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央企总部最可能落户青岛?

央企总部外迁,再次成为撩拨各地神经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所需,还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考量,央企外迁已是必然趋势。2021年起,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等多家央企总部接连从北京搬离,上海、深圳、雄安新区等成为首选地。

青岛也明确提出,要深入对接在青500强企业和驻青央企、省企,争取一批二级公司总部布局青岛。

在全新国家战略和发展形势下,青岛的地位正在提升,争取央企总部的时机正在成熟。

争取央企总部落户,青岛的机会在哪?哪些央企最有可能落户青岛呢?

1

2021年,上海、雄安新区、深圳、武汉、赣州迎来了央企总部。

央企总部搬迁,为何选择这些城市?

首先,是贴近市场、拓展国外市场的考量。

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其前身是中国西电集团,总部位于西安。重组迁至上海后,依托上海一流的国际贸易与人才资源,将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的输配电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

其次,国家战略需要,同时与迁入地有较高的产业契合度。

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为例,迁址深圳后,中国电子将依托深圳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围绕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培育世界级网信产业集群在广东省和深圳市加速布局,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稀土集团总部落地赣州同样有这方面的考虑。

赣州被称为“稀土王国”,稀土产业是其支柱产业,全球每年70%的中重稀土都产自赣州。中国稀土集团将总部设在赣州,将在家门口实现稀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领域的话语权。

2

青岛要想争取央企总部落地,也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战略需要和自身承担的使命。

随着房地产、互联网繁荣逐渐衰退,加上国际环境的日趋复杂,中国经济正在面临新一轮调整,安全成为了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尤其是,能源化工等原材料保障、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产业数字化转型、“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克等,都是中国经济不得不考虑的重中之重。

综合青岛发展重心与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势,中国中车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物流集团与青岛战略布局相契合,都是青岛应该争取的目标。

中国物流集团,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物流集团由原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板块的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4家企业整合而成,于2021年12月新成立,总部暂时选在北京。

青岛的优势在于,既是黄河流域的主要出海通道,又拥有上合示范区、自贸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同时还有背靠山东这个能源化工原材料大省的腹地优势,在国家愈加强调的粮食和能源、重要矿产品供给等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领域中担当重任。

按照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中国将来在上合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的交通基建、产业园建设、能源供应链等方面将会加大投资力度。

而上合示范区主要是建设“四个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和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这其中,物流和贸易是最为基础的功能。

物流有多重要呢?都知道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厉害,但物流供应链产业也位列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中。

也因此,青岛应该积极争取中国物流集团总部落户,同时争取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国内总部首选,上合示范区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重要跳板,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相关手续办理、人员培训等一揽子服务,甚至争取部分政策支持。

另一个应该重点争取的央企总部是中国中车集团。

中国中车集团与青岛渊源极深,旗下核心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00年,曾创造了第一批铁路客车、第一列双层客车等中国铁路工业的诸多第一。

目前,青岛造高铁动车累计产量占全国运营动车组约60%,地铁车辆约占全国25%,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已上榜工信部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在中车青岛四方带动下,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已成长为“巨无霸”,2020年产值已突破1100亿,产业配套已十分完善。

而作为19个国家级新区中重点发展海洋经济的西海岸新区,则可以争取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的落户。

今年3月,中国海油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项目在青岛开工建设,成为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

同时,青岛还拥有中国石油大学等优质科研资源,助力中海油集团加码科研实力。

早在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控股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便在青岛投资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目前,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已成为青岛海洋装备领域龙头企业。

3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分析,具体落地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同时青岛也面临着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

中国中车总部的热门候选地,有青岛、长沙、株洲、唐山。

青岛、株洲、唐山为中车核心子公司所在地,产业配套完善,有实力竞争中车总部落户。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中车全国有五大核心子公司,分别为长客股份、四方股份、株洲所、株机公司和唐山公司,其中,株洲所、株机公司两个核心子公司位于株洲。

