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为什么人满为患竟年年亏损,是什么原因?

一提到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铁路老大哥的它,在市场上那是处于绝对垄断,印象中必须是日进斗金,赚得盆满钵满才是。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铁总每年竟然还在亏钱。

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铁集团总负债合计6万亿元,而仅仅2022年上半年就已经亏损804亿元,平均每天要亏4个亿。这是什么概念?中国最有钱的城市上海,2020年的GDP总量为3.87万亿元。换句话说,上海累死累活忙活一年赚的钱,还不够铁总填窟窿的。

其实原因不难解释,首先中国的铁路是公益性质的,说白了就是不赚钱。想赚钱也简单,把票价涨个几十块,分分钟就是几亿收入,反正铁路是垄断经营,买不起别坐。

但凡铁路要有自主定价的权力,它能比烟草还挣钱,你信不信?问题是你能接受吗?不能接受对吧,那是谁把铁老大按在地上认赔的?再举个例子吧,很多餐馆都有禁止自带酒水的规定,可高铁没有禁止泡面啊。道理也很简单,铁老大作为绝对垄断的存在,想涨价都不需要跟别人商量,直接跟上头提提,上头大笔一挥就能涨价。到时候想吃泡面,只能在高铁上买了,能坐得起高铁的,都是真正的有钱人。

涨价无疑会让乘坐的老百姓变少,这就与社会主义初心有违背,让更多老百姓能有更快更便捷的体验,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要知道中国火车票价格已经20年没有涨价。

比如,从1996年到2019年,这23年里,北京西到武昌的37次列车,从没有字母打头,到K、Z打头,速度越来越快,但票价却始终保持不变。同时为了缩短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我们还花了2200多亿修建了京沪高铁,按照京沪高铁全线长1318公里估算,平均每公里的造价为1.676亿元。


建成后,将两地的往返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可以说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其次就算偏远山区,铁路也必须修建起来,更多的还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我国西部有很多山区高铁、包括青藏高原的动车,这算基础设施,对吧?

算下来每公里一两个亿的造价,而那些地方的客源就已经决定了,车票钱只够运营成本,也就是驱动火车行驶的电费、车辆的购置费用、车站及车辆上的人员工资等。投资建铁路线、挖隧道修高架桥的钱,别说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甚至可能永远都赚不回来,你告诉我国家为什么要赚,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会这么干?

修高铁可以带动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发展,减少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拉近各民族的距离,有利于民族团结。所以即使亏损也会修,这是一笔民生投入也是政治投入,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不可能这么干。建高铁搞基建,短期看投入确实大,从前期的选址建设,到后期的通车维护,高铁所花费的成本巨大,都是几百亿起步,短时间内无法收回成本是很正常的。但长期看,那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啊!硬着头皮也要搞,崇山峻岭也拦不住!

铁路虽然是国企,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整个国家的发展,全体人民的福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泡面   人满为患   偏远   上海   北京   造价   中国   票价   上半年   老百姓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