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交」忍无可忍的话,要不要揍她一顿?


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我终于忍无可忍给在另一个房间埋头打游戏近两个钟的娃他爹打了电话,call他返航。

然后我展示了我给老师发的信息,他在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问了我一个问题:现在的女孩子都这样了???


大人,时代变了!

现在都在强调女权,呼吁女性解放,“假小子、女汉子”越来越被包容,在男女武力值不相上下的小学阶段,嗓门大的姑娘反而占了多数,而男孩子依旧被冠以“天性淘气”的名头,像我们家这类不以体格和武力值见长的儒雅型男生,生存环境不太乐观啊!

周三的下午4点,阳光明媚,去接冲哥放学的路上我还盘算着要不要一起去骑个车玩个飞盘啥的。

接到了。小伙子不太开心,他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在学校午餐午休了,我想回家。”

我心中一惊,我不想啊!好不容易换来了中午不用认认真真做饭的福利,不忍舍弃。

于是我赶紧坦诚地糊弄儿子:“可是已经缴了的费用应该不能退哦。”

冲哥面露难色:“啊?为什么啊!可是我真的是没办法才想着要中午回家的,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中午不能睡着了。”

好吧,有不良情况,户外取消,回家聊天。

请畅所欲言

回到家,各自在沙发上落座,我请儿子说一说他遇到的困难。

还是之前那个女生,还是同样的行为。

班主任老师在的时候会有所收敛,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在儿子桌面上搞事情、午餐午休时和周围同学聊天影响他人休息就是家常便饭了。

冲哥从小就深谙“语言的力量”,所以提醒是必然的。


提醒她,无视;

大声点提醒她,会被回骂:“你有病吧!”

怼回去,会获得人家的鄙视手势一枚。

自己提醒无用,就要求助于外部力量了。

我问他:“有跟老师反馈过吗?”

答案是反馈过了,当时老师让他再观察下。

算一算,观察期大概过了一个月了。

于是,我出马,给班主任老师发了一通言辞恳切的信息。

在老师的答复中,我了解了老师已经严肃批评过那位女同学,并且其他的行为她确实还未观察到。

老师的回复无疑是给冲哥吃了一颗定心丸,他选择要求中午回家而不是再次反馈,八成是他以为老师不会再受理这类事件了。

心思细腻的孩子就是这样,容易去揣度别人行为的原因,也容易忽略别人真的可能就是不知道情况所以没有进一步处理。

说人话,就是想太多。


正因为如此,作为心思细腻的孩子他妈,让孩子敢表达就尤为重要了。

不评价、不教育、不紧张的氛围,是让孩子开口的必备环境。

为别人找理由

跟老师发完信息,问题处理就告一段落了。

当我们遇到匪夷所思的人,遇到莫名其妙的事,内心通常会骂一句:“这人有病吧!”

但当这些人和事每天不得不面对的时候,除了骂人,还需要给对方找个理由让她的行为相对合理化,这样更有利于关系的处理。

于是,我带着心情逐渐平复的冲哥溯一下源:

为什么那个女生那么多小动作?


问题1:她是在针对你吗?

答案是否定的。

位置没有挨一块之前,这个女生并不会跨越千山万水特地来找茬。


问题2:她是不是成绩不太好?

答案是肯定的。

成绩不好的孩子有两种,一种是努力一下就又上去了;还有一种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不会也得不到帮助、真的基础比较差努力效果不明显等等,所以直接摆烂的。

摆烂的孩子越不认真就越无聊,无聊的人就得给自己找点事儿干,于是离她最近的人就容易成为被骚扰的对象。


问题3:她是不是参加了课后延时?

答案又是肯定的。

早晨8点到校,课后延时两节课,意味着6点放学。

这个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在学校呆了10个小时,不能跑来跑去,不能明目张胆地玩。

回到家,订正、补完剩下作业,对成绩不好又缺少帮助的孩子而言,时间肯定比较长,这意味着她的自由选择时间进一步缩减。

第二天,同样的生活继续。


这很容易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没有自由、需要帮助但无处诉说的孩子往往会积攒怨气。

在她没有足够能量对抗成人之前,她会把怨气撒到同龄人身上。

给自己找出口

冲哥对“撒气”一说很是气愤,他问我:“那她无聊她有怨气,她就撒我身上,那我的怨气呢?我又要找谁撒气呢?”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如果被撒气,我们就要带着怨怒找到下一个对象,让他做我们的出气筒,那你就会看到一个很可怕的循环:我们都在找弱小的对象发泄自己的不满。”

为什么会有人虐待小动物,还能获得快感?

