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核酸检测人口628万,比普查多30万,照此2045年可达千万人口

贵阳人口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9月贵阳人口628万。比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多30万,连续12年保持15万/年的人口增量。维持该增速,预计2045年前后,贵阳将触及1000万人口,进入“超大城市”序列;若2050年城区人口触及1000万,还将进入“特大城市”序列,比肩成渝二城。

初具国际城市面貌的贵阳市

贵阳产业之谜

人均三产GDP直接反映城市发达程度

服务业(第三产业)占比越高,城市越发达是全球通用的定律,适应于任何一座城市。因为假设服务业占比不高,那么这座城市的功能就不可能是一个齐全或丰富的状态,所以服务业占比是衡量城市发达指数的核心指标。在2019年大陆城市人均服务业GDP排名中,贵阳位列42名,在全国330多个地级城市中排到这个名次,说明贵阳这座城市,在消费方面,是比较发达的。这里的人,热衷于消费,也不缺乏消费的品类。

贵阳城镶嵌在贵州这片无平原的群山之中,颇具魔幻现实主义

地理制高点带来的优缺点

作为投资驱动的城市,贵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真正受益者。它本身并不具备充分的造血能力,历史上贵阳长期人口稀少,文化底蕴不及周边成渝、昆明,核心原因就在于地理因素。

贵阳平均海拔1100米,这样的高度使得热气无法驻留,凉爽留在贵阳,也成为这座城市笑傲西南的绝佳气候名片。毕竟,周边的重庆和大半个四川,夏季酷暑难当。

贵阳由此成为西南避暑胜地,也因为凉爽的气候,吸引了大数据产业。这是贵阳在西南为数不多的优势,是由海拔带来的。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制高点同时也是历史上长期制约贵阳发展的因素。

贵州水系地图,贵阳正好在分水岭

贵阳是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意味着是制高点,很难有大江大河流过。所以一条细小的南明河,就成为贵阳的母亲河。

南明河风光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水是极其重要的,而贵阳因高海拔导致缺水,虽然雨水充足,但头疼的喀斯特地貌,地面之下是千疮百孔的溶洞世界,雨再多也存不住。所以即便贵阳——贵安地带是全贵州最平坦的,但没水发展大规模农业,所以古代贵阳并不宜居。

早期贵阳仅指当今南明和云岩

同时,没有水,也意味着在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必然很难留下贵阳的名字,很难有丰厚的历史底蕴。

制高点带来农业劣势,虽然也带来凉爽夏天,但同时也带来苦寒冬天,贵阳冬天出了名的,特别是下雨天,寒冷不亚于北方。所以整体看,制高点似乎是贵阳劣势,让它难成大气候。

贵州地形

但另一个优势则为贵阳扭转了颓势,让它击败境内最富庶的遵义,成为中心。至少从明朝起,制高点的贵阳在军事上的作用开始凸显,从这里可以南下两广,可以北上俯冲四川盆地,往东可退入中原,往西可以牵制云南。简直是绝佳的战略要地!

就这样,贵阳在被明朝彻底挖掘了军事作用后,贵州得以建省。而贵州本身仅指贵阳一带的狭小地区,贵阳就这样顺势成为了贵州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一直延续至今。

贵阳黔灵山

另辟蹊径的发展之路

时至今日,科学的发展,早已攻破了高海拔带来的各项劣势,缺水的问题早已解决,军事上的战略地位早已不如以往那般重要。但发展贵阳却不能停止。贵州的周边,所有核心城市的人口全在800万以上,包括三个千万级城市(成都、重庆、长沙)。如不做强做大贵阳,贵州人口可能会进一步流失。

在周边成都和重庆占尽了先机、广西顺势承接广东“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之际,贵阳看似没有多大的动静,人口却在悄然地持续增长。

新能源锂电池产业悄然进入贵阳,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在周边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中,贵阳并不具备竞争优势,无法匹敌成都、重庆、长沙,以及南宁。所以另辟蹊径就显得尤为重要。避开周边的锋芒,与其互补,或另寻出路。这才是贵阳冲出重围的机遇,硬碰硬的竞争,既没有成本优势、也没有人口优势,不是务实之举。

在产业升级的今天,过去的老路可能很难在走通,需要用新的智慧去探索。毕竟,在这片历史长河中处于贫瘠之地的贵州,需要一座更新更前沿、规模够大的城市来引领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贵阳   人口   核酸   制高点   贵州   成都   重庆   劣势   服务业   产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