根据中车股份年报,2020年中国中车位于株洲的子公司营收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到了三成。

同时,去年12月,针对市民“能否将中车总部引进株洲”的提议,株洲市政府也做出了正面积极回应,透露出株洲市对中车总部落户的渴望。

基于中车在株洲的产业优势,长沙也加入到了中车总部争夺中。随着长株潭都市圈建设获批,长沙与株洲的产业协作将进一步密切,引进中车总部,强省会长沙具备竞争优势。

中国物流集团总部热门候选地,有上海、武汉、青岛、郑州。

其中,呼声最高的是郑州。

据大河网报道,中国物流集团子公司中国国际速递全国总部的布局已被纳入郑州“11224”重点落地项目,是郑州市加快打造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环节。中国物流集团子公司中国国际速递全国总部,很有可能落地郑州。

此外,3月11日,中国物流集团已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表示,中国物流集团将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发挥现代物流集团的综合优势,精准对接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围绕跨境物流、冷链物流、危化品物流、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等方面,与河南省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务实合作。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总部候选地,有深圳、青岛、三亚。

深圳与三亚背靠南海,天然气石油资源资源丰富、产量高,同时,深圳还是中海油在全国四个上游分公司之一,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外城市能源供应方面具备优势。

4

综合看,城市吸引央企总部落地,经济发展水平已并非主要考量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相关领域的产业水平、产业链配套等“硬实力”,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央企总部的落户。

中国稀土集团总部落在三线城市赣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青岛而言,关键要找到自身特有的优势和价值。

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无论是青岛自身的高能级开放平台,还是对轨道交通产业的重视程度,抑或是山东的轨道交通市场潜力,都可以为中车集团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今年6月14日,青岛市政府与中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车集团在青岛新注册成立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此外,青岛地铁集团与中车集团签署《“打造世界一流的全寿命周期智慧城轨”项目合作实施协议》,双方将就地铁15号线智慧城轨建设项目、3号线TACS改造项目开展深入合作。

而在去年7月1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控股100%的青岛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在青岛挂牌成立,成为中国中车集团在青岛落子的第四家子公司。

中车总部落户青岛,可助力中国中车加速高铁出海步伐,走进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国家。

而且,山东未来庞大的地铁市场,可加速中车拓展新业务,为双方的合作打开新窗口。

作为全国经济体量第三的经济强省,山东目前只有济南、青岛2座城市通地铁,对比江苏与广东,江苏有6座城市通地铁,广东有5座城市有地铁,山东地铁市场空间巨大。

2021年12月29日,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已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双方共同打造一条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示范线,并以该示范线工程和青岛轨道交通示范线为样板,实现“青岛标准”走出青岛、走向全球。

更重要的是,青岛的高能级开放平台优势。

8月底,由中车四方完成生产制造雅万高铁1组高速动车组和1组综合检测列车在青岛港顺利完成装船,这是我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国产高铁列车由此进入“出海”阶段。

上合撒马尔罕峰会期间,《关于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吉境内段)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对于双重内陆国乌兹别克斯坦而言,中吉乌铁路使其货物绕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扩展了交通运输网。同时,中吉乌铁路走廊将与外高加索走廊连接,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到欧洲的最短线路。

这同样是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出海的机会,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未来也将迎来一个更大的市场。

5

总部经济是增值经济,是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占据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近10%的央企总部,可让城市的产业发展真正参与到全球产业链构建中,成为全球引领。

抓住央企此次“离京潮”,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和发展重心,引进央企总部落户,从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统筹谋划、带动更多青岛相关行业企业进入到产业体系、研发体系,真正构建产业体系塔尖。

同时,对于总部经济并不发达的青岛来说,央企总部落户,既可带动青岛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又可突破现有产业瓶颈,做大产业规模与利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青岛   赣州   株洲   总部   稀土   深圳   子公司   中国   产业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