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台湾、大陆 贷款的发展史,被透支的人生

杠杆意味着什么?

从时间的角度讲,杠杆意味着未来。

比如玩期货,你明明只有1万元的本金,但是你上了十倍的杠杆。

这个十倍的杠杆其实就是动用的你未来的钱。

你只不过拿未来的本金赌现在而已。


赌赢了自然什么都好说;


赌输了当然就是输掉未来。


很多人一定会说:


我不玩期货啊!


我也不碰投机市场的任何东西。


我的回答如下:


即使你从不碰任何与投机市场沾边的产品,但是在你的生活中依然时时处处可见高杠杆的产品。


事实上,在这个资本控制一切的世界里,只要你还有正常的欲望,各种各样的杠杆工具就迟早会找到你。


A日本的“廉价的交际”


日本其实是一个很别扭的国家。


日本人其实是一个很别扭的民族。


这里的别扭其实是一个贬义词:


虚伪。


日本人身上有一个特点:


任何丑陋的事情只要安上一个高大上的名词,日本人就能对这种丑陋行为熟视无睹。


在所有的东亚国家中,只有日本人对于良家妇女或者少女卖淫这件事发明了一个词:


援助+交际。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处于经济泡沫期的最高峰。


当时的日本社会有一个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陌生的现象:


银行求着你贷款或者办信用卡。


因为货币政策大放水,因为银行的钱太多了。


如果银行不把水放出去,钱将只是一堆数字。


请记住这一句话:


钱只有放到消费者手里,钱才有价值。


但是钱不能毫无代价地放到消费者手里;


也不能让消费者把手里的钱存起来。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消费。


而且最好是超前消费,带杠杆的那种。


整个80年代,为了鼓励消费,为了鼓励日本的年轻人消费,日本的银行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情。


他们给无数没有工作收入的家庭主妇以及完全没有收入来源(零花钱除外)的学生办理大额信用卡。


到了90年代初,每个日本年轻人平均手握6张信用卡,全国个人金融消费暴涨至1.7兆日元。


请看清楚,是90年代的日元喔。


(在1994年,1000日元就可以兑换116.82元人民币。)


到了1994年底,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日本所有银行的信贷额度全面收紧。


在1994年之前,对于日本的年轻人来说,杠杆是天堂;


在1994年之后,对于日本的年轻人来说,杠杆是地狱。


因为日本的职场是终身制模式,因此虽然经济泡沫破灭,但是只要企业不垮,日本的“打工人”虽然惨了一点,但是好歹还有一个吃饭的现金流保住了。


真正的痛苦降临到无数办理了大额信用卡的家庭主妇以及学生(部分是中学生)身上。


1994年之后,日本的“援助+交际”行为开始泛滥。


因为卡奴们需要一点点现金流来让自己的分期付款能正常运转下去。


代价是出卖自己的肉体。


为什么“援助+交际”这种行为会迅速泛滥?


因为足够廉价。


在正规的渠道找女人当然是贵的。


因为有中间商赚差价。


在不正规的渠道找女人当然会便宜很多。


因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最初是底层的公司白领和家庭主妇出来做兼职,后来这个群体慢慢扩大到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


存在即合理。


资本家当然没有说过这句话,但是资本家让这句话变成了现实。


2015年10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跑到日本做了一次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日本有13%的女中学生从事过援助交际。


也就是说,10个未成年少女中至少有一个出卖过身体。


而整个日本社会对这种想象熟视无睹。


毫不客气地说,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被透支了!


B台湾的“乔治玛莉卡”


1998年,台湾省的信用卡突破1000万张。


这一年,台湾省的人口是多少呢?


2000万人不到,也就是几乎人均一张信用卡。


这并非疯狂的结束,而是疯狂的开始。


1999年,一家叫万泰的小银行垄断全台的电视媒体,洗脑播一段广告,主推“George and Mary”信用卡。


“George and Mary”是“借钱免利”的谐音,台湾人将其称为乔治玛莉卡。


全台湾省的人对乔治玛莉卡一口气办了70万张。


万泰银行前一年还亏损,发卡后盈利14亿新台币,股价翻了8倍。


各家银行闻风而动,纷纷力推信用卡,2001年,全台流通信用卡突破两千万张。


当时的台湾省银行为了推广信用卡有多疯狂呢?


台湾联邦商业银行甚至允许信用卡的附属卡最低年龄突破到12岁。


从2000年-2005年,台湾省流通的信用卡高达4511万张,而同期的台湾省人口才2000多万。


这不算恐怖,真正恐怖的是下面这个数据:


以卡养卡积累下的循环账务已高达5000亿元台币。


2006年,日本人所经历的血的教训再一次在台湾省复制。


这一年,经济泡沫破灭,台湾省各大银行开始回收信贷杠杆。


这一年,台湾省出现70多万的卡奴(每100人就有6个人),他们从肉体到灵魂彻底破产,余生必须按照银行的规定生活。


从2006年开始,台湾的超市一度禁止销售炭块。


为什么呢?


因为烧炭自杀的卡奴太多了。


2006年结束时,台湾贫富差距从1比5,变为1比30。


那一年的调查中,全岛有14万学生缴不出午餐费。


在整个2006-2010年,中国大陆90%的电信诈骗来自于台湾省。


喔,抱歉,我说错了。


严格来说,全世界有70%以上的电信诈骗由台湾省承包了。


为什么电信诈骗如此疯狂地集中于台湾省?


当海市蜃楼坍塌时,台湾省的欠债中年们要想翻身唯一的途径就是走黄赌毒了。


而当时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引渡条例极不公平。


往往是大陆将辛辛苦苦抓到的台籍诈骗犯遣返到台湾省,而很多人一周之后就被放了。


不受惩罚的犯罪等于鼓励人犯罪。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一张小小的乔治玛莉卡 。


C我们的“小时代”


历史不会重复。


上面这句话是放屁。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


上面这句话依然是放屁。


2011年,全中国的信用卡数量已经达到2.3亿张。


而2011年,全中国的18岁-30岁的年轻人数量接近2.8亿人。


几乎也是人手一张了。


想想日本的90年代、想想台湾省的00年代,再想想我们的2011年。


历史就是他妈的、简单的重复好不好?


为了让我们更方面的、也是更疯狂的使用杠杆,我们的资本家创造了划时代的网贷模式。


台湾的卡奴之所以泛滥,是因为台湾的电视媒体洗脑以及办卡门槛低。


但是我们的资本家更加的推陈出新,通过网络洗脑更加彻底:


星巴克、SK-II、入门级手表、健身私教课、网约车等等等等。


资本家给这种生活起了一个好听的名词:


轻奢。


听听,多么的让人无法拒绝:


别亏待自己,轻轻的奢侈一把!


到了2020年的今天,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


70%以上的年轻人有花呗、60%以上的年轻人信用卡有逾期。


消费没有让生活更美好,而是彻底定义了生活。


如果你要适合这个浮华的环境,就必须学会这种轻奢的生活方式。


而只要你开始尝试这种轻奢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动用资本家递过来的杠杆。


从入门级的花呗到达人级的裸贷,总有一款适合你。


欲望无处不在;


杠杆无处不在;


而深渊也无处不在!


今天的这篇文章文字写得有点多,所以我必须尽快结束,最后两句话:


不要轻易喊马云叫爸爸,因为马云们真的准备随时做你爸爸;


不要轻易透支你的人生,因为深渊在欲望的背后凝视着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台湾   日本   台湾省   乔治   资本家   杠杆   发展史   信用卡   贷款   年轻人   年代   大陆   银行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