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全都有!云鲸J3扫拖机器人30天使用,自行安装换水模块

扫拖机器人可以说是清洁类家电中最能提升生活幸福感的产品,一款好用的扫拖机器人的能够自行解决家电地面的日常清洁工作,解放双手的同时,实现光脚自由。

今年可以说是扫拖机器人全体进步的一年,也是行业大浪淘沙的一年,留下的只有品牌、产品体验、口碑都很优秀的。

基本上今年的几大品牌的新品旗舰款我都使用了,云鲸J3是所有大品牌中最后一个发售的旗舰扫拖机器人,经过30多天使用,云鲸J3带给我一些从未有过的体验,和过去的扫拖机器人相比,云鲸J3更“聪明”,使用更省心。

但要说完美,云鲸J3可能还算不上,具体适不适合自己家,希望朋友们可以通过本文找到答案。

(本文较长,推荐先收藏和使用目录功能,比如安装自动换水模块在第五部分。)


依旧高颜值

从云鲸第一代扫拖机器人开始,高颜值就是云鲸的代名词之一,全新设计的云鲸J3依旧延续了云鲸的设计语言,但基站和机器人的外形与J2在细节上又完全不同,这种感觉就很奇妙,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一眼看上去却又知道来自同一品牌。


大面积白色点缀少量银色的基站三围尺寸比较小,宽度415mm、深度370mm、高度435mm,体型相比其他扫拖机器人基站更小巧精致。


云鲸J3取消了J2上的四枚实体按键,屏幕升级为一枚LCD触摸屏幕,圆形屏幕被一圈银色装饰环包围,将精致贯彻到底。

使用者可以通过这块屏幕很直观快速的控制扫拖机器人的全部功能,了解云鲸机器人当前的运行状态。


对于不太习惯使用手机控制家电的老人,年轻人除了远程帮助家中老人开启机器人运行,还可以使用云鲸J3的“APP-基站”推送功能:在APP中设置好清洁计划(最多可设置3个)推送到云鲸基站,家中老人直接通过触控屏幕控制机器人的运行,使用时无需手机,和使用其他家电一样简单。


云鲸J3终于实现了扫拖一体,无需手动更换清洁模块,主机也变成了圆形,尺寸相较上一代更小。


在我看来,云鲸J3这种简约中带有丰富小细节的设计能够适合大多数的家装风格,放在家中很好看,但又不会太突兀。


升降扫拖,扫拖不干扰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云鲸J3终于不用再手动更换扫地和拖地两个清洁模组,但我在拿到云鲸J3之前多少有些担心,因为云鲸J2坚持使用扫地模块和拖地模块手动切换的设置,主要原因就是扫拖机器人的扫地模块和拖地模块之间在清洁过程中会互相干扰,这点其他扫拖机器人做的并不完美。

过去的扫拖机器人上的滚刷、边刷、拖布之间往往会彼此减分,往往只能做到“1+1<2”,比如还未清扫就拖地,拖布和泥巴;或者刚刚拖完的地面又被滚刷弄脏。

为此,云鲸J3使用了一套全新的升降拖布和升降滚刷的硬件配置,双升降模块在如今扫拖机器人中并不常见。


在机器人下方增加了一枚用于识别地毯的超声波传感器,经过地毯区域,柔软材质能够吸收超声波,传感器就无法收到回波,机器人通过这个信息来判断当前地面是否是地毯。

边刷也同样为全新设计的V形边刷,相比传统边刷,这一款V型边刷能够完全收到机身内侧,也就是拖布覆盖的区域内。


云鲸J3机器人主机拥有的升降滚刷和升降拖布构成了DirtFree清洁收放系统,并且在云鲸APP中四种不同的清洁模式:先扫后拖、扫拖同时、扫地、拖地。


通过这一套的DirtFree清洁收放系统,根据选择的清洁模式和当前工作场景,云鲸J3会自动的将滚刷和拖布升起或放下,边刷也会自动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或状态,甚至能够单个运行,从而避免扫拖模块之间交叉污染。


「扫拖同时」进行,边刷、滚刷、拖布同时进行,这也是日常清洁最高效、耗时最短的模式。


「扫地」或「先扫后拖」中的扫地环节,拖布升起,边刷和滚刷工作,这在灰尘多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免拖布和泥。


「拖地」或「先扫后拖」中的拖地环节,中间的滚刷升起,边刷停止工作,一方面避免边刷和滚刷弄脏地面,一方面则是避免机器吸入潮气造成机器人尘盒和风道清理困难。


云鲸J3的默认方案是先清理地毯之外的区域,将地毯区域之外全部清理结束,彻底清洁拖布之后,再升起拖布清理地毯区域。


云鲸J3支持三种地毯设置:地毯增压(毛长7mm以内地毯设置,在地毯区域增加吸力;跨越地毯(毛长7mm以上的中长毛地毯设置,机器人绕过地毯区域);忽略地毯(机器人误识别地毯设置,机器人会正常清洁该区域)。


