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最大的差距:认知层次

美学家朱光潜曾以古松为例,做过这样的论述:


木商看到的,是它做为木材的商用价值;植物学家想到的,是它的科目和属性;画家感受到的,是它的形态和构造。


同一件物品,不同的人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全然不同。


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中,都可能融入主观成分;每个人的选择,都基于当前的认知。


有句话说:“你的认知程度,就是你的人生上限。”


一个人的认知,引导着他的行为,进而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


以为自己懂得很多,想法正确,总是质疑别人的观点;


习惯于按部就班,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从来不做改变。


一旦不尽如人意就认命,把原因归咎于外因。


却不知,被自己的认知所束缚,看不到更高维度的世界,跳不出思维的牢笼。


作家王耳朵先生说过一段亲身经历,让人唏嘘不已。


当年,他和一位非常要好的高中同学阿辉怀揣梦想,一起从小山村来到省城念大学。


大学毕业后,王耳朵去深圳北京闯荡,阿辉进了老家的一个单位。


他们的交集越来越少,直到有一次阿辉来找他,说想去省城发展。


虽然王耳朵当年也没混出头,但总算天南地北走了一遭,开了眼界。他热情地跟阿辉分享经验,还极力向他推荐当时还处于新生期的新媒体行业。


可阿辉在招聘网站上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做着老本行。


在老家待了几年,他似乎“错过了一个时代”。


现如今,曾经同频出发的两个少年,一个成了爆火的自媒体人,一个成了籍籍无名的素人。


两个人愈走愈远,成了再也不可能汇集的人生线。



有句话让我感慨万千:


有时候耽误你的不是时机和运气,而是你的认知能力。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视野、心态和能量。


认知越低的人,盲点越多,目光越短浅,心态越消极。


他们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抓不住时机,必然将好运拒之千里。


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信息茧房”。


意思是说: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思想所引导,当你长时间接受单一观点时,就像蚕茧一样把自己越包越紧,越来越封闭。


走不出认知逻辑闭环,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人生犹如戴上了枷锁,画地为牢、寸步难行。


最终,为所有挫败和苦难买单的都是自己。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跟认知博弈。


认知水平太低,所有的努力都徒劳无益。


看过一则小故事。


马找了份拉车的工作,每天都能赚到不少工钱。狗眼红了,也加入到拉车的队伍中。


但是狗的力气实在太小了,虽然很拼命,一天下来却拉不了多少货,累得半死不活。


有一天,狗去拜访表哥,看到表哥住着豪华的别墅,还有两个佣人为他服务。


得知表哥一直在帮大户人家看家护院,立下不少功劳,主人给了他很多奖赏。


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可以看家的,可自己却做着劳碌的工作,落下一身毛病,连生活都没保障。



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表面看上去很卖力,其实只是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


要知道,认知不到位好比南辕北辙,越努力离目标越远,拼尽全力也看不到成果。


巴菲特提起过公司一位财务的事情。


他朝九晚五,拿着普通的月薪。七点多下班后,还要开三小时的专车,赚点钱来贴补家用。


到了周末,他在外面做小时工,从早九点一直忙到晚九点,直到深夜才疲惫地下班,第二天又要早起去公司上班。


工作强度这么大,一个月竟然连一天都不能休息。


巴菲特建议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来增加收入。因为一旦体力和精力都无法支撑,这种状态就难以为继了。


那位财务显得很无奈,说到底是看不到更深刻的问题,埋头苦干比提升自己来得容易。


稻盛和夫说过一句话,很扎心:


知道你为什么活得那么累吗?因为你一直低头赶路,忘记抬头看天,导致你看不到正确方向,只是盲目前进,却一直没有收获。


真正阻碍我们进步的,从来不是学识和能力,而是认知上的困顿;


真正让我们贫穷的,也从来不是经济的窘迫,而是思维上的懒惰。


陷入低水平勤奋的陷阱,不过是在耗费生命,逐渐丧失思考力、创造力和生存的主动权。




《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说到:


我们脑海里有很多低效的、错误的心智模式造成的扭曲认知,只有打破那些思维模式,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其被认知所束缚,不如利用认知突围。



前段时间,西安有位外卖小哥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凌晨两点,小哥还在外面送外卖。


他说,男人要为家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他要好好努力,好好挣钱,好好买房子。


很多网友纷纷为他点赞,但也有网友喷他认知太低,低级的体力劳动不可能发家致富,努力的前提应该是提高认知。


随后让网友汗颜的是,他的短视频账号粉丝高达60多万,已开通橱窗带货,光带货的收入就可能秒杀绝大部分白领。


学习直播、剪辑视频、吃透产品,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原来他一直在不断提升认知,投资自己,改变生存模式。


有时候,你卡在一件事情上劳无所获,那就该提升认知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向内提升


读经典书籍:扩展知识广度,当所有知识点进行融合链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你便具备了高度的认知能力。


看纪录片:相当于行万里路,与世界对话,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储备。


2) 向外兼容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里”,不要轻易排斥或质疑不同的声音,而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不同认知维度的观点。


敢于接触不同的圈层,看清时代发展的趋势,借鉴别人的经验,增加自己的信息量。


3) 实践复盘


认知属于理论,能力来源于实践,有过经历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一才能事半功倍。


观察事物的现象,反思过去的经历,提炼精髓,指导前行。


养成自省和总结的习惯,及时修正误区。



作家良大师说:


认知能力决定了做正确的事,这比正确地做事重要100倍。


正视自己的无知,消除固有偏见,才能发现事情真相。


向内提升,向外兼容,跳出认知局限,每个人的未来都会有无限可能。




《跃迁》中写到:


选择决定命运,认知决定选择。只有梯子搭对了墙,努力爬才有意义。


想起《穷爸爸富爸爸》中的一个故事。


村长委托两个年轻人给村庄供水。


第一个年轻人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


另一个年轻人做了周密的计划,找到投资,并雇用了专业施工人员,修建了一套供水管道系统。


顷刻间,第一个年轻人彻底失业了,第二个人却飞黄腾达了。


很多时候,规划路线比努力奔跑更重要。


突破思维边界,才能摸清自然规律,找到通往康庄大道的捷径。

认知觉醒+认知驱动 ¥5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小哥   认知   维度   省城   表哥   差距   层次   耳朵   事物   心态   思维   年轻人   努力   能力   网友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