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的"玄武"是龟和蛇,龟蛇为何被称玄武?玄冥和玄武有啥关系?

精细之谋划,苦心之运营,卧薪尝胆,避之以深宫,转至高处,顺流而下,说动了看守玄武门的首领,龙袍相易,迎来了贞观之治。

玄武门因此备受注目,然而作为镇守京城的重要关隘,为何取名玄武,玄武之意,渊源而流长,深邃且丰富。

玄武与玄冥

在《说文解字》中指出了玄为幽且远,古人就有唤龟为玄龟之说,而玄龟亦有别称唤为玄冥,郭璞于《山海经》的注疏之中,也有指出,玄龟,字玄冥,水之神也。

玄冥一词应当来自龟卜,而龟为黑而通冥,故以此卜卦而通鬼神,祖先之意志,神明之旨意,馈与现世,来与俗间,故唤玄龟玄冥亦代而取之,为其代名词。

玄武的来源

玄武的来源有着许多版本,众说纷纭,但主要分为三个主流观点,其一是真武道教说,其二是星宿说,其三是融合说。

玄武为道教之尊崇之神物,民间所传,真武之帝以玄武为其护法,于显赫之名山,位于武当山之金殿之上,鎏金玄武之铜像赫然而立。

以阴阳调和来升仙进而长生不老为道教所极致追求的目标,而长生之物便是龟,这个作为中华所普遍尊崇之物。

正因龟者于漫长时间不与吃喝,善能存活,故此龟成为了一种长生之祥瑞,不死之寿体,为道家所推崇亦为情理之中。

其次则是龟能负人的传说自古有之,而仙者多隐于超然世外之海岛,龟驼则成为了来往通神之物,能借以遨游与人仙之界。

而蛇的引入,则是从蛇的蜕皮以获新身的特殊功能而成为了道家所借鉴与崇拜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种原因则可能是,蛇无足而通地气,隐于阴穴。

认为蛇接于幽冥而行于阴阳,而通鬼神,故此龟蛇合体的玄武形象在道家之中建构而成。

而星宿说则是古人将从方位星宿出发,将北方之身号为玄武,古之司命划漫天恒星为二十八星宿。

其中二十八星宿分四星宫,以四象而分,东为龙宫,西成白虎,南就朱雀,西镇玄武,北方之七星而似龟,而其下坐有腾蛇之星,因而以玄武之名取之。

对于“玄”的解释,在《说文》中有着,赤色且黑者为玄的说法,在《小尔雅》中也极为相似。

由此玄武的基本色调便是在五行的基础之上赋予了黑玄色,这不仅仅是因为龟近水,而蛇近阴,五行相和与四方相配,走进了四象。

值得一提的是,《楚辞》之中同样提及了玄武定位的说法,指出昏而暗处不能辨者,可招北之玄者以追。

是因为北方七星宿之中,北斗七星可辨别方位,这同样赋予了玄武了一个方位元素,因此玄武门位于京城北面的原因也呼之欲出。

佐证之处也可从《礼记》之中,左右青龙与白虎,前后有朱雀玄武,成为了行军布局的象征之物,应用在了军队之中。

特别是到了汉代,随着星宿学说的逐渐成熟与发展,包罗万象,四象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在其中。

而作为玄武自然同样,拥有着多变的形象,其中作为主流形象,龟蛇同身在汉代确定了下来,成为一种神物为人们所崇拜。

而对于融合说,可以在《山海经》中得到参考,《山海经》中神话人物众多,其中作为创世之神,女娲、伏義的形象于古人所编纂为人蛇形象。

这种人首蛇身形象的构造并不单单出现在仅仅两位身上,在许多人物之中亦是存在着相同与相似之处,比如《山海经》在对于轩辕人的描述之中也可以体现 。

而这些图像大多都是建立在人们对于世间万物的理解并抽象化而形成的,特别是以动物为主的形态演化最为之盛。

炎黄之孙的由来,解释了氏族之间不断地斗争与融合,如“龙”图腾的出现,是由多种动物的部分肢体而组合而成。

在最早的甲骨文的金文之中,“龙”字的出现有着蛇的成分在,而龙在早期便是有角之蛇,可以看出,蛇图腾极有可能是早于龙图腾。

而这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氏族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融合了其他部族,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龙”图腾。

不同于龙图腾的形成,龟蛇图腾的形成按此原理,两个部落的融合是建立在二者皆是平等的存在。

龟蛇都是近水之物,从一方面可以看出两个氏族之间在距离和习惯上十分接近,因此它们的融合不可能像是黄帝一样采用武力兼并的方式。

于《淮南子》中提及了,大禹之父为鳌族之首,而龟正是其族的图腾,大禹之母的部落则是以蛇为图腾,故此龟蛇而成的图腾,很可能便是早期部落联盟。

而大禹父母的联姻便是部族联姻的结果,两个部落的融合也导致了图腾在形态之上产生了变化。

玄武形象的流变

故此“玄武”在起初表天象仅为龟,随着星宿、部落、道教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之下,成为了龟蛇之体,也有人指出,玄武的形象也受到了阴阳家的影响。

即使玄武形象在汉代得到基本定型,但四星宿所代表的北方神位却并不单单为玄武,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神话不成系统而导致的。

结语

古代之神话,体系不成之由有三,,一是悠悠岁月,受于儒之钳制,而轻视于神话之说,甚有之者,予以否之,致神话之说流失而渐少。

其二是古之中华,旧之神话,不似希腊之神说,构之以谱系,建之以成体,散而不聚,如若群星点缀,不成一体。

其三在古人强烈的祖先崇拜之下,对于四星宿之神明有着尊崇而敬畏的态度,故此玄武等形象并不像希腊神话一般走向了人格化的进程。

在阴阳五行四象学说的影响之下,在春秋战国的思想解放与交锋之中,四星宿之中的玄武由此构成。

随着祭祀、战争、宗教等等因素的不断推动之下,成为各方的精神象征与工具,并为之不断在中华大地之中深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玄武   大禹   道教   山海经   星宿   氏族   图腾   形象   神话   关系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