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射火箭,将36枚卫星成功送上轨道:用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

最近印度动用国内最重的火箭,将36颗通信卫星成功送上轨道。印度的航天技术虽与美俄中有一定距离,但是在大力发展航天这点上,并不可笑。这反映了印度作为一个大国的抱负,以及战略远见。如果说中国航天是集中资源办大事,印度就是以很少的资源办大事,各有千秋。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的LVM3火箭已将36枚卫星送上轨道,图为该枚火箭运往发射台画面

印度将36枚卫星送上轨道,总重6吨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23日宣布,该国当天成功发射1枚LVM3运载火箭,将36颗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些卫星可以为偏远地区,提供网络或者改善网络。LVM3是印度第一款,有效载荷为6吨的火箭。本次发射有效载荷达5796公斤,创了印度的一个新纪录。

此外,这枚火箭搭载的36颗通信卫星,属于英国一家卫星公司。这也是LVM3型火箭首次参与商业任务。意味着印度此款火箭,正式进军商业卫星服务市场。

印度重视航天发展,欲提升大国声望

发射成功后,印度总理莫迪在推特上祝贺,声称这彰显出印度自力更生的能力,也加强了印度在全球商用卫星发射市场的竞争力。其实,难怪莫迪这么高兴。印度在航天领域一直雄心勃勃,作为南亚大陆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印度希望通过航天的发展,提升大国形象。

印度总理莫迪

如今,印度梦想成为第四个成功载人上太空的国家。但并不顺利。最近,印度首个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加冈杨”(中文是“天舟”的意思)推迟到2024年。印度原计划在2021年发射月船三号探测器,再度推迟到2023年。面对外界的质疑,印度需要一次成功来扬眉吐气。

航天是烧钱的事业,印度同样求划算

其实,在航天大国中,印度的排名相对比较靠后,不如美国、中国和欧洲国家等。航天都是个非常烧钱的事业,是少数国家的游戏。但是,印度航天工程的特点是:用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印度的航天事业投入非常小,但产出相对很高,性价比特别高。如果说中国航天是集中资源办大事,印度就是以很少的资源办大事

印度LVM3运载火箭

印度政府此前预估,将为首次载人航天任务花费14.3亿美元,相当于100多亿元人民币。相比中国,在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神舟六号任务以后,一共花了200亿元人民币。相比美国,半个世纪前进行的阿波罗计划,整个花费了255亿美元,按通胀率换算,相当于现在的2000亿美元左右。印度的载人航天任务预算,是世界最小的。

印度为了打造“低成本太空大国”的声誉,自有一套“低成本太空计划”。据路透社报道,印度太空计划的总预算约为40亿美元。但别看印度花的少,其实正事也没少干。早在2008年,印度“月船1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实现硬着陆。是俄美中三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硬着陆的国家。3年前,印度成功发射了“月船2号”探测器并成功进入月球轨道,虽然登陆器 “软着陆”月球失败,但也让印度成为第四个成功进入月球轨道的国家。、

2021年11月,天河全景相机A拍摄的神舟十三号首次太空行走图像 来源:CMSA/CCTV/中国科学院

2013年,印度发射火星探测器并成功入轨,成为世界上第四个、亚洲第一个涉足火星的国家和组织。印度为这次任务仅花费7300万美元,只相当于NASA类似火星任务6.71亿美元的零头。莫迪一度为印度航天科技的低成本打广告,称印度发射一枚能搭载4颗卫星的火箭的价格,甚至低于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的制作成本。

印度发展航天有硬伤,但仍不可小觑

印度在航天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硬伤,很多航天技术是拿来的,这能节约研发成本,但技术储备不足。而且,国与国之间永远是利益至上,一旦印度的航天发展,与为其提供技术的航天大国形成了竞争关系,印度在未来可能会受到打压。

航天事业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没法一口吃成个胖子。印度当前的航天成绩,在世界上已是不俗,但想要更进一步攀登更高的技术高峰,还需要稳扎稳打,提升零国产化程度。对于一个真正的航天高端玩家,这一步是绕不过去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印度   轨道   火箭   通信卫星   火星   探测器   月球   大国   航天   太空   很大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