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九、宣战)

1848年起,中英之间又出现了新的争端,关系再度恶化,英国驻华公使兼香港总督,率领英军包围广州城,打算在中国人面前耍耍威风,武力示威!

英国人准备强攻进广州城!英国鬼子杀来了,这可怎么办!清政府官员乱成一锅粥,不断有士兵报告,说老百姓全都进了城来,拿着刀枪准备和英国鬼子决一死战。


外交大臣急得冷汗直流,万一那个老百姓和英国人打起来,自己官帽可就不保了,最坏脑袋都得掉下来。外交大臣连忙命令控制住老百姓。

可有人也在劝外交大臣,先试探试探英国人的来头,是进了城就拉倒还是宣战。于是。派人去向英国人谈合。

英国人说我们按照南京条约的约定,别的城市可以进,怎么就广州城进不去呢?

清政府官员还是想能拖一阵是一阵:诶呀,我们也想,但是广州群众不答应啊,民众不好对付啊,您在等一段时间。

英国人已经不想在谈了,准备强攻。可就在这时英国人看到城内人山人海的民众,手里拿着棍棒,举着刀枪在里面喊叫着。

英军觉得强行入城难以获得实际利益,并可能跟民众酿成激烈冲突,当时又忙于欧洲战争,一时难以抽出大规模兵力来华组织新的战争,遂决定采取迁回策略,暂时搁置入城要求,去争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英军给清政府撂下狠话:“两国之间将来无论发生任何对中国不利的事件,其过失都在中国政府方面"。

一切后果将由清政府承担!

话一说完,英军澈兵了。


清朝官员徐广缙,擦了脑门的汗,心想老百姓把英国人吓住了,但是他回去后并没有感谢老百姓,反而在皇上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功劳,说自己唇枪舌战,不费一兵一卒吓退了英国兵!

不谙时事的徐广缙等人根本不清楚英方的战略构想,将其在入城问题上的暂时退却错误地视为自己的一次重大胜利。

咸丰皇上一听,又觉得自己厉害了,立马给徐广缙封官,徐广缙也明白英军还会回来的,借此调离工作岗位。

两广总督外交大臣由叶名琛负责,叶名琛一点工作能力都没有,面对这些拥有着洋枪火炮的侵略者们,叶名琛死守六不原则: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后人戏称为“六不总督”。

他不跟英国人打交道,英国人发的信件一个也不看,外交文件更是理都不理,


咸丰四年(1854)英国人要修改签订过的《南京条约》,英国人认为到咸丰四年中英《南京条约》已经签署12年,“理应进行修改,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中方在给予英方种特殊经济待遇。

可是这个事情我们的叶名琛叶大人直接无视,咸丰帝看到叶大人做事强硬,英国人都没话说,顿时觉得自己的天朝又有实力了。

可是清政府不知道英国人的计划,中英交恶,也注定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

时间很快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咸丰   英国   总督   广州   英国人   大臣   英军   慈禧   外交   老百姓   清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