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被绯闻击垮的一代精神领袖

在历史与现实中,打击对手最好用也最阴险的一个手段,就是制造并传播绯闻。

01

1067年,61岁的欧阳修,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绯闻。

御史蒋之奇上疏,揭发欧阳修与儿媳吴氏有染。

欧阳修身居高位,时任参知政事。面对意欲让自己身败名裂的举报,他一刻都不能忍,连续给宋神宗上了几道奏折,请求皇帝一定要彻查清楚。他的奏折,言辞悲愤,痛彻肺腑。

这起绯闻,不仅对欧阳修,对整个北宋的影响都很大。

欧阳修以宽大的容人之量,对公不对私,对事不对人,抱着为国家选拔一流人才的初衷,举荐过很多跟他本人不对路的人才。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他也因此赢得士大夫群体的认可。

苏轼说:“欧阳子,今之韩愈也。”这句话没有吹捧的成分,欧阳修在世时,确实被当成了“当代韩愈”和“一代宗师”。

苏辙在给恩师欧阳修的贺词中说,古人才位难并,建立一流事功者如陈平、裴度,“不文”,能写一流文章者如韩愈、贾谊,则“不遇”,只有欧公名位双全,“位在枢府,才为文师,兼古人之所未全,尽天力之所难致。文人之美,夫复何加”。

欧阳修凭借崇高的声望,抵达当时政坛、文章、道德各个领域的顶点,古今罕见。

但是,当一个人成为英雄,成为偶像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在酝酿着负面信息,大家都想看到英雄和偶像的倒掉。

02

欧阳修本人,在当时人看来,就有一些瑕疵。

他为人富于正义激情,说话特别直,很容易得罪人。1036年,在他30岁的时候,因为范仲淹上疏针砭时政被宰相吕夷简贬出朝廷,欧阳修挺身而出,斥责谏官高若讷在这种时候不仅不仗义执言,竟然还私下诋毁范仲淹,简直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结果,欧阳修自己也被贬到偏远的夷陵(今湖北宜昌)去了。

后来,欧阳修自己做了朝廷谏官,用现在的话说,叫“动真碰硬”,参倒了70多个官员,也树立了无数敌人。

敌人一多,每天就有一堆人拿着放大镜在他身上找虱子做文章。

偏偏欧阳修个性风流放逸,特别是年轻时,亲近歌妓、宴饮游乐、不拘小节、写写艳词,这些在宋代都是一时风气,算不上多大的黑料。但是,得看什么人做,人家柳永做这些事,大家都觉得太正常了,可你欧阳修是士大夫的精神偶像,当代韩愈啊,大家都希望你谨言慎行,做一个板着脸的正人君子啊,你怎么能够内心住着一个柳永呢?

当时有很多人在这一方面就看不惯欧阳修,说他修身的功夫没做好。而他曾经的风流,就成了对手从私生活上攻击他的一个入口。

在61岁被御史蒋之奇举报与儿媳乱伦之前,欧阳修就已经遭遇过一次乱伦传闻。

1045年,欧阳修39岁。那年,他参与的庆历新政宣告失败,范仲淹等人被贬,欧阳修上疏为范仲淹辩解,遭到忌恨。恰在此时,发生了“张甥案”,反对者攻击和搞臭欧阳修的机会来了。

欧阳修的妹妹嫁给一个叫张龟正的人。张龟正的前妻生有一女,张龟正死后,这个女儿才7岁,就跟着继母,即欧阳修的妹妹,投奔了欧阳修。这个外甥女(张甥)长大后,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后来跟堂侄家的仆人私通。奸情暴露后,案件在开封府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不排除受人指使,张甥突然说,自己未嫁时曾和欧阳修有私情。

欧阳修的反对者得到张甥的供词,就跟捡到宝一样。欧阳修遂被传讯到开封府,上堂接受审理。因为张甥的供词无法验证,审了数月,都没有结果。

对手们不愿作罢,举出欧阳修诗词中的句子,“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你们听听,这么暧昧的句子,不就是写给小外甥女的吗?这不就是证据吗?

