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你只要明白并做到这三点,就可以活好并获得完美人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现代作家余华《活着》里的一句话,读来让人压抑唏嘘,感叹命运为何对主人公福贵如此不公,接二连三地将他身边的亲人一一夺去,最后只剩他和一只老牛相依为命。


对于福贵,从活着到活好,看似一字之差,却绝不是轻易的事情。但只要能活着,就是幸事,岂敢奢望活好?


这本《从活着到活好》,画风语调与《活着》大相径庭,它让你读来轻松愉快,甚至幽默风趣。

它总结好好活着有100条法则,这些法则涵盖了生活中的平衡、自信、运动、消遣、饮食、学习、育儿、工作、退休等 11 个方面,凝练了智慧与经验,简单实用,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享受生活的赢家。


该书是英国作家理查德·泰普勒,被誉为“个人成长导师”,他的智慧受到了数百万读者的喜爱。《从活着到活好》是“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其影响力不亚于“哈利·波特系列”。


读完我总结出只有明白并做到这三点:身体健康是活着的基础;心理健康才能获得满足感;终身学习才能成长,就可以活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获得完美人生!


1、身体健康是活着的基础。


《黄帝内经》开篇即明确了健康的概念,它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在天时、人事、精神方面保持适当的和有层次的协调。


古语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活着的基础。而身体健康的标准,就是心肺功能、生长发育、身体素质、适应力和抗病力较好。要拥有这些健康,需要适当的运动、快乐的消遣、合理的膳食才能达成。


1)适当的运动。法则33指出运动《过犹不及》。且“运动过多和过少有着同样的危害。”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来锻炼身体,缓解疲劳,放松身心,使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和活力。

2)快乐的消遣。世界纷纷扰扰,消遣是奢侈品。如何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有的人喜欢看花赏月,品酒饮茶;有的喜欢旅游美食逛街;也有的喜欢睡觉打麻将等等。法则41则说消遣是《突破自我》。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放松的方式也因人而异。”只要让自己保持快乐,让生活变得可控和愉快,选择哪种消遣方式都可以。

3)合理的膳食。民以食为天。毫无疑问,我们无法拒绝食物,它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基础。而且科学研究发现,食物与情绪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心理健康、减少抑郁、提供能量。规律的饮食让人幸福。法则46说《不要挑食》,因为“对美食的挑剔和追求会成为你对自己不满的表现或借口。”


2、心理健康才能获得满足感。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


本书指出身体健康仅仅是个开始,如果你不顾自己的心理健康,那么你迟早有一天会对生活感到不满。只有像培养健康体魄一样用心地照顾心理上的健康,你才能获得满足感。


1)学会平衡。你要平衡情绪、平衡观点、平衡兴趣。法则第1条《学会“看轻”自己》,指出为了帮助你过上美好生活,要遵循这一条。“如果你想要平衡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你就不能总是关注自己”。你需要清楚自己在大环境中出于什么位置,在整个世界又身处何地。


2)保持自信。自信使自己快乐,获得心理极大地满足。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对自己面对世界和处事的方式有信心。在法则10《你的情绪你做主》说“重要的是你怎么想,而不是别人怎么想。”

3)认识并接纳自己。对于自己的优缺点,客观公正地评价,并保持冷静分析,要扬长避短。自身的缺点尽量改正和克服。比如外在不足,但你可以修炼和提升内在,使自己的灵魂增加魅力和趣味。始终明白:人,天生不同,不必妄自菲薄。法则11《认识自己》说“你的信仰是什么?你坚持的信念是什么?”会给你正确的指引。


3、终身学习才能成长。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学习就已经成为你一生中无法避免的事情了。掌握一项技能或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会让你更加自信和备受鼓舞,你会因此感觉良好,它会成为你真正快乐的源泉,成为你不断成长的动力。

1)法则57《学习源于需求》。需求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来源,比如正规教育系统,会有资格证书来证明和认可,但现实中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比如你通过历史考试,并不意味着你就了解历史了。“证书和分数只是从完全无知到无所不知的路途上的站点。”所以学习是为你内心真正的需求而学。

2)法则60《亲力亲为》。学习不是看着听着就会的,一定要亲身融入,沉浸式学习才能学会。 “投入越多,学得越好。”比如你想学乐器,园艺、篮球、烹饪等,你应花大量时间实际动手去做这件事。钢琴王子郎朗就是从9岁起每天练习8小时以上,才学有所成的。


3)法则64《学习需要反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会问问题是一个好的开始,它有利于学习新的事物。随着思想眼界不断开阔,你的内省心也越来越强。你会不断反思,“我还需要哪些来丰盈自己?”“我为什么会那样做?”“我还有哪些差距?”“不断地问关于你自己的问题”来促使你不断进步,增加“内存储藏力”。


只有这样不断学习地活着,才能活好,获得成长。终身学习,要成为我们活着活好的习惯。


写在最后:


“活着” 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泰普勒这本《从活着到活好》里介绍的100条法则,是作者对幸福和成功人士的习惯、态度和行为的观察和总结。它揭开生活的神秘面纱,吹响人们对美好生活渴望和期许的号角。


这是一本不需要你从第一页翻看到最后一页的书。你可以任意挑选其中一页来看,绝不影响你阅读的效果,也不会断片和突兀。相反,它能及时给你所需要的指引和开悟。


世上还有多少人像福贵那么不幸?为了解开万千大众活着的疑问,这本书才提炼出这100条法则,让你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依据、方向和指导,好遵循参照,以便少走弯路。


但万变不离其宗,一个人要好好地活着,就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保持终身的学习,才能活好,活出自己的一片灿烂天地,享受美好生活。


愿这本《从活着到活好》能成为你的枕边书,给你答疑解惑,给你人生指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膳食   满足感   美好生活   消遣   心理健康   法则   身体   完美   基础   人生   快乐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