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上海“求子公寓”的女人们:51岁苦苦尝试6年,孩子成执念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孩子是婚姻的纽带,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一个女人一生应该生一次孩子,体会当母亲的快乐。

而一个男人,应该有一个孩子来为他们传宗接代,延续家庭的香火。

以上这些话,大家是否听着十分耳熟?

身在当下,这些言语你会经常在家中长辈的口中听到,在情感文章里看到,甚至会在七大姑八大姨的闲聊里,频频耳闻。

不可否认的是,孩子的确是社会的未来,是爱情的结晶,也是家庭未来的希望。

怀孕生子,应该是一件情之所致,水到渠成的美好事情。

可在当下还是有些家庭,他们把生命的意义都寄托在妻子身上,寄托在那一枚胚胎里,对生孩子的执念甚至超乎你的想象。

也因为这些家庭的执念,从而诞生了一个看似离谱,却又合乎情理的产业:上海求子公寓,一个连接着天堂与地狱的地方。

求子路漫漫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行改变。

作为一个人口14亿的大国,其实不愿意生孩子的家庭,还是占据绝对的少数,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有意愿生孩子的,甚至有一部分家庭为了生孩子而竭尽全力。

图源网络

这天,一对年轻的夫妇,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上海。

随后,他们敲响一座公寓的铁门,出来迎接他们的中年妇女,是这座公寓的主人,也是房东,陈姐。

这对年轻的夫妻,一边熟络地和陈姐打着招呼,一边便拎着行李匆匆赶往,早就预约好的房间里。

在这种公寓里,像这对夫妇一样的租客有好几十位,而这栋隐藏在上海一个角落里的公寓楼,远不是它的外表看上去那样平凡。

在众多前往上海集爱医院求子的家庭口中,它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求子公寓”。

这个公寓与其他的公寓而言,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一般离做试管婴儿的医院非常近。

像陈姐的这栋求子公寓,就是在上海集爱医院的对面,只要过条马路就能到。

所以住在这个公寓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来上海集爱医院,做试管婴儿手术的夫妻。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奇妙的蛋生》

今年49岁的陈姐,本人也曾经是一位试管妈妈,所以她很了解这些夫妻的需求,因此她的公寓也总是一房难求。

类似于这样的求子公寓,遍布在上海的很多角落,来这栋公寓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怀孕生子。

你无法想象,许多夫妻会为了怀上一个孩子,需要承担多大的苦难。

就像刚刚来到的那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已经是第3次来到陈姐的公寓居住了,前两次的试管婴儿都没有成功,而为此他们已经花费了30多万元。

年轻的妻子,为了省2000元的麻醉费,清醒地看着医生将取卵泡的长针,插进自己的身体里,她痛到浑身大汗,说话的声音都在发抖。

可他们也没办法了,这次来上海已经是花光了夫妻俩最后的积蓄,说白了不成功便变成仁。

在集爱医院等待取卵的夫妻

从手术室里出来的妻子,也得到了丈夫的几句关心,不过他们夫妻二人更关注的,都是这一次的取卵,是否能够成功。

这位年轻的妻子表示,两人已经结婚多年,一直没能有一个孩子。

这对于很喜欢孩子的丈夫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尤其是公公婆婆那边非常着急,想要抱孙子。

村子里的左右邻居,也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这无疑给自己的丈夫,又增添了很多精神负担。

夫妻间的感情,也随着一次又一次试管婴儿的失败,而逐渐陷入冰点,现在两个人都已经很少,互相沟通内心的想法和感情了。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奇妙的蛋生》

只有在提到生孩子的时候,丈夫的脸上才会显出笑容,他会憧憬地和妻子描绘着:

如果能生孩子,就要生两个,最好是一男一女,能凑成龙凤胎。

这对年轻的夫妻,在医生办公室外,紧张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当听到医生表示,这次取出了25个卵细胞,有9个培育成功时,他们的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然而,这也仅仅只是他们开始做试管婴儿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繁杂的步骤,任何一步的失败,都会导致试管婴儿的失败。

那也就意味着之前的痛苦,妻子还要再承受一次。

这对年轻的夫妻,是众多来到陈姐这栋公寓的夫妻缩影。

公寓的主人陈姐表示,这一间公寓自己开了十几年了,几乎没有冷落过。

不管什么时间段,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子夫妻,络绎不绝地住进这里,而她也曾经是这种公寓里,众多求子母亲中的一个。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奇妙的蛋生》

陈姐表示,来到这儿求子的,不外乎两种类型。

一种是年轻,但是身体出了些问题,没有办法自然生育的。

另一种类型就是,因为家庭横生变故,已经过了最佳生产年龄,无法自然受孕的大龄女性。

陈姐自己就是这种类型的,原本她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可在38岁那年,陈姐的儿子却因为意外溺水身亡。

无法接受的陈姐,在消沉了3年后,在41岁的高龄决定用试管婴儿的技术,再生一个孩子出来。

就像文章中之前所说,试管婴儿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医疗行为,胚胎发育成功之前有着太多不可控的因素。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奇妙的蛋生》

事实上,做试管婴儿,很少能有一次性成功的。

陆姐陆陆续续尝试了5年,被取过10次卵,终于在46岁那年成功怀孕,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的儿子。

在陈姐心里,这对双胞胎就是生命的延续,对她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和陈姐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之前因为救小女孩,溺水牺牲的消防员刘磊的母亲。

他的母亲也是为了弥补丧子之痛,冒着高龄生产的风险做试管婴儿,在经历了4次失败后,在43岁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胚胎在出生之前,就已经被赋予了很特殊的意义,承载着不同特殊的感情。

