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体系建设,蓄积后发优势,“中国美都”加码高质量发展

南都美妆深调研之二

走进中国美都办公室,一块特别的晴雨表密密麻麻记录着2022年以来每一天的天气,随时监控工程进度。车沿着花都区凤凰南路开,位于国家湿地公园花都湖畔、一期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的总部园区,20栋独栋总部和5栋高层总部的建设正在为投产做最后冲刺。

“我们希望对标杭州天目里,打造广州「天目里」,成为一个融合工作、生活、休闲等多元场景的‘网红打卡地’。未来这里可以是空间环境优美的‘城市客厅’,可以是专业度极高的产业平台,可以是极具活力的办公园区,也可以是引领都市生活的‘微度假目的地’……”中国美都创始人、董事长林纯对美业充满时尚想象,总部园区建设前,作为广州时尚产业(含美妆)链链主、花都区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他考察过上海、杭州、深圳等多地的时尚产业。

中国美都创始人、董事长林纯。

中国美都总部园区一期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坐落于国家湿地公园花都湖畔。

依托毗邻广州白云机场、广州北站、京港澳高速的水陆空交通网络,丰富的土地资源,高度集聚的时尚产业以及“谁监管谁扶持”的创新监管手段,从2004年开始,第一批化妆品企业从白云区向北外溢到花都,现如今花都区化妆品产业规模占全国15%,花都化妆品产业高质量、高门槛、高品质的特点,已成为顶层设计下的广州产业新名片。

花都区作为广州北大门,“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坐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广州北站。

林纯告诉南都记者,虽然花都区化妆品企业只有266家,数目不到白云区的两成,但产业规模相当于白云区的75%。而在花都区266家化妆品企业中,规上企业数量超60家,占比23%,这足以说明花都区化妆品产业的“高门槛”。

起步晚却能快速发展,花都区如何蓄积后发优势,从而抢占化妆品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南都美妆大健康课题组深调研第二站走进“中国美都”。

中国美都

重视顶层设计高门槛

锻造高质量化妆品名片

“一核四园多基地”,这是2019年6月6日,花都区委区政府对花都化妆品产业的顶层布局。

“一核”即中国美都化妆品总部集聚区;“四园”即西部化妆品生产基地、新雅镜湖工业园、花山华侨工业园、秀全新华工业园;“多基地”即鼎盛智谷产业园、宏裕智汇康美产业园、创美金谷产业园、远东美谷产业园、美东产业园等。

中国美都“一核四园多基地”的布局。

2021年8月,花都区化妆品产业招商服务专班和花都区化妆品行业协会共同绘制完成了首张花都化妆品产业地图,明确了“一核四园多基地”的布局定位,计划将花都区建设成为中国化妆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花都区政府在《大力推进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集中优质资源,促进资源要素、优惠扶持政策向中国美都集聚,建设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化妆品企业总部集聚区和现代化生产基地,擦亮“中国化妆品之都”“中国美都”金字招牌。

“花都区化妆品市场目前虽然小于白云,但准入门槛较高,管理意识严格,这造就了花都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的特色。”林纯介绍道,为了打造“中国美都”的优质名片,花都区引进化妆品企业的门槛较高。

为提高监管效率,花都区政府成立了推进化妆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率先提出“谁监管,谁扶持”的策略,要求监管部门除了监督企业外,还需扶持、服务企业的发展,企业增长指标直接与分管领导的绩效挂钩。当发现企业生产过程存在问题时,监管部门要负责指导培训,及时帮助企业纠正。正是通过一系列“硬监管、软服务”的监管手段,花都区为美业发展塑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国化妆品消费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欧美国家月均消费达月收入的80%,而中国现在月均消费不到总收入的40%,预计5~10年后这一占比将提高至60%左右。因此2030年中国的化妆品消费市场将达到15000亿左右。”

谈及“中国美都”未来发展规划,林纯坦言,未来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产-学-研-销-展”等多维一体的产业生态平台。例如在研发端,目前国内化妆品进口原料占比80%以上,因此中国美都联合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中国美都(花都)化妆品产业创新研究院,在上游研发端解决原料的“卡脖子”问题。而在下游销售端,“中国美都”将引入直播行业的头部企业,抓住需求和市场,通过下游“爆品”拉动上游“智造”,连通产销两端形成闭环,并将总部产业园区打造成年轻化、时尚的网红地标,吸引年轻人打卡,带动流量曝光,进一步提升“中国美都”的品牌影响力、号召力。

代表企业1:科盈集团

重视人才专注科研修内功

用时间和人才筑起护城河

从品牌起家,到科研发家;从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科盈花都生产基地,到占地100多亩的科盈清远生产基地,再到即将启用的2000多平方米的科盈集团中国美都(花都湖)总部和研究院大楼,专注功效化妆品研发22年的科盈集团,正迎来它的最好发展时期。

科盈集团目前拥有60多项专利,开发了4000+成熟稳定的配方。

总经理纪宁是原平安银行总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2018年正式接手科盈集团后内修外练,大力提升和强化企业内部的研发创新能力,用时间和人才筑起了多道技术“护城河”。

随着“功效型护肤”赛道进入黄金时代,2019年科盈研究院成立,专攻功效护肤领域的研究开发。除了聘请韩国爱茉莉太平洋研究院原院长朴成奎担任院长、聘请华南理工大学多名教授,还组建了由10多位博士和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

近年来,以中国特色文化为载体的美妆品牌迎来新发展,包括“中国特色植物原料”也成为“国潮原料”。得益于在化妆品领域的多年技术沉淀,科盈研究院在2021年提出“东方特色的功效制造”,基于东方女性的肤质特点,在美妆产品中应用中国特色植物资源研究等多个具有东方特色的领域不断发力。