除了24k纯变态之外,剩下的就是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所以心理扭曲的人了。

负面情绪除了传递给下一个人之外,有没有别的办法化解呢?


在昆明有个丑小鸭中学,那里的校长名字叫詹大年。

有一次一个15岁不上学跟男朋友同居的女孩子,因为她妈妈担心她吸毒所以送去了那所丑小鸭中学。

那个女孩子很生气也很仇视校长,于是给校长写了封信,信里面各种脏话辱骂校长。

但校长没有怒发冲冠,他告诉那个女孩,“你肯定是因为信任我才会写信骂我,因为你知道骂校长也没事,而且你用最好的方式解决了最大的问题,你发泄完了心里舒服了,你没有出什么事,我也没出什么事,你划算,我也划算。你要不写信,跳楼了怎么办?”

詹大年校长的同事们看到学生辱骂他的信,很忿忿不平,说这是“侮辱校长”。

但他说:“我有这么脆弱吗?我一个50多岁的人的尊严是一个小孩子可以侮辱的吗?他可能是侮辱我,但他没有侮辱到我,这有什么关系呢?”

冲哥听我讲这段的时候,从眉头紧皱到眉头舒展,听完他笑着点点头:“对,没有被侮辱到!”

韩信当年的胯下之辱,就他本人而言,大概也没有被那个不配拥有姓名的市井无赖侮辱到。

跟八岁的孩子讲这些,人家能懂吗?

当然不能,但他可以了解到“以牙还牙”并不是唯一的解决路径。

负面情绪的出口在哪,需要父母帮孩子一起找出来。

所以我常常会问儿子两个问题:

“做些什么会让你舒服一点呢?”

“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目前已经探索出来的方式有:吐槽、看书、画画、看《论语》视频、吃糖果。

忍无可忍的话,揍还是不揍?

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非常辩证,有“士可杀,不可辱”,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让人莫衷一是。

所以,揍还是不揍,分情况。

儿子一年级被男同学骚扰到不胜其烦,各种语言提醒、警告、告老师、找家长都无果,我告诉他:“下一次,打回去,打完就告诉那位同学:你现在有多不爽,我被你搞的时候就有多不爽!”

后来,听说他真的还手了,再后来,好像他跟人家就相安无事了。

不打不相识,这句话适用于两个男孩之间。

在班级同学吵吵闹闹、推推搡搡的环境中,他也逐渐适应了身边这群小学男生的相处模式。

但这次,三年级,对象是女生。

是否动手我心里面绝对持保留意见,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向现实低头!


毕竟动手之后舆论压力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

“一个男孩子,这么斤斤计较!”

打赢了:“打赢一个姑娘,算什么本事?!”

打输了:“连个女孩子都打不过,你也太怂了吧。”

无论是否占理,无论结果如何,对女孩动手了,舆论都很不友好。

而且,我们的目标一直都是努力做更优秀的自己,对吧?

如果被他人干扰停下来学习的脚步,不值得。


让孩子去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毕竟忍字头上一把刀。

但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是去忍,而是转换一种思路,去化解。

冲哥告诉我,他很佩服老赵同学的一点是:他就很难被侮辱到。但如果他真的要冲上去跟人家干一架,又常常被自己拉住。

我问他:“为什么阻止呢?那个嘴欠手欠的人被打一顿不好吗?”

冲哥说:“不好,浪费了彼此的时间和心情,还浪费我们这些等老赵的朋友们的时间和心情。”

好吧,小伙子,你还挺豁达。

虽然但是,如果冲哥最终权衡之下选择动手了,我必须还是坚定站在他这一边,这一点,毋庸置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怨气   忍无可忍   社交   侮辱   校长   中午   儿子   答案   同学   老师   儿童   女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