在进行扫拖同步的任务时,云鲸J3进行弓形重叠路线清洁,这样的路线可以避免产生清洁缝隙,靠近已清洁区域一侧的边刷也会停止转动并收到机身范围内,避免弄脏已经清洁过的区域,而另外一侧未清洁区域的边刷依旧正常运行。


除此之外,云鲸J3扫拖机器人更智能化的表现就是会根据不同环境,自动抬起或收放清洁模块,如在经过已经拖过的地面时,云鲸J3的拖布、滚刷会自动抬起,边刷会停止转动,从而避免对清洁过的地面重复清洁或造成二次污染。


鲸灵托管,把一切交给机器人

如今旗舰扫拖机器人的APP中均有多种清洁模式供用户选择,但无论是刚刚使用扫托机器人的新手还是使用过一段时间扫拖机器人的老手,很多时候都拿不准选择哪种模式最合适。

第一代云鲸的自清洗拖布基站带领整个扫拖机器人行业进入到“自清洁时代”,从此清洁过程中无需手动暂停机器人并清洗拖布,大大减少了人的工作量,减少了使用扫拖机器人的人为工作量。

而云鲸J3上的「鲸灵托管」某种意义上开启了扫拖机器人“智能化时代”,无需用户判断设置什么样清洁方案最合适,扫拖机器人能够自主识别地面脏污情况,从而自行匹配不同的清洁方案。


实现「鲸灵托管」的硬件配置除了升降拖布和升降滚刷,还有就是Dirt-Sense污水识别系统,在基站清洁仓中加入传感器,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在扫拖机器人回洗拖布时,基站会同步检测拖布的脏污情况,分析出这一块地面的脏污情况,从而更改拖地和清洗拖布的次数。


而对地面脏污情况的检测与清洗拖布同步进行,并不会增加扫拖机器人的工作时间。


除此之外,云鲸J3扫拖机器人更智能化的表现就是它会根据不同地面环境,自动抬起或收放清洁模块,如在经过已经拖过的地面区域时,云鲸J3的拖布、滚刷会抬起,边刷会停止转动,从而避免对清洁过的地面重复清洁或造成污染。


而前边提到的扭屁股延边清洁也会在鲸灵托管自动判断清洁的次数,家中边边角角也得到了很好的清理。


在清洁任务完成之后,会生成一个视频清洁报告,这个体验还是挺有趣的。


扭屁股,拒绝清洁盲区

扫拖机器人如果存在清洁盲区,就需要用户手动进行清理

云鲸J3的拖布依旧延续了前两代的三角形旋转拖布,两个三角形拖布并不是仅仅凭借紧紧挨着来避免漏清洁缝隙,转动时两块拖布会相互覆盖彼此部分的清洁区域。


上一代的云鲸J2没有这个盲区的原因是因为机器人略显外形的外观结构,这让其区别于其他圆形扫托盘机器人,两块拖布更靠近机器人边缘,从而延边不会有常见的“5cm盲区”。


云鲸J3使用圆形机器人外形,不过云鲸J3在清洁程序中可以选择Smart-Swing延边“扭屁股”清洁,云鲸J3机器人通过不同扭动的方式,让拖布可以靠边,清理其他机器人清理不到的“5cm盲区”。


所以在鲸灵托管下,云鲸会和其他扫拖机器人一样进行常规的清洁,清洁完成后再回头清理延边盲区处。

拖布清洁力方面丝毫不用担心,云鲸自从发布以来就以「拖的干净」被用户熟知,云鲸J3针对木地板和瓷砖提供7N和12N两种不同的下压力供用户选择,即便是使用马克笔写在地板上的顽固污泽也能被轻松去除。


Smart-Swing延边虽然延边清洁效果极好,但是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户在使用中可以根据自己家地面的脏污情况在APP中选择适合的边角清洁频率(关闭、每天、每7天),我自己如今使用的是每7天进行一次边角清洁。


自行安装换水模块

一般扫拖机器人自带水箱能够完成的清洁的地面面积对常规的一百来平米的住宅来说是足够的,但是用在大面积平层就显得捉襟见肘,中间可能需要加水倒水。

云鲸J3(4.5L净水箱、4.05L污水箱)是我用过扫拖机器人中较大的,大容量的水箱单次可完成更大面积的清洁区域,但这意味着加满水之后水箱重量更大,会对女士和老人产生一定负担。

并且如果家中面积过大,或者家中灰尘较多,时常需要深度拖地,大水箱依旧不太够用。


云鲸J2是我使用的第一款安装有自动换水模组的扫拖机器人,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使用,我感觉是否安装换水模组对扫拖机器人使用体验有非常大的影响。


云鲸J3支持安装云鲸换水模组2.0版本,云鲸J3的换水模组单独售价899元,现在购买云鲸J3会直接赠送。


除了换水套件的硬件,还包含云鲸自家的「鲸喜」和「鲸匠」服务,现在这两项服务已经覆盖全国超80%城市,一二线城市已经实现100%覆盖。


相比去年云鲸J2上配置换水模组1.0,新的换水模组添加换水自检功能,也就是基站能够快速排查出现的问题,并且将污水箱中的元器件移除,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维护。


