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再亲近的人,聊天也需要注意这几点

三毛曾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第一:保留边界感,聊天不逾矩!

保留边界感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聊天不逾矩。

想要久看不厌,相处不累的关系,即便无需“淡如水”,至少也要“管住嘴”。

第二:不要过度抱怨!

前两天在头条看到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删了最好的朋友?”

有个高赞回答是:感觉自己像个垃圾桶,接收了太多的负能量,撑不住了,太累。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容器”的功能。

它能承载我们自身的情绪,还能容纳一些他人的委屈抱怨。只是,容器的空间是限的。

适度适量的抱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疏解负面情绪,填补关系的空隙,让彼此产生被需要,被重视的感受。

但过度过量的抱怨,却会让人感觉到不适与攻击性。

第三:不要习惯性去否定与反驳!

它的具体表现是,无论对方说什么,都要先表达一下否定的态度:“你不对”,“你不能”,“这样不行”......

哪怕与自己的想法相似相近,也要先辨驳一番,贬低一下。

总而言之,就是为了否定而否定。

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我可以,你不可以”,“我行,你不行”,“我对,你不对”的优越感。

第四:不要习惯性去给任何人建议!

这其实是很多人存在的问题。

比如,当朋友倾诉抱怨时,自己总是忍不住给对方些许建议。

当然,很多时候是出于“为对方考虑”,或是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于是,“给建议”就成了下意识的反应。

虽然这种聊天方式很普遍,但它并不可取。为什么?

所谓的建议,往往是基于自身过往经历的复盘总结。

要知道,每个人的需求、境遇,性格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所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对方。

因此,“为了回应给建议”,反而是对关系不够负责的表现

第五:不要附和对方的“自嘲”

他们自嘲,其实是想让对方更加关注自己。

表面上自我贬低,实则潜台词是:你快反驳我。

他们并非觉得自己真的不好,只是希望通过他人的夸奖,满足一定的自恋需求。

因此,别人自嘲可以,但自己可别瞎附和。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关系再亲密,也要把握好分寸。

好的关系是,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对方,也不会强迫对方如同自己一般。

交往时彼此倾听,认同,尊重对方的独立性。

无论彼此再亲密,也别忘了这四个字:点到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往时   关系   分寸   边界   习惯性   容器   亲近   亲密   情绪   建议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