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联体婴儿,以拥抱的姿势出生,今天终于成功分离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祝姚玲 孙美燕

从出生到第40天,宝宝和贝贝(化名)这对双胞胎一直保持着面对面的姿势——她们既是手足姐妹,也是一对联体婴儿。

出生四天后,联体婴在浙大儿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9月16日,25岁的小艺(化名)在浙大妇院诞下一对双胞胎,她们的腹部紧紧相连、共用脐带,互相拥抱着来到人世,其中一个还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今天(10月26日),浙大儿院的专家们为这对联体婴儿做了手术,她们终于成功分离!

四维超声发现宝宝抱在一起

有爱的画面背后是罕见联体

今年年初,25岁的小艺幸运地怀上了双胞胎,产检时为她做超声的医生曾开玩笑说,“两个宝宝好有爱,面对面躺着,就像抱在一起一样。”

但后来几次B超检查后,医生却发现有爱的画面背后其实另有隐情——两个胎儿的腹部是连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宝宝存在严重的心脏畸形。

当地医院的医生劝她放弃孩子,但当时小艺已经怀孕22周,早就对宝宝产生了强烈的母爱,哪是说放弃就放弃的。最后,她在医生建议下辗转找到了浙大妇院的双胎妊娠专家温弘副主任医师

了解病情后,温弘立即联系了B超专家团队复核双胎产前诊断B超,确诊了两个胎儿是“腹部局部联体”,也就是怀孕24周的腹部联体双胎。

温弘介绍说,“联体双胎”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一,是指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妊娠中的两个胎儿,身体间的部分结构相互连接在一起,不能分开。

依据联体部位分类,联体双胎可分为头部联体,胸部联体、腹部联体及双臀联体等。其中最常见类型是胸部联体(40-60%),由于双胎可能共享心脏,胸部联体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腹部联体(30%),分离通常最简单,死亡率最低——小艺的两个宝宝正是属于腹部联体。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两个宝宝腹部相连的范围比较小,约2厘米,同时没有发现共用重要的实质性器官,这将大大降低分娩和后续分离的风险。

温弘召集了浙大妇院的产前诊断/胎儿医学团队,并联合浙大儿院的外科/心脏外科专家团队进行了多学科讨论。尽管联体双胎非常罕见,挑战性极大,但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一致认为值得一搏,并制定了活产联体双胎分娩的方案,以及分娩后的诊疗计划。

姐妹俩同住一个保温箱

体重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9月16日,孕32周+的小艺等来了分娩的时刻,手术由杨小福主任医师和温弘副主任医师联合主刀,陈宏副主任医师负责麻醉,这是浙大妇院的第一例活产联体双胎剖宫产术。

剖宫产手术中

手术很顺利,伴随着嘹亮的哭声,两个宝宝以相拥的姿势来到人间。医生们把大一点的当作姐姐,1950克,小一点的当作妹妹,1410克。经过初步的新生儿复苏后,浙大儿院团队立马将她们平安转运到浙大儿院,收治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9月16日,联体婴出生。

浙大儿院医生查体发现,双胎儿腹部皮肤相连,两者共用脐带。姐姐的情况较好,但妹妹患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10mm);肺动脉瓣畸形伴脱垂、轻度狭窄;卵圆孔未闭(2.6mm);动脉导管未闭(3mm双向分流);三尖瓣轻度反流。

考虑到妹妹的身体状况,专家认为等她的体重养到2公斤以上再做分离手术,风险更低。

于是,姐妹俩就一直住在NICU的同一个保温箱里,姐姐可以自主呼吸,妹妹需要无创呼吸机支持,两人喂养的方式和剂量也不相同。每次喂奶喂药前,护士们都要反复核对、确认,生怕一不小心就喂错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副主任马晓路说,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和护理,姐姐的体重长到了3.04千克,而妹妹还只有2.3千克,差距越来越大,“姐姐长得快,越来越强壮,时不时就推一下妹妹,还两次拽掉了妹妹的氧气管,导致妹妹生长受限。”

此时,妹妹的体重虽然落后不少,但已经达到了手术要求。浙大儿院团队决定由外科主任、新生儿外科主任钭金法主刀对连体婴进行分离,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团队做好准备,视情况决定是否对妹妹现场进行先心手术。

双胞胎姐妹术后顺利分离

妹妹时机成熟再做心脏手术

10月26日上午9点,手术正式开始。

2022.10.26 上午 将联体婴从NICU运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

钭金法团队小心翼翼地将联体婴儿的腹壁分离,随后立即在两个相邻的手术室分别进行胸骨、隔肌、腹壁的修补和成型。由于两人共用脐带,脐部也需要重新定位、成型。

11点20分,分离手术顺利结束。考虑到手术创伤大,先心病情况复杂,专家团队决定等妹妹长大一些再择期进行心脏手术。

钭金法主任医师在手术中切开相连接的部位。

现在,姐妹俩终于可以“分家”了!她们分别住进了NICU两个单独的保温箱里继续观察,活跃的姐姐随便怎么伸手踢腿,再也不会影响到妹妹了。

早在22年前,浙大儿院就成功分离过一对联体婴儿。2000年8月28日,在孩子出生90天时,普外科章希圣主任带领熊启星、徐珊、冯志刚、钭金法等医生共同为国内首例坐骨联体女婴进行分离手术。这也是我国第五例、浙江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成功病例。

现在,联体婴中的妹妹22岁了,已经顺利结婚生子。听闻钭主任又为一对联体婴儿做了手术,她特地发来了语音祝福:

“在二十几年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跟我的姐姐也是连体儿,非常感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纳了我,并最终完成了手术。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现在已经结婚,并有一个健康的小宝宝了。祝愿今天得到分离的这对小宝宝能够很快的恢复健康。也希望大家能够给这对小宝宝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浙大儿院副院长高志刚介绍,“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5年的2.79‰、3.82‰下降到2020年的1.91‰和3.0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儿科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诊治水平,对于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大儿院党委书记舒强教授说,“一台手术,两个孩子,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我们的团队顶住了很多压力,做了很多努力,也冒着一定的风险。秉着为了儿童健康的宗旨,朝着‘一个孩子都不能少’的目标,我们义无反顾,不负众望。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出生了的孩子都能否活下来,是每个家庭的盼望,也应该是奋进浙有善育征程上那抹最亮底色。”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保温箱   婴儿   死亡率   腹部   浙大   姿势   手术   团队   妹妹   两个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