云鲸换水安装服务已经进行到第二年,在覆盖范围和服务团队上领先其他品牌一些,但也不排除有的地方还未开通安装服务,如果这种情况还想使用换水模块,就需要自己动手安装了。安装过程第一步就是拿掉水箱,并拆去基站内部的三处保护盖。


将智能换水模块插入到原本水箱位置,这里注意要插到底。


拆掉基站背面名牌位置的保护盖,漏出水路接口和一个电源接口(给控制盒供电)。


将水管转接头从水路接口这个位置插入到底,与基站内的换水模块固定好。


清水三通阀接到冷水管上(这里需要注意自备扳手和生料带),接上防爆管,防爆管另外一端与控制盒固定。


控制盒与水管转接头之间用2分PE管连接,污水管为3分PE管,都是快接设计,水路接好之后,将控制盒电源和基站电源插好就大功告成。

其实智能换水组件安装过程并不复杂,整个安装过程中最困难的可能就是需要在墙体或柜子上开孔,如果选择墙外走线的话,只要你有自己安装过净水器等产品的经验就完全不是问题。


自动清洁液,全拆清洁底座

云鲸J3保留了J2上的Auto-Feed清洁液配给系统,930mL专用的瓶装清洁机安装在基站内侧,无论是使用水箱还是使用换水模组都可以通过APP设置是否自动添加清洁剂功能。


云鲸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清洗剂的瓶口可进行约五次插拔,多了可能会密封不严,出现漏液的风险。


云鲸有三种回洗频率供使用者选择,使用默认的正常模式就好。


基站在清洗拖布时,会同步自动添加清洁液。


想要基站和机器人保持正常的功能,还需要定期的手动清理一下基站,我自己是每个月清理一次。

云鲸J3的清洁底座和清洁盘均可拆下,一同进行冲洗,然后装回即可,基站与清洁底座完全隔离,清理很方便。


全新的清洁盘结构让清理基站变的更容易,保持清洁盘干净和使用清洁液可以有效避免某些扫拖机器人基站发臭的问题。


足够好用,但仍不完美

初次使用机器人需要建图,云鲸J3的建图速度和精度还是不错的,当扫拖机器人在家里完整的清洁一次之后,就能获得完整准确的地图,后边使用机器人除了可以选择全屋清洁,还可以选房间或选区清洁。


云鲸J3使用的依旧是和J2一样的红外感应和触碰避障硬件配置,不过云鲸的算法挺不错,在日常使用中依旧足够应对地面上各类常见障碍物,加上小尺寸的全新机器人外形,使用的这一个月时间,除了有两次被地面上的充电线缠住,还未发生其他其他问题(许多使用3D结构光的机型也避不开充电线)。


云鲸J3拥有3000Pa吸力,在如今扫拖机器人吸力不断提高的现况下,云鲸J3的吸力仅排在中上,而在实际使用中,对于常规的的干垃圾,这个吸力也够了,同时运行声音更安静一些。


云鲸J3的基站自带烘干功能,在APP中还可以自行选择智能、强劲、降噪三种不同的烘干模式。


我如今使用的是智能模式,拖布经过3小时的40摄氏度双通道热风基本就可以变得很干燥。


云鲸J3机器人自带一个480mL尘盒,基站本身不带集尘功能,这也让云鲸J3的基站能够比较小巧,对预留空间要求更小,摆放更灵活。


换个说法,如果家中没有猫狗这类爱掉毛的宠物,集尘功能对你并不是刚需功能的话,云鲸的基站就是很完美,如果养有大量掉毛的宠物,这个基站的功能就算不上完美。

云鲸J3这个尘盒相比其他机器人的要大一些,对于一般家庭使用,日常使用基本可以坚持2-3周时间。


可以单手操作倾倒尘盒,垃圾也不容易被撒出。


选购建议

对我来说扫拖机器人必须要“聪明”,云鲸J3我已经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在「鲸灵托管」的加持下,使用下来最明显的感觉是云鲸J3相比其他扫拖机器人更让我省心。

日常使用不用管地面脏污情况如何,不用再思考该选择哪种清洁模式,云鲸J3的“鲸灵托管”能够通过基站中污水识别系统,根据清理完某一块区域后,机器人回到基站清洗拖布时的脏污情况,自动调整该块区域的清洁次数,直到地面干净为止。

升降拖布和升降滚刷兼顾扫与拖,互不影响,“扭屁股”保证了墙边和墙角也能清洁到位,全拆的清洁底座让基站清理也更容易。

因为云鲸J3基站不带中央集尘功能,所以家中有毛孩子的用户需要勤倒尘盒,对其他用户影响不大。

云鲸J3很好用,但还算不上完美,作为三只毛孩饲养员的我很期待下一代云鲸拥有更强的避障硬件和带有集尘的基站。

看完我的分享,你感觉云鲸J3是你找的那台扫拖机器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机器人   延边   模块   脏污   拖布   基站   地毯   地面   清洁   区域   天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