主张,认为儒家倡导的那一套礼乐制度纯属劳民伤财,不利于生产和生活,人们应当“非乐”和“节葬”。在治国方面,墨子的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尚贤。官无常贵,民无常贱,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有才能,就应该选拔出来做官,管理国家事务。二是尚同。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天子,来统一人们的思想,以防天下混乱。和其他各家的思想相比,墨子的思想是典型的下层庶民的思想。

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于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墨子出身平民,精通手工技艺。他自称是“鄙人”,有人称他为“布衣之士”。墨子曾经做过宋国的大夫,是一个同情下层人民的士人。他早年学习过孔子的学说,非常欣赏儒家所说的大同社会,重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他渐渐对儒家所崇尚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放弃了儒家学说,著书立说,自成墨家一派。

在法家学派兴起之前,墨家学派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被列为“显学”。墨子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攻打宋国,就赶快跑到楚国去,跑得脚底起了泡。#我要上条#​

一直奔走了十天十夜,墨子终于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他先去劝说公输般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并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墨子很诚恳地对楚惠王说:“楚国有方圆5000里广大土地,物产丰富,而宋国土地不过500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少。大王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这是何苦呢?扔了自己的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楚惠王听墨子说得有些道理,但还是没有动摇攻打宋国的决心,在一旁的公输般认为用云梯攻城必能获胜。

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进攻不会占到什么便宜,你能攻,我能守。”

他从身上解下系着的皮带,围在地下当做城墙,又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公输般采用了9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墨子守城的高招一一将其破解了。

后来,墨子对楚惠王进行了一番劝说。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放弃了进攻宋国的打算。这样,墨子通过自己的智慧,阻止了一场战争。

#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墨子   云梯   楚国   儒家   孔子   墨家   礼乐   工匠   学派   本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