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三国演义》也有四绝、四猛、十八杰

众所周知,在评书《隋唐演义》《兴唐传》中有四绝、四猛、十三杰(十六杰)的设定,古白话小说《说唐全传》中也有十八好汉。那么假如《三国演义》也有类似的设定,哪些人物最终能够入选呢?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四绝、四猛、十八杰

首先说四绝,按照隋唐评书,四绝重在一个“绝”字,不要求一定与武艺挂钩,但一定是举世无双的。

其次,四猛重在一个“猛”字,与武艺有关,但不要求是天花板级的存在,同时四将不要求武艺相当,只要在“猛”上能够相提并论便可。

最后,十八杰是武力排名,不过入选四猛的将领不会出现在十八杰的名单之中。

天下无双的“四绝”

第一绝:智绝——诸葛亮

说起《三国演义》中接近神的人物,诸葛亮绝对是其中之一,其智慧之高连曹操、司马懿都自叹不如。虽然最终没能完成“北定中原”的夙愿,但依旧难以掩盖其耀眼的光芒。

第二绝:义绝——关羽

徐州告破时,关公本想一死了之,可是想到两个嫂嫂只好委曲求全,降汉不降曹,哪怕被大哥、三弟误解也在所不惜。

面对曹操金钱、美女的诱惑,关公心如磐石,在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决然地千里走单骑,最终与刘备、张飞重逢。他的义薄云天到如今依旧被世人所敬仰。

第三绝:医绝——华佗

华佗之术堪比鬼神,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绘,几乎能算作玄幻之术。救濒死的周泰,为关羽刮骨疗伤被世人津津乐道。可惜曹操没有同意开颅手术,让我们无法得知华佗的医术上限在哪,而他所著作的《青囊书》也被狱卒的妻子付诸一炬。

第四绝:魅绝——貂蝉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男人的大戏,但依旧不乏让人记忆犹新的人间绝色,甄氏、大小乔等皆称得上风华绝代,但若说魅力,怕是貂蝉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

吕布、董卓,两个站在顶点的男人,为了她父子反目,遗憾的是在吕布败亡后,书中对其再无交代。

悍不畏死的“四猛”

第一猛:张飞

提到三国猛将,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张飞,两次酣战吕布,当阳桥一骑当千,其勇猛程度旷古烁今,纵观全书也是数一数二的上将。几乎公认的天下第一吕奉先面对张飞时都有三分忌惮,足见张飞之勇猛。

第二猛:典韦

典韦由于去世的早所以整体笔墨不多,但依旧耀眼。刚投效曹操时就秀了一把“只手扶纛”,展现出惊人神力。濮阳之战,在乱军中大杀四方,成功将曹操救出重围。

宛城之战,张绣突然发难,曹操措手不及,典韦虽被盗了双铁戟,却依旧死死挡住敌军,用身躯和生命为曹操换得生还之机。

第三猛:夏侯惇

夏侯惇的武艺虽然达不到超一流的程度,但勇猛无畏,吕布、关羽、赵云哪个也不怵。徐州之战,被曹性冷箭射中眼睛,上演了令人惊心动魄的“拔矢啖睛”,震慑全场。

第四猛:曹彰

曹彰自幼好武,能徒手与猛兽格斗,战场上不三合大败刘封,其表现还要胜过名将徐晃。所以尽管笔墨不多,但四猛应有其一席之地。

武艺高强的“十八杰”

第一杰:吕布

以一己之力震慑得董卓不敢对丁原动手,虎牢关前独战关张三十合不分胜负,一举奠定了天下第一的武力地位。

不过吕布的人品一直让人诟病,同时过于惜身,所以屡次被张飞所辱。按照《隋唐演义》的设定,李元霸和罗士信比试气力结果打到双双昏厥。而《三国演义》中能两次斗平吕布的只有张飞,所以一猛一杰也算“遥相呼应”。

第二杰:赵云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长坂坡之战,赵云从八十三万曹军中救出少主,斩杀曹将五十余员,一战成名。之后汉水之战,先救黄忠,后救张著,杀得曹军四散奔跑,张郃、徐晃不敢应战。

穰山之战中,赵云在厮杀一夜的情况下突袭枪挑高览,杀散其部,之后冲入前军,三十合击退张郃,可见体力、武艺均为顶级。

第三杰:马超

相对于其他同级别武将,马超算得上少年英雄,早年擒斩李蒙、王方初露锋芒。之后在渭水之战数合杀李通,八九合败于禁,二十合败张郃,杀得曹操割须弃袍,被誉为“不减吕布之勇”。

比较可惜的是在葭萌关大战张飞、归降刘备之后,马超就鲜有笔墨,直到病逝都没有专门提及。

第四杰:颜良

白马之战,颜良秒杀宋宪、魏续,继而二十合击败徐晃,使得曹军诸将栗然。曹操和程昱认为只有关羽可敌颜良。

随后,在关公单骑冲阵时颜良刚要问话就被其倚仗赤兔马的速度冲到面前,一刀刺死,所以颜良的水平一直饱受争议。但是二十合击败徐晃这样一流大将的战绩纵观全书也没有几个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第五杰:关羽

