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间消失的王国,如今只留下壮观的遗迹和未解之谜

#头条创作挑战赛#美丽的象泉河蜿蜒流淌,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千年冰山一路而下,进入了阿里地区,流经我国人口醉少的县-札达县,这里曾经是古格王国的核心地区,也是其王城所在,至今给我们留下无数灿烂辉煌的遗迹,也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

距象泉河南岸约3公里,古格王国遗迹如今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是人们在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的,人们发现古王宫遗迹群时,各建筑物及附属物保存完好,遗址周围散布有铁盔甲、马甲、盾牌、箭杆等遗物未曾收拾,仿佛当时的人们是一 夜之间走 光的,从遗 留物看,应该是经历了一场战争后,人们集体离开。依据时间判断,这场战争应属发生于公元1635年,古格王国的灭国之战,在那场战争中,古格王朝末代国王扎西查巴德终被拉达克王国所俘获,古格王国也随之灭亡。

古格王国的历史很悠久,大约创建于9世纪,是吐蕃灭亡后,由吐蕃王室后裔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 权,历经16代国王,跨700年之久,曾一度是藏 西地区比较强大的地方政 权。

1912年,英国人麦克活斯·扬从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经过这个地区,发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遗迹,首先让人吃惊的是规模,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遗址沿山而建,整体高度约300余米,以王宫为中 心,四面是星罗棋布的古堡。庞大的古建筑群分上、中、下层共八个区,有房屋、佛塔和洞窟600余座,依次为王宫、宗教寺庙和民居。建筑群下部还有地道相通,外 围有石砌城墙,城角设有碉堡。其次是这么大的一个建筑群,几百年来竟无人知道,也正因一直没有人类活动,今天的古建筑群才保留得特别完好,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古格王国的兴盛和衰亡,有大量史料可考,发生在将近400年前的那场战争我们也能大体知道缘由,在古格王朝后期,宗教集团和政 治集团逐渐走向对 抗。为抗衡僧侣集团,末代国王扎西查巴德引入了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天主教,却造成了更大的宗教冲突与矛盾。1633年,僧侣发生叛乱,1635年古格王的弟弟勾结拉达克王国的军 队攻进王城,终使古格王朝湮没于战火之中。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古格王国的人口规模达10万人之多,王朝虽然湮灭,但如此多的人口会去哪呢?





现在去古格遗址,还能看到一个有点恐怖的地方,叫干尸洞。洞窟距地面约2.5米,洞口非常狭窄,通过洞口之后,内部却相当宽敞,深达几十米的洞内,随处可见没有头颅的遗骸,由于当地气候原因,这些遗骸没有完全腐坏,而是变成了干尸。尸体堆放按照喇 嘛、儿童、妇女、男人顺序排放,这些干尸的身份,没人说得清楚,可能是不幸死于那场战争的遇难者,但从数量上看,则远远够不上大屠 杀的标准,西 藏地区人口资源是很稀 缺的,而且多信佛,征 服者也没有任何必要进行什么种族灭绝。

如果结合所发生的年代,我们可以联想到一种情况,我们都知道明亡于1644年,而明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气候那时候进入了小冰河期,年年发生灾祸、减产甚至绝产,人们活不下去了,自然四处起义没有宁日。这个气候灾难不是个局域性事件,而是全球范围,西 藏地区自然不能幸免,加上国王在传统的佛教地区引进天主教,我们可以想得到,在佛教 徒或者普通民众中会传播什么流言,一定是异教 徒带来了灾难,我们这个地区被诅咒了什么的,青稞大量减产人口会流失,但人口流失是个缓慢过程,解释不了为什么会一 夜之间走 光,如果是异教 徒、灾祸频发、连年减产、流言、战败、国王被俘这些事件都连续发生,则很难讲会有什么样的恐慌情绪产生,于是如逃避世界末日般,一起提桶走人四散奔逃,这一走,大家要知道札达县现在还是我国人口醉少的县,现在也只有大约8000人,而县域面积则达到27500平方公里,这是标准的地广人稀,再加上早期没准还有诅咒之地什么的流言,这300多年一直没人知道(记录)或许也不是很难以理解了。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猜测,没任何根据,一切以往后严肃的科学考察成果为准。但无论怎样,苍凉雄伟且神秘的古格王国遗迹一定是值得我们去看一看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王国   吐蕃   遗迹   札达县   天主教   王朝   遗址   壮观   夜间   国王   人口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