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要主动引雷?我国引雷试验成功,场面十分震撼

综述

大家知道,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并且对于雷电,我们总是非常忌惮的。一旦外面打雷闪电,出于安全考虑,我们都会窝在家中,拔掉电源,以免劈到我们。

虽然雷电时常给人类带来财物甚至生命上的损失,但作为一种无法被控制的自然现象,我们一直都是奈何不了雷电的。

不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科学家们似乎具备了一定“操控”雷电的能力。

此前,在我国的山东滨州,科学家们就成功完成了引雷试验,接近两米的光柱从天而降,场面堪比星球大战。

这实在让人费解,我国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主动引雷呢?

引雷试验的重要性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雷电就像是个“纸老虎”,看着吓人,但实际伤害不到我们。但是,实际上,频频发生的雷电现象确实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

去年,在印度就发生了一起相当严重的雷击事故。

事故发生在著名景点琥珀堡,当天傍晚,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游客只能就近躲在附近的瞭望塔中避雨。

瞭望塔中前前后后总共涌入了将近30名游客,就在大家庆幸不用被淋成落汤鸡时,一道天雷从天空直直劈向了这座瞭望塔,紧接着,瞭望塔被劈倒。

后来,据统计,这次雷击事故导致瞭望塔中的11人丧生,还有17人受伤。

医院的检查报告显示,在不幸丧生的11人中,有部分人不是被倒塌的瞭望塔砸死的,而是在雷击的瞬间被塔内的金属物质导电致死。

在这件事故发生之后,人们对于雷电的恐惧再次涌上心头。

再以我国为例,大家知道,黑龙江经常爆发森林火灾,而根据数据显示,在黑龙江发生的648起火灾中,其中有505起都是由于雷电引起的。

这是因为,雷电在爆发时能产生超高温度,如果被它劈中的物体周围有可燃物的话,那么发生火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我们是无法预测雷电爆发的具体位置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预知和防范雷电带来的风险。

而只有更了解雷电,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雷电防护手段。

人工引雷的目就在于此,引雷试验能让科学家们认识到雷电不为人知的特性,再利用这些特性将雷电拽下“神坛”。

我国的引雷试验

截至目前,我国对于人工引雷试验已经研究了数十年,但现有的引雷技术仍然处于实验阶段。

不过,横向对比来看,我国的引雷试验成功几率达到了60%,这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

那么,引雷试验到底是如何“引雷”的呢?

要知道,雷电具有一种特殊属性,也就是它容易被尖锐金属等导电物质吸引。根据这一特性,人类制造出了防雷装置避雷针。

避雷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其实,引雷试验很简单,其工作原理和避雷针非常相似。具体来讲,就是用细小的金属导体来加强对雷电的吸引力,把雷电从空中给“拽”下来。

科研人员将带有金属导线的飞行装置(比如火箭)发射到高空中,在到达雷暴云层后,启动点火电爆管,引导云层中的电荷按照设定方向完成移动,再从地面连接架设放点通道,这样一来,电流就能顺着通道流向地面。

由于金属导线的存在,雷电会从高空中笔直坠向地面,就像是《星球大战》中一柄冲天而起的原力光剑,场面十分震撼。

可见,人工引雷的过程并不复杂,真正困难的地方也从来不在此处。实际上,如何收集与利用这些从天而降的雷电,成为了科学家们的心头难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人工引雷过程中,雷电会在几微秒到0,2秒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一道闪电大概可以释放5千兆焦耳的能量,相当于144升汽油在燃油机运作时产生的动能。

其实,单次引雷产生的动能其实还不算霸道,当雷电瞬间爆发时,其释放的电压才是相当恐怖,相当于上千桶石油的能量。

然而,雷电的爆发就在一息之间,速度极快,持续时间也短,因而在现在的条件下,我们难以收集到这些强悍的能量。

即使排除万难储存上了雷电能量,但由于其能量过于霸道,非常容易损坏储存设备,并且成本太高,利用率却迟迟提不上来。

因此,这些耗费极高成本储存下的雷电能量大都以研究的形式被利用,如果实验失败,那么雷电也就随之消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引雷阶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人工引雷对环境条件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一旦出现失误,无论这失误有多微小,都将可能造成引雷场地的大爆炸,对科研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结语

在现阶段,人工引雷确实困难重重,对于雷电这一新型能源科学家们也都有些束手无策,但是,即便会面临危险,科学家们也都前赴后继,未曾停下探索的脚步。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会渐渐踏过一道道难关,对雷电的掌控越来越驾轻就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我国   避雷针   星球大战   动能   导线   黑龙江   雷电   能量   场面   事故   主动   人类   金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