斩将质量最高的大将,没有之一,颜良、文丑两大超一上将均殒命其手。

关公力猛刀沉,武艺风格大开大合,前期如狂风暴雨给予敌人巨大威亚,使得很多水平不错的大将数合便被斩杀,但如果能挺过这段时间,关公的刀法就会逐渐转向“平静”,形成拉锯战。同时,由于这样的打法伤人伤己,使得关羽对比其他超一成了下滑最快的武将。

之所以将胜利的关公排在颜良之后,是因为二人之间那场战斗并非公平斗将,而关公恐怕很难在二十合内击败徐晃。隋唐中第三裴元庆也曾击败过宇文成都,形成下克上,所以这样排序个人觉得不算不合理。

第六杰:文丑

河北顶级两大猛将之一,仅次于颜良。磐河之战五六十合战平少年赵云;延津之战箭射张辽,并使徐晃料敌不过退走,其硬实力非同小可。

不过文丑的心理素质太差,被关公三合打得心怯,实在有失高手风范。

第七杰:许褚

许褚硬仗极多:二十合平吕布;三十合平赵云;五十合平庞德;二百三十合平马超;一天平典韦……由此可见其水平是毫无疑问的超一流。但是遇强不弱,遇弱不强,面对徐晃、高览同样难以取胜,因而被网友们戏称为“超一大将的守门员”。

第八杰:庞德

随马超大战渭水时就显露出惊人的实力,曾与乱军中步战突围,并救出马超。汉中之战,面对夏侯渊、张郃、许褚的车轮战全然不惧;投效曹操后曾为救曹操奋力杀退过魏延;襄樊之战面对有所下滑的关公大战百合不分胜负,使关羽的态度从“污了宝刀”变成“吾之敌手”。

最终宁死不屈,其铮铮铁骨与伏地请降的于禁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九杰:黄忠

老当益壮的代名词,名震荆南。长沙之战以花甲之年与关公大战过百合不分胜负,由于关公不愿趁人之危,放过了马失前蹄的黄忠,故而黄汉升投桃报李,在次日交战时箭下留情。

定军山,黄忠用法正之计,突袭斩杀夏侯渊,因而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得以位列五虎大将之一,走向人生巅峰。不过客观说,黄忠的实力比其他超一大将略有差距,二十合战平夏侯渊、张郃,更是四五十合拿不下李严,若非曾战平关羽,怕是很难进入超一之列。

第十杰:文鸯

由于后期人才凋零,所以文鸯拿得出手的斗将战绩只有在体力受损的情况下五十合战平邓艾,不过其冲阵突围之能纵观全书,只有在长坂坡大杀四方的赵子龙能与之比肩,堪称全书翘楚。

十一杰:孙策

夹死一将、喝死一将,故而被称作“小霸王”。神亭之战和太史慈展开一番龙争虎斗,最终平分秋色。

十二杰:太史慈

相对于武斗能力,太史慈箭射八方的绝技更让人印象深刻。大战战平过孙策、张辽,是标准的一流大将。

十三杰:张辽

尽管关公曾赞张辽武艺不在自己和张飞之下,但是从战绩上看,战平太史慈、张郃的张辽相比超一尚有差距。

赤壁之战后奉命镇守合肥,在吴军犯境时张文远先是将计就计,乱箭射死太史慈。之后又在逍遥津大败孙权,使得孙权获得了“孙十万”这一侮辱性极强的绰号。经此一战,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不敢夜啼,引申出“张辽止啼”这一典故。

十四杰:徐晃

徐晃战绩颇为丰富,在杨奉麾下效力时曾五十合战平许褚;沔水之战面对右臂少力的关公八十合占得上风。遗憾的是河北大战沦为颜良、文丑的背景板,不然还能排得更高。

十五杰:张郃

初战五十合战平张辽,之后便成了马超和赵云的背景,分别以二十合、三十合速败。不过拼起命来,张郃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实力。宕渠之战在中计被困、兵势大不利的情况下,张郃与张飞酣战三五十合不分胜负,之后杀开条路,突围而走,以此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后期随着大将陆续陨落,张俊乂隐隐有天下第一之势。

十六杰:甘宁

东吴三大一流战将之一,全能的多面手,水陆双绝,箭术出众,另外大刀、铁链,盾牌皆可为武器,称得上举世无双。“百骑劫曹营”大放异彩,被孙权用来比肩威震逍遥津的张文远。

十七杰:魏延

魏延常被称作五虎之下的第一大将,后期堪称蜀汉中流砥柱,可惜从一开始就被设定成脑后有反骨,所以一直带着些反派色彩。

魏延斗将出彩战绩不多,但整体实力不俗,网络上围绕着子午谷的可行性一直争论不休,只是究竟能否成功我们无从知晓了。

十八杰:诸葛尚

很难想象诸葛亮的孙子会如此勇武,独战邓忠、师纂联手轻松获胜。而邓忠在初出茅庐时就曾三十合战平姜维,若非经验不足被夺了枪,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最终与父亲诸葛瞻一起为蜀汉尽忠而死。


以上便是我心中的《三国演义》四绝、四猛、十八杰。不过武评见仁见智,高低各有分说,望朋友们不吝赐教,不喜勿怪。

三国演义 ¥2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长坂坡   庞德   蜀汉   当阳   华佗   演义   文丑   隋唐   武艺   大将   战绩   胜负   夏侯   实力   大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