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向任何人诉苦



人穷七分彻骨寒,落魄冷暖见人心。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

没有人的一生中是永远顺遂的,成年人的崩溃,大多是悄然无声的。那些突如其来的磨难,那些人生的起起落落,其中的痛和苦,必须要自己来扛。

当我们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当我们心中充满苦痛时,频繁的主动去联系别人,在他人的眼中,便是一种打扰。

诉苦,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只会让对方为难,加重自己的心理压力。

做一个如同祥林嫂一般的人物,得到的除了别人同情的目光之外,还会得到避之唯恐不及的嫌弃。

很多时候,路要靠自己来走,熬过去了便是春天。打扰别人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传递负能量,成为别人想要躲避的麻烦。

当我们微笑的时候,身边的人会陪着你微笑,可是当你哭泣的时候,大多数只能独自一人。

在人生的低谷,我们都渴望有人能拉自己一把,可是懂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才能把自己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做人,不要过分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


人世间的悲欢,从不相通。有人住高楼,有人住深沟。

有人说,人情似纸薄。很多时候你的悲伤,在别人的眼中只是一个故事,或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世人皆爱锦上添花,谁人甘心雪中送炭。在命运的鸿沟里,独自挣扎,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狼狈的模样,也好。

春风得意的人,身边从来不缺朋友,可当你落魄的时候,便可尝尽了人情的冷暖。

不去诉苦,不去打扰别人,你的心伤你的痛苦,没有人能感同身受。正如,你在欢喜时,别人的忧伤也很难把你的情绪拉到谷底。

那些人生中黑暗无光的日子,你诉的苦越多,心里的苦便越多。伤口没有划在别人身上,这种痛,是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

曾看过一个帖子,一个年轻人创业失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寻求安慰。

可是底下的留言偏偏是一些嘲讽,认为他是无病呻吟。有人说,你还这么年轻,怎么可能创业一两次就成功?有人说,不过是失败了,我还以为你欠了几百万的债。

你渴望别人为你提灯照亮,没想到你的伤痛在别人那里,只是不疼不痒。


杨绛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身处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会看到世态真相。”

人在低谷时,记得,把自己调成静音模式。不去打扰别人,也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影响。

很多人说,成年之后人渐渐变得沉默了。其实,成年人的沉默不是因为不想说,而是因为说了也没人懂,说了得到的全是反效果。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一些心酸的过往。只有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便可以独自走过那段艰苦的时光,越过荆棘,迎接朝阳。

我们不惧怕孤独,我们可以在孤独中完成思考,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路。

每个人都在生活的路上摸爬滚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和不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而是事实,挣扎在这世上的许多人都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情绪,哪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别人?

学会自己来疏导情绪,用理智的外壳将自己包裹起来,是一个成年人的基本素养,也是让自己不走向崩溃的无奈选择。


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别人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想要走出人生的低谷,依靠的只能是自己。别把依赖当成了习惯,这是比痛苦更可怕的事情。

生活中遇见坎坷,才是人生的常态。自己若是不懂得坚强,谁又能替你勇敢呢?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李逵独自下梁山,想把年迈的母亲接来同住。不想李逵在途中帮母亲取水的时候,独自等待的母亲被老虎吃掉了。

李逵一怒之下,打死了老虎。而在他掩面而泣的时候,宋江等人有了这样的话语:“李逵杀了猛虎,今日山寨添了两个活虎,正宜作庆。”

此话背后大有深意,宋江等人需要的不是一个孝顺母亲,为了母亲处处谨小慎微的孝子。而是需要一个可以无后顾之忧,冲锋陷阵的猛将。

而真正能够治愈李逵的,真正能够让他走出丧母之痛的,只有他自己。

真正成熟的人,懂得默默地扛下所有的生活,把那些苦痛化成前进的动力。

自救,无疑是面对困境时的首选。身处低谷,才能看清世态炎凉,才能看清谁是真朋友,谁是伪君子。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那些过不去的坎,懂得绕路而行。这不是退缩,只是暂时的延缓,条条大路通罗马,即使绕一些远,只要目标明确,还是能达到你希望的彼岸。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诉苦反更苦,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李逵   感同身受   苦痛   落魄   低谷   冷暖   成年人   情绪   母亲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