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英国9月CPI同比上涨10.1%,欧盟提出新措施应对气价飙升,华尔街六大行股价集体走强

视频加载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施诗 上海报道

美股银行股表现亮眼

受亮眼的三季度财报提振,隔夜美股银行板块走强,其中华尔街六大行股价集体收涨。摩根大通涨2.56%,高盛涨2.46%,花旗涨1.38%,摩根士丹利涨3.02%,美国银行涨3.81%,富国银行涨1.68%。有关银行股的分析,我们来连线资深金融专家李徽徽。

三季报超预期提振美股银行板块

《全球财经连线》:Q3财报传递了哪些积极信号?

李徽徽:美股银行板块最近表现强劲,其主要原由还是超预期的Q3财报,其中透露出积极信号有四点。一是大幅增长的净息差。其实是由强劲的加息所驱动的:不断上升的联邦利率同时提升了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利息差。二是加息也扩大了储蓄规模,之前的低息环境所积累了大量的借贷余额,叠加增长的净息差,所以提升了整体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三是固定收益类收入提升。通胀预期和经济衰退促使客户尽量保持储蓄的流动性,通过银行资金部门将其转化为短期国债类产品,而随加息提升的国债收益率也提升了固定收益率收入。四是释放了之前的坏账拨备准备。由于去年强劲的美国就业增长和经济复苏,所以去年所计提的坏账拨备准备释放出来,充实了银行的利润部分。

财报透露潜在风险信号

《全球财经连线》:美股银行Q3财报又透露出哪些风险?

李徽徽:Q3财报也透露出来了一些风险信号。一是下滑的权益类交易收入——由于股票市场今年以来的巨幅下滑,所以股票权益类交易收入也大幅下滑。二是上市和并购类收入也出现了调整。今年由于整体二级市场的疲软,以及流动性收紧,企业上市IPO和兼并并购类收入也受到影响,整体投行业务收入也出现负面调整。最后是未来坏账拨备准备计提增加:由于对明年美国经济出现实质性衰退的预期,美股银行也对其贷款组合增加了坏账拨备准备计提。

看好银行板块未来走势

《全球财经连线》:如何看待银行板块接下来的走势?

李徽徽:对于银行板块未来6到12个月的走势我们会继续看好。前几年,在低利率的环境下,美股主要还是以科技成长股为驱动。但由于近几个月的加息和流动性缩紧,我们认为板块出现了切换,由之前的科技成长类切换到价值类。而价值类里面我们认为具有强劲现金流的板块,将会在明年年底之前有亮眼的表现。

但在银行板块中,我们更看好的是零售银行较强,贷款结构倾向于短中期,以个人贷款和非周期类企业贷款为主的美国本土银行。

英国9月CPI同比上涨10.1%

英国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英国9月CPI同比上涨10.1%,环比上涨0.5%。那么,目前英国通胀情况到底如何?我们来听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颖婷的解读。

前期供求失衡问题还未解决

《全球财经连线》:英国9月CPI反映了怎样的通胀形势?

李颖婷:9月,英国CPI同比上涨10.1%,高于预期的10%,这表明前期供求失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并且近期的政策变化也对英国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英国高通胀的根本原因看,2021年起英国居民在疫情初期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但全球供应链依然面临严重的疫情冲击,英国工业生产完全尚未恢复,供求失衡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胀。俄乌冲突爆发进一步加剧能源供应短缺,加大了英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在英国,除酒精饮料、通信、娱乐和教育行业通胀水平相对平稳之外,其他行业通胀压力都比较大。

从英国近期的政策变化看,9月23日英国政府发布名为“迷你预算”的减税计划,政府债务负担与总体通胀压力引发市场担忧,英镑及英镑计价资产遭到大规模抛售,导致英镑大幅贬值。由于英国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英镑贬值不利于通胀回落。

预计英国央行将加大加息力度

《全球财经连线》:英国央行推进开始出售债券的计划释放了怎样的信号?你如何展望未来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

李颖婷:英国在2021年年底就逐渐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但是为了缓解由“迷你预算”减税计划引发的市场恐慌情绪,英国央行紧急救市,在9月28日宣布暂停缩表并宣布“无限量”临时购买长期国债,以便于维护英国金融市场稳定。就在10月18日,英国央行明确了11月初恢复国债出售的计划,一来是因为“迷你预算”计划中多项减税计划都已经暂停或撤销,英国金融市场和英镑汇率也基本稳定。二来是由于购债与货币政策收紧的总基调相背离,而且英国央行为发债“兜底”会削弱央行的独立性,增加通胀失控与脱锚风险。所以当市场情绪稳定下来后,英国央行会尽快恢复债券出售计划。

未来,不出意外的话,英国央行会继续以控制通胀为主要目标,收紧货币政策,加大加息力度,加强市场预期引导。

欧盟委员会提议对天然气设置“动态”价格上限

当地时间10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一揽子应对能源危机的最新措施提议,其中包括对欧盟天然气设置“动态”价格上限、联合采购天然气等备受外界关注的措施。一揽子措施能否有效应对能源危机?我们来听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的观点。

天然气限价最终难在欧盟层面落实

《全球财经连线》:欧盟多国分歧不断,最终的方案是进行了怎样的折中和妥协?

崔洪建:(欧盟)在针对哪些天然气限价以及天然气限价的基准上分歧较大,分歧的内容也比较多,有很多细节无法达成一致。

后来出现了妥协,有一些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所谓“动态限价”,最早是一些中东欧国家,比如波兰,以及北欧国家实施的,实际上体现了欧盟内部在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空间,即形成“意愿联盟”。这些国家相互在天然气、能源方面联系较紧密,也相对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有能力也有意愿采取一些实质性的限价措施。

但这在欧盟内部又形成了新的分歧,有些国家想要落实,有些国家不愿落实,还有些国家采取了自己的办法,比如德国不参与天然气限价,但采取大量补贴的方式。应该说天然气限价最终很难在欧盟层面落实,只能由一部分国家自愿进行。

能否有效应对能源危机有待观察

《全球财经连线》:一揽子措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效应对能源危机?

崔洪建:(欧盟)在对俄罗斯天然气限价、加强对俄制裁方面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对有些国家来说,通过内部的互助和限价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本国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确保其能源价格的稳定。

此外,欧盟联合购气以及进一步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是长效的,着眼于今后一段时期,但是最终如何落实和执行,比如财政支出怎么实现,联合购气后怎么分配,这些细节目前还没有落实。

对于眼前的能源危机,欧盟释放出来的信号更多是想稳定市场、稳定人心,但具体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还要看各国的政策如何去执行。因为归根结底,欧盟在能源领域还没有实现一体化,欧盟框架只能提供一些互助或共同立场、共同方向,欧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各国的能源危机起到真正的作用?还不是很现实。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杜弘禹 和佳 赵越 李依农

制作:李群

拍摄:李依农

见习记者:郝佳琪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英国   欧盟   华尔街   措施   财经   全球   通胀   央行   英镑   股价   板块   天然气   集体   危机   能源   收入   银行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