科盈研究院专注功效化妆品研发。

数字化智能时代,化妆品企业不得不进行数字化升级,用数字化构建供应链优势。

因为瞄准数字化风口,2019年以来科盈集团也在软件、硬件数字化上,累计投入近3千万,最大程度把控供应链,缩短新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品质,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

“数字化转型最关键一点,是让信息化建设跟企业匹配,不会出现‘两张皮’”。纪宁发现,因为化妆品包材、瓶型种类多,对视觉识别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提出较大挑战,目前市面上专业开发化妆品软件系统的公司较少,智能化的硬件设备有差距。“未来希望依托中国美都的力量,集合266家化妆品制造企业的大需求,来解决工业软件不够智能化的发展瓶颈。”

代表企业2:广州柏亚

直播供应链快工厂

主播眼中的“网红”

最近三年每年营收翻一番、80%增长来自直播电商、化妆品年产量七千万瓶、直播电商一站式定制+保姆式服务……如果说科盈集团的经营策略是“修内功”,那广州柏亚化妆品有限公司就是典型的“打快仗”。

柏亚为主播电商提供“一站式定制+保姆式服务”。

2006年建立化妆品工厂后,柏亚完成了从经销商到制造商的转型。2008年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兴起,柏亚创始人敏锐洞察趋势后顺势而为,开发适合化妆品零售超市的产品,并投放到乡镇中,赚到第一桶金的柏亚,也成为行业最早主打中岛产品的企业。

2012年,柏亚开始接触东南亚国家的客户,并自此打开了国外市场的大门。针对性开发偏向出口销售的产品,产品进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多个东南亚国家并合作至今。

“当时朋友去泰国旅游带回很多防晒霜、隔离霜,实际上就是我们工厂生产的。”柏亚总经理刘亚雄回忆。

柏亚会针对主播的人设、场景定制产品。

2018年,刘亚雄接待一位从老家来广州旅游的快手主播朋友,当时两人把酒言欢,看到工厂内堆积的货物,朋友打趣道可以帮他直播卖货。

在了解完产品的价格和信息后,朋友立即开启原生态直播间,两个小时,这位近百万粉丝的快手主播卖出70万货物,而当时线下零售商一年进货量都不到100万。

那个晚上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公司紧急开会全员转型做直播电商。不同于传统的主播“坑位模式”合作,柏亚采用“直播电商一站式定制+保姆式服务”,针对主播的人设、场景全盘定制产品,结合设计、原料、包材供应商的种类、报价、库存等,采购部门在3~5天内帮客户筛选出最具性价比的方案,一个月内拿出主播想要的爆款产品,这无疑击中主播们没有供应链能力的现实“痛点”:你只管带货,其他都交给我。

专家点评1

中国美都具备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

郭清泉教授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化妆品分会会长,广东省功能化妆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中国美都的化妆品产业基础好,规上企业占比高,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大,加上顶层设计前瞻性强,具备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

2022年一批化妆品行业新规正式实施,对于化妆品的生产经营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美都应充分发挥优势应对新规对集群带来的挑战:一方面,主管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产业扶持,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掌握新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要有自觉自律精神,在面临直播电商经济带来的挑战时,集群可以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发挥主观能动性善用人才、与营销模式接轨,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

专家点评2

数字化转型三步走战略:

先软件后硬件再产业互联

徐泽兵

广东化妆品质量管理协会副秘书长

化妆品监管属性强,且很多企业未进入最基础的1.0信息化阶段。在新规背景下解决化妆品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转型难题,可以实施“先软件、后硬件、再产业互联”三步走战略:

第一,打造化妆品行业专属的操作系统,在化妆品物料验收、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控制、放行管理、销售等环节,提高合规化程度90%以上。

第二,软硬互联完成信息化的改造,加快推进智能硬件与软件的互联互通,达到生产全过程“人机料法环测”高效协同,实现属于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智能制造。

第三,产业互联。在前两步基础上打通上下游,实现整个产业的互联互通。

生产过程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伴随着降本增效,一定会大大提升质量合格率,节约人力成本和物料损耗。但过程是艰难漫长的,更需要企业一步一个脚印,紧跟国家数字战略的步伐扎实推进,最终达到数字化转型的目的。

专家点评3

企业可以寻求基础诊断支持

加速美妆日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胡龙珍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研究员

在“数字中国”战略下,数字化成为化妆品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普遍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三大难题,细化到美妆日化产业集群,集中在“不会转”难题,主要是有技术门槛和缺人才导致的能力缺失,美妆日化集群内企业普遍面临数字化基础较弱,技术供给不足、产业化协同困难、生产质量管控难、人才培养难度大,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等亟待突破的痛点堵点问题。

在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基础上,广州市将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改造作为着力点,出台《广州市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改造提升五大传统特色产业集群的若干举措》、《广州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为传统产业集群向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跃升贡献数字力量。

建议企业可以寻求第三方服务机构或产业集群标杆企业的帮助,为企业做基础诊断和实际支持,加速美妆日化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比如日前广州搭建的首个美妆日化产业集群数字化平台,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行业双向选择倒逼设计、选料、制造等环节提升研发能力、进行生产迭代,帮助芭薇、丹姿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切实提高企业的柔性生产和运营效率。

出品人 | 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 | 李阳

统筹|尹来 杨丽云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实习生 郑纬浩

视频|南都记者 何玉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广州   日化   中国   门槛   功效   研究院   产业园   总部   优势   化妆品   特色   产业   集团   人才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