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适度生存,可曾愉悦

每日一句

适度需要方法,学习需要态度;

律己才能服人,奔赴未来从现在开始!

· 适度需要方法 ·

偶看一则漫画故事:一只母鸡带着它刚出生不久的鸡宝宝来到一条小溪边,鸡妈妈指着在小溪中游泳的小鸭对鸡宝宝说:“你们看,他们能下水游泳,多好,你们也应该……”鸡宝宝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无所适从……

  看到这儿,我不禁进入了沉思,鸡怎么可能下水游泳啊?鸡妈妈为什么不顾小鸡生命安危,让小鸡下水游泳呢?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父母亲们对孩子的严厉要求,让孩子在课余时间里学这个、补那个,给孩子施加了沉重的学习压力,让孩子整天为了学习而忙得不可开交。但其结果呢?往往会适得其反,有些孩子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父母们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应对孩子进行不合适的或者缺少这方面天赋的训练。所以我要说适度才是最好的。

有人说:“最笨的家长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没有完成或完不成的理想。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适度。就连我们每天吃的饭,也不应吃得过多,否则就会损坏肠胃,引起食物中毒;喝水也不应过度,否则就会引起肾负担过重。

这几天因疫情,儿子一直在上网课。各科下来作业、知识点复习、预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很小心地不想打扰,也很想他学习更加优秀,但反过来自己怎样呢?要求是相互,给予是相互,值得思考?

学习,对于小孩而言是他当下所需要吸收的营养。而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如何去学习。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过多要求就成为一种负担,永远在埋怨中生活。

  孩子们学习,需要在一种宽松环境下吸收知识。过度的压力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利,影响孩子的兴趣,过多的要求会使他应付不了,就只能蜻蜓点水,没有天赋的学科可望而不可即,结果连一门也没有学好,所以成绩反而会下降。

上了一周网课,昨天儿子周测了英语、数学,答题时间40分钟。我和他妈妈也正好有时间,做了一次“监考老师”。儿子对英语的自信要胜过数学,最后结果不言而喻,英语成绩比数学要好。数学在40分钟时间里,有几道题未做完,成绩也不理想。听着妈妈的唠叨,儿子变得不语。是的,学习要有方法,也需要自律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才会让它变得更好。这些大的道理,我们都懂,是否能做到呢?

有时候,给儿子开个小玩笑,他却会认真地对你说,你能做到吗?是的,大人的言行像一面镜子,在照亮他前行的方向。

· 生活态度,来源于内心·

生活中过多要求别人,是否律己自己。孩子的世界里也渴望被认可,也愿意去接受新鲜事物。作为家长需要正确引导他们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英国作家威廉·萨姆塞特·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你敬畏天理,他崇拜权威。这是世界观不同。你站在良知一边,他站在赢着一边。这是价值观不同。你努力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他生活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这是人生观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事风格。不要把自己的行动意识,转嫁到别人身上,那只能会事得必反。尊重和敬仰,它让生命绽放得更加有意义。藐视和践踏,只会加速死亡。在灵魂与肉体中,高尚与人间烟火都需要脚踏实地。

过得累和活得好,这只是在个人追求上体现。通过这几年疫情,真正意义上理解生活真谛。每个行业里,优胜劣汰一批一批人。每个人,也在大环境下思考着如何活着。

今天看到一句话:“走近,走进,走尽。时间识人,不经一事,不懂一人。拐个弯,与自己和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适度地活着,是最舒服的样子。纠结于心,颓废地活着,只会加速痛苦。学习的本意,来自对社会环境接纳和对各种应用工具理解。每个行业都在刷新各种知识点,你又在做什么?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年轻,但一晃又老了。人民日报金句说:“最好的药物是忙碌,最好的医生是睡眠,最好的治愈是读书,最好的爱情是自爱,最好的自爱是自律。”这些鸡汤式的话,它诠释了一个人从成长过程中,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天上没有馅饼掉,只有通过努力积累才能完成财富自由,才能实现理想自由。

适度生存,可曾愉悦。这种心境来自内心的呼唤,可曾实现?

忙忙碌碌,碌碌为为。当下事,有太多的意外。当下事,有太多的追求。换个方式,换个角度,换个环境,只要适合与你,就可以尝试改变。

适度生存,可曾愉悦。吾日三省吾身,习而学之。过度欲望,让心澎湃。有时候我们习惯把幸福理解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其实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 抱怨会加速死亡 ·

当生活的柴米油盐磨平了你所有的棱角,你有什么理由谈理想和自由。来自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演说家——“当你抱怨没有鞋子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他一出生就惊呆了家人,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这种病称为“海豹肢症”。虽然尼克·胡哲先天的身体残疾,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他。在尼克·胡哲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教他用身体仅有的“小脚”打字,母亲为他制作了一个“握笔”的塑料装置。后来,有一次尼克·胡哲听说有一位残疾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他的梦想,并且他的父母也不断地给了他许多的支持和自信,他才逐渐接受了不完整的自己。

2001年尼克·胡哲考上了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格里菲斯大学。这一年,尼克·胡哲遇到了美国著名黑人演说家雷吉·达布斯,来到了尼克·胡哲的所在的大学演讲。就是这场演讲,让尼克·胡哲找到了方向,他想成为演说家。

但想要成为演说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连一个正常人想成为演说家都特别难,何况天生没有手脚的尼克·胡哲呢。他曾经打电话给学校,想让学校给自己一个演讲的机会,但都被拒绝了。尼克·胡哲知道这并不容易,他没有想过放弃,在接连被拒绝52次以后,他获得一次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

尼克·胡哲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也是这第一步,让他更加坚定了想要成为演说家。他不断地总结经验,还用自己亲生的经历还有天生的残缺告诉台下的听众。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他终于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演说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是的,所有的努力和心酸只有自己能真正体会。外表的光鲜亮丽,只是别人看到的假象。过程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是无法想象。当嘲讽的话语在耳边响起,你还能坚持多久?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同情你的遭遇,也不愿意听你的故事,看笑话的人永远比关心你的人多。

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大环境下,你不变得优秀,没有能救你。抱怨只会增加无限心理负担和心理阴影。

适度生存,奔赴未来,改变从心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尼克   英语   愉悦   游泳   儿子   理想   努力   妈妈   环境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