最终,被派去负责监察此案的宦官王昭明,不认同朝廷中某些人如此给欧阳修罗织罪名。朝廷中人只好不提乱伦,重新弄了个罪名,把欧阳修贬到了滁州。

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期间写的。

这起乱伦传闻,虽然平息了,但对欧阳修造成的伤害已经不可逆。

谁知道22年后,他又被一起更耸人听闻的乱伦绯闻缠身了。

03

针对欧阳修与儿媳乱伦的指控,背景同样是源于政治斗争。

宋仁宗无子,死后以其兄濮王之子赵曙继承皇位,是为宋英宗。宋英宗即位一年后,1062年,发生了宋朝版的“大礼议”事件,历史上称之为“濮议”事件。

在濮议之争中,以韩琦、欧阳修为主的政府系统(中书派),和以司马光、范纯仁、吕公著为首的言官系统(台谏派),意见对立,争执日趋白热化。政府系统支持宋英宗称生父为皇考,言官系统坚决反对,认为只能称皇伯,这是人情与礼制之争。背后还夹杂着皇帝(宋英宗)和太后(曹太后)的权力之争。

话头最早是由宰相韩琦挑起来的,但文书、奏折等基本是由欧阳修操刀。

欧阳修于是成了言官们的靶子,弹劾他的奏折不断递到宋英宗面前。他们上疏要皇帝严惩整个事件的“首恶之人”欧阳修。至此,濮议之争演变为欧阳修以一己之力挑战天下士人,这意味着他已经成为天下士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公敌。

濮议之争表面上以欧阳修这一派的胜利而告终,但实际上,在士人权力巅峰的宋朝,欧阳修既然站到了士人群体的对立面,他的个人悲剧也就注定了。

事件刚一结束,欧阳修就前前后后上了11道奏折,请求自贬外放。宋英宗还没同意就突然辞世,宋神宗登基,这下,欧阳修更加难以安全退出了。

反对派的机会来了。

欧阳修的妻弟薛宗孺此前因为私事对欧阳修怀恨在心,此时开始造谣说欧阳修与儿媳吴氏有染。御史中丞彭思永听说此事后,觉得可以利用,就告诉了御史蒋之奇。

被绯闻攻击得精神崩溃的欧阳修,一连给宋神宗上了好几道奏折,请求皇帝彻查。宋神宗最终批示要查,蒋之奇随后供出彭思永,彭思永却死活不供出他从谁那里听来的传闻,只是说“帷薄之私,非外人所知,但其(欧阳修)首建濮议,违典礼以犯众怒,不宜更在政府”。原来只是想利用传闻,驱逐和击垮在濮议之争中激起众怒的欧阳修而已。

这起乱伦传闻虽然以彭思永丢了官,蒋之奇被贬谪,宋神宗“敕榜朝堂”,替欧阳修辨明了诬枉而落幕,但61岁的欧阳修,在20余年间两次被诬以乱伦案,此时已经身心俱疲,苦不堪言。

在莫须有的传闻攻击下,欧阳修实际上彻底败了下来。

在乱伦传闻暂时平息后,欧阳修连章累牍地乞求退休,终于在1071年65岁之时获准退休。

宋朝的制度,官员是70岁退休。欧阳修身在高位,却毫不恋栈,一再乞求提前退休,门生问他,这是为什么呢?欧阳修说:“唯有早退以全晚节。”

一年后,1072年,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病逝,享年66岁。

这名被诽谤击垮的大宋文宗,再也不喜欢热闹,只喜欢群芳过后、人散春空的独处。也许,他至死都没能从恶毒的人身攻击中走出来。


摘自 | 《领导文萃》2022年8月上

稿件来源 | 《文治帝国:大宋三百年的世运与人物》

本文作者 | 艾公子

责任编辑 | 井宁

微信编辑 | 笺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神宗   绯闻   滁州   谏官   奏折   士人   御史   儿媳   宋朝   朝廷   精神领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