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生命的馈赠


偶然看到一个视频,很受震撼。

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辛巴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是一个看过世界的孩子。

五岁,他就跟着爸爸妈妈环游世界,途径12个国家到了北极。

八岁,他特别想看青藏高原,爸爸就带他去爬了哈巴雪山。

他是真正走过江南塞北、见过大千世界的孩子。

我震撼于他父母的开明,同时羡慕他在最单纯的年纪用最澄澈的双眼看世界。不是那种被世俗侵染后再被自然洗礼,而是人的单纯融入自然的干净。

看见辛巴的历程,我的想象里好像只有累,出去游玩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走马观花的疲累感,什么都看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到。所以在我看到辛巴的故事时,我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是“好厉害,好羡慕”,紧接着就是“他那么小,他以后还会记得吗?”

我记得视频中辛巴在爬哈巴雪山的时候,喘不上气,累哭了,但他还是选择了往上走,没有犹豫;当他被浪打翻,他能对他爸爸说:爸爸,我觉得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之后还会坚持去做。

守得云开

当我看见他的选择、他的说话,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执着于记得,却无获得。因为我觉得记得虽不等于获得,但不记得就是一无所得。但观念、勇气、胆识、坚持等等这许许多多美好而又珍贵的东西真的不是记得就能拥有的。

我确定辛巴若是没有这样与众不同的经历,一定说不出这样令人深省的话。

然而我不是辛巴。十数年的学习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但这些道理很少能成为我自己的东西。将道理宣之于口,人人可做;将道理付诸行动,寥寥数人。可只有那些付诸了行动的人,那些道理才能转化为他们身上的观念、勇气、胆识、坚持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

其实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作为大多数中一员的我只能一点点去看。

道理还是那些道理,不是辛巴的我也只能在生活中慢慢将它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年少时,似乎一切都很容易,世界于我们就是炫目的舞台,又好像是一眼可以望见顶的高山,似乎是鼓足了劲儿一口气就能上去。

可经过生活的磋磨之后,才发现,越接近山脚,越不见山顶,那时就无比害怕自己走错了路,就好像航海的人失去了灯塔。有人可能就在此犹犹豫豫、反反复复,不知将往何方;有人就会闷着头直往上爬。

爬到半山腰,俯首,以为自己很高了,再往上看,峰顶若隐若现,自己不过才走了三分之一,却已经是气喘吁吁、精疲力竭了。众人至此,分道扬镳。有人看来路比去路轻松,自己又无余力再上,便就此下去;有人觉得此处的风景已是绝美,崇山峻岭、沟壑相连,何必再看顶上那光秃秃的一片,就此停住;有人看此处景美,更渴想看顶峰之景,于是埋头再往前。

生命在每一个阶段都有馈赠,但要不要,需要我们自己选择。

有人十岁时选择十岁的样子,二十岁时选择二十岁的样子,生命带他到哪里,他就长到哪里;有人十岁时却选择十五岁的样子,二十岁时却选择二十五岁的样子;还有人长到二十岁就选择在此停住,用二十岁的自己过完一生。

常常我觉得自己很幼稚,只顾自己的想法,不管别人怎么想;常常我也觉得自己成熟,承担该承担的义务,做自己的同时还学习着尽力去顾到别人。但是我发现自己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该有的样子,没有朝气蓬勃,没有积极向上,没有阳光的温暖和明亮的底色。

我希望我的样子可以与我的年纪一样。我不要自己二十岁却像三十岁一样忧虑,也不要自己三十岁却像二十岁一样幼稚,但我希望自己八十岁的时候还可以小孩子一样单纯。

其实,我也知道,这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意,不是被逼着长大,就是无法面对现实而不肯长大。哪种都好,只希望我能给自己留一块净土,一个地方、一个值得倾诉的人、一件事、亦或是心里的某一处,在这块净土上,我可以让自己幼稚一点、成熟一点,不为别人,只为心里能喜乐一些、自在一点。

我不是视频里的辛巴,但只要我面对这个方向、我在这条路上,至终,我也会成为辛巴,或早或晚,只要我接受生命的馈赠,跟着生命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生命   胆识   净土   害怕   道理   样子   爸爸   东西   孩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