然而,当你选择做试管婴儿的时候,就意味着在迎接新生儿的喜悦之前,妻子必须要承受着试管婴儿一次一次失败后,所带去的痛苦和眼泪。

其实,这些柔弱而坚强的女性们,无疑不是以赌上自己的人生,去兑换一个可能。

孩子成为执念

在一些人看来孩子的出生,一直是一个家庭里,甚至是一个家族里,十分重要的大事。

但也因此产生了一个较为偏激的观念,那就是生一个孩子,是一个好妻子必须要履行的职责。

不管这个过程有多么辛苦、危险,很多人都会觉得,这都是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应该做的。

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决定着家庭是否能够存续。

在医院里,有时可以看见这样的例子,丈夫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办法让妻子怀孕,可公公婆婆一直在催着要孩子。

最后经过商量,决定申请一枚陌生人的精子,来让妻子怀孕。

虽然这样商量,可丈夫却一直在纠结,这个孩子的血脉问题。而一旁的妻子一言不发,似乎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发言权。

作为求子公寓的房东,陈姐经常亲眼见证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眼前上演,这对她来说早已见怪不怪。

有因为孩子分崩离析的家庭,也有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因为孩子重新走到一起。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奇妙的蛋生》

例如一对来自四川的夫妻,可能因为年纪正在逐渐靠近大龄产妇,他们对于做试管婴儿的愿望,比其他的年轻夫妻来得更迫切一些。

可是3年过去了,他们每一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最近一次来到公寓的时候,陈姐也已经明显可以感觉到,这对夫妻间的感情,正在逐步走向破裂。

这位妻子表示,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丈夫,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翼翼地观察丈夫的反应,生怕惹他生气。

但事实上,丈夫给她的唯一回应,只有默然。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奇妙的蛋生》

根据陈姐事后的了解,这位妻子这一次的试管婴儿还是没能成功,这让他们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

身心俱疲的妻子,最终还是含泪选择向丈夫提出离婚,但这位丈夫没有同意。

试管婴儿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收费单

无独有偶,在陈姐的公寓里,有一位35岁的年轻妻子。虽然她身体健康,但不知道为什么过去数次尝试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环节都出现了问题。

和上面那对夫妻不一样,这位妻子和丈夫的感情很好,正是因为感情好,所以妻子迫切地想要给丈夫生一个孩子,帮他传宗接代。

丈夫没有给妻子施加压力,可这位妻子已经将自己,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医生经常看出,她精神状态很不好,一直找机会安慰她,甚至希望她可以去精神科看一下。

可这位妻子坚决表示,自己的精神没有问题,她只是太想要一个孩子了,她近乎疯狂地向医生表示,必须有一个孩子,她的人生才能够完整。

由于频繁地做取卵手术,女孩的身体受到了影响,丈夫忍无可忍的用离婚来威胁妻子,立刻停止这种危险的行为。

可女孩依旧不为所动,直到后来成功怀孕,她和丈夫的感情才重归于好。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奇妙的蛋生》

51岁的况大姐,在6年的时间里已经尝试过5、6次了,但最终手术还是没能成功,现在她已经没有了胚胎,又来促排。在采访结束前,她还是表示:

“只要我有卵子,我就不会放弃。”

从这些真人真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那种渴望和爱,但显然这份爱,已经跨过了临界线,变成了一种执念。

陈姐表示,做试管婴儿需要一笔很昂贵的费用,但很奇怪的是,大部分来到她的求子公寓准备进行试管婴儿的,都是来自非一线城市。

他们耗费自己全部的存款,甚至贷款赌上现在的生活,只希望拥有自己的孩子。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没有孩子的家庭,将会承担着多大的压力。

通常情况下,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多来自农村的夫妻,不会去尝试那么多次数,在陈姐看来,他们在自己公寓里,就如同昙花一现。

而她能做的,只有在生活上尽可能的照顾好大家,一遍又一遍遍,耐心的劝慰着那些夫妻:

“坚持下去,肯定会有的。”

夫妻会先去医院做检查,一旦查出是妻子的问题,那么她就要开始承受来自所有长辈的压力。

一开始他们会尝试各种治疗方法,中药、西药全部都会尝试一遍,各种土方子也不会放过。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会集资选择做试管婴儿,但这种机会通常也只有一到两次。

如果不成功,或许还会试一试代孕,但绝大多数不会接受领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古时原本的意思,是希望人们不要私奔,可现在这句话更多的,却被放在了那些没有孩子的夫妻身上。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奇妙的蛋生》

一个孩子,究竟有多重要?不生孩子,人生难道就不完整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太过沉重,我们无法做出统一的回答。

现如今,出现了很多丁克家庭,但他们中大多数都要因为此事,和父母长辈闹到近乎决裂。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孩子只关乎他们个人,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感情也好,要一个孩子也不是不可以。

对于一些老一辈的人来说,孩子依旧是“必需品”,跟结婚必须要办的那场喜宴一样。

孩子不只是未来、是期待,更是婚姻人生的一个重要意义,但这个意义大多不是由年轻一辈自己来定义的。

结语

陈姐的公寓依旧红火,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会冷落。

有人可能觉得不好,认为这种公寓的出现,是在压榨女性生育自由权。

但在这里,我们只希望每一位来到陈姐公寓的女性,对于是否生孩子的决定,都是出于自己的本心。

如果有人压迫,我们可以选择反抗,但也需要给其他人选择的权利。

我们衷心的希望,每一位妻子都可以自由的选择,是否成为一名妈妈,也希望社会,能更多的包容这种多元化的选择。

不管是生孩子还是决定不生,女性都可以得到一样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公寓   孩子   试管婴儿   纪录片   妻子   丈夫   夫妻   感情   年轻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