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休闲之余姚裘岙、中村一日游


2022年6月3日,星期五,端午小长假第一天,我们计划去余姚一日游。余姚作为曾经绍兴府的一员,现在的近邻,我们多次去游玩过,还未去过的地方已很少了。经过挑选,我们把兰山村和裘岙村作为此行目的地。

一早,准备好午餐,我们出发了。我们从104国道往上虞,再转329国道进入余姚。一进余姚,先查健康码和行程码,后一路顺利到达兰山村。路口写着因疫情,不对外开放。我们看到边上有一个庄园,叫曼妮庄园,就开车过去看看。庄园挺大的,里面工作人员问我们来干什么的,我们说来看看,他们说如果要露营、烧烤要先预约的。我们在庄园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就出来了。

曼妮庄园


曼妮庄园

出了庄园,我们前往裘岙村,沿着陆上线走,一路景色很美,特别是到了陆埠水库那一段,真是赏心悦目。在陆埠水库那一段,有一个观景台,我们本想停下一边赏景一边吃中饭,可惜人比较多,我们停留了一会,继续往前走。行驶到一个公路旁的古村附近,有一个停车场,我们停好车,边上还有一个凉亭,村边还有一条小溪,也没有人,正是我们就餐好地方。吃完中饭,我们继续前往裘岙村。

裘岙村始建于北宋,是一个距今约900年的历史古村。离裘岙村还不到,路边已有车停着,我们一直开到停车场,也基本停满了。我们停好车,一下车就看到"四明山妈妈"雕像。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而雕刻的。1945年10月,浙东纵队奉命北撤,谭启龙政委和妻子严永洁无暇照顾只有两个月大的儿子谭大凯,而村民翁大花当时虽然自己的孩子也在襁褓中,毅然交由丈夫和妹妹抚养,自愿随军北上,照顾谭大凯。在行军中,翁大花一直照顾着谭政委的两个儿子,把他们分别放在两个筐里,由一匹骡子驮着,翁大花牵着骡子,每天一路北上,到了山东沂蒙山区。翁大花离开家后一直在队伍里,还入了党,但1947年牺牲在山东沂蒙山区,年仅29岁。这个故事,确实催人泪下啊!

从"四明山妈妈"雕像边上的小店往山上走,算是进入了景区。景区不收门票,走过一遍竹林,首先看到的是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很突兀地矗立在山坡上,两头尖中间宽,四平八稳,巍峨磅礴,此“岩尖”屹立在郁郁竹林之旁,形似粽子的“石笋”,该“尖岩”被称为“四明第一石”。巨石中间似乎被一把石斧劈成了两半,绝壁高耸,巍巍对峙,中间盘道曲折,巨石底下的缝隙往里看,还有一个洞。


尖岩巨石

巨石看去像劈成两半

沿着巨石旁边的步道向上爬,这便是狮子山,迎面是一堵高耸入云的山壁,高约30米,仰头望去,绝壁断崖。山壁上还有可供攀岩爱好者攀岩的挂钩、螺钉等,空中倒挂各种缠绕着的藤蔓。

我们继续沿着步道往上走,经过几个弯,到了玻璃栈道。栈道不长,走过玻璃栈道再往山上走,就可以到达狮子头顶了。狮子头顶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在上面可眺望整个裘岙村。岩石上一面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边上还有新四军浙东纵队三五支队的后方医院旧址。

我们在上面休息了一会,就往山下走了。往山下走,可往另一条路走,下山途中还看到"狮山钟秀"古石碑。我们跟着别人走,还走了一条险路,是以一块大石上走了下来,到了下面发现有一块禁止往上行的牌子,而上面却没有禁止往下行的牌子。在快到山脚时,还有一个方形池塘,许多人在抓鱼和小龙虾。


"狮山钟秀"古石碑用玻璃罩保护起来

就是以这块石上面下来

到了停车场,车子已停满了,出来的通道也堵住了。还好,堵的车驾驶员还在车上,总算上我们的车开了出来。

这时还不到下午二点,如果此时回家还早点,我就在地图上找还可继续游玩的景点。我有一个习惯,如果看到别人的游记或介绍景点的文章,就会在地图上找到这个地方并收藏起来,地图上会显示这个收藏点。这样,在地图上发现离裘岙村不远,有个中村这个收藏点,但时间长了,对这个中村是个什么样景点没有印象了。我们决定去中村看看。

我们沿着陆上线来到鹿亭乡,才知道中村属鹿亭乡,而鹿亭乡的白鹿观景台早几年曾经去过,印象很好。还不到中村,就感觉沿途山景不错,到了中村村口,路边已停满了车。我们一时找不到停车位,就想开车转转。我们在村口往右拐,过桥一直往村里开,沿途看不到有什么景色,在村里左开右开,最后开到一条堤坝上,一看游客真多,景色真好!只是坝上不能停车,而从坝上到马路,路窄坡度较大,马路上车流又大,开的是轿车,中途不能停,否则车只能倒回去更困难,心里发毛,待车少时,一脚大油门冲了上去,总算冲到马路上,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一直沿马路前开,就是找不到停车位置,一直开了近半里路,才停好车。

我们又走回堤坝处,然后沿着村中一条长溪叫晓鹿溪往里走。

晓鹿溪横穿整个村庄,村里民居就是沿溪而建,而晓鹿溪就是中村的灵魂。溪上有一名叫"长涧卧虹"的廊桥,是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处去,也是中村一景。

我们沿着溪水漫行,溪边有不少的大樟树,树龄都有一、二百年了,见证了中村的历史。溪上还有几个用搭石组成的漫水桥,许多游客来来回回地走,拍美美的照。

我们再往往前走,就见到了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后重建于清光绪十六年的白云桥。该桥系单孔陡拱石桥,全长25.3米,拱矢高6.6米,看上去像个半圆。也成为中村的网红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再往前去,沿着马路往回走,半路上还看到“仙圣庙”,据说是个道观,里面还有一个戏台,但没有开放。

至此,余姚的一日游结束了,我们感觉,游了三个地方,最后还是中村最佳。以至于,有同事问我,夏天里能凉快玩水的地方,我就推荐了中村。后来七月初,几个朋友想要找一个空气好,能避暑的地方住几天,我们提出去中村,结果再到中村,由于天热,加上干旱溪水少了很多,就找不到了第一次来的感觉了,所以只住了一天,就转到四明湖去了。



溪中堤坝,我们的车从左到右穿过堤坝




白云桥



仙圣庙

回家的路,导航推荐走荷梁线,经四明镇,再经百悬线,回到家。途中,在走荷梁线时,看到一个叫晓云的古村,路旁一个广场上塑着一个古人石像,停车一看,竟是唐朝名相、大书法家褚遂良,原来晓云村是褚遂良后裔迁此所建。我们只是停车拍了照,没有在晓云村游玩。一天下来,来了个余姚环线游。

褚遂良石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余姚   沂蒙山区   浙东   堤坝   栈道   景点   巨石   庄园   端午   边上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