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

人生海海,你,有没有试想过,自己会在某年某月因为什么原因死亡,而且,人死后真的会有黑白无常将我们的魂魄拘押到阴曹地府、渡忘川河、喝孟婆汤、过奈何桥吗?死亡,一个在国人看来多少有些沉重忌讳的字眼,从小到大,我们学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体美劳,却从未有任何一门课教导我们什么是死亡,人生在世,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死亡。

那晚,我带儿子路过青口河河堤,远远望去有一团火焰在起舞,我估摸着,是有人在祭奠远方的亲人。儿子调皮的嚷嚷着想去看看谁在玩火,我说我们绕过去吧,并试着跟儿子解释道:“他们的亲人去世了,他们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无法亲自回去祭奠亲人,只能在异乡遥远的寄上自己的思念。”儿子一脸懵的问我什么叫去世,我琢磨着该怎么向一个五岁的孩子解释这个残忍的词语。“去世,就像我们读的绘本《醒醒吧,我的栗子树》里描绘的那样,栗子树从萌芽到成熟开花结果到衰老死亡,直至最后一片叶子落下被锯掉,留下了一地的栗子宝宝,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儿子连忙说,“妈妈,我不想死,我也不想你死。”接着一连几天晚上,儿子睡觉前都恐惧担心的梦呓,“妈妈我不想死,妈妈我也不想你死。”我只能坐起来拍拍他,安慰道:“不会的,睡吧儿子,睡吧,安心的睡吧,妈妈在你身边。”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们都会有那么一天,或早或晚罢了。

【死亡初印象】

一直以来,我对死亡都没有太深刻的认知,直到我的外婆病逝,直到我大学归来后妈妈当着我的面悲痛哭泣道:“我没有妈妈了。”这,便是死亡给我的初印象,残酷、悲恸、无法对抗。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母亲如此脆弱、如此需要保护的一面,那一刻,我多想在一瞬间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母亲的依靠,为她遮风挡雨,因为我的母亲,也在渐渐衰老。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人的死亡分三种。第一种死亡是你的呼吸停止,心脏不再跳动,这是肉体上的死亡。第二种死亡是你的葬礼上,所有人都来祭奠,这是社会上的死亡。第三种死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去世,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再认识你,了解你,这是精神上的死亡。后来的日子,我常常遗憾懊恼没有见到外婆最后一面,却仍清楚的记得她小脑萎缩时还能认出我并小心翼翼拿出包裹好的巧克力或者糖果的温暖情境,外婆,我想你了,想必你已化作点点星辰,在天上护佑着你的儿孙。

【死亡擦边球】

2019年4月30日,爱人开车载着我正常行驶在怀仁路上,谁能料想到下一秒我就和死神打了个照面。随着“砰”的一声,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丝丝的头疼,身体巨大的疼痛让我动弹不得,耳边有类似水滴的吧嗒声,我听到有人在喊“车漏油了”,另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吼,“快打120啊!”我,出车祸了。这起意外交通事故悄无声息、猝不及防的出现,使我原本顺遂平静的生活掀起了惊涛骇浪。我全身多处被撞击造成脑震荡,右锁骨骨折,颜面部软组织挫裂7cm,缝针20余下。与死神擦边的那一刻,很惭愧,我心里唯一惦念的是我的孩子,他还不满2周岁。半年后,我去医院取出了钢钉,右肩部可以正常活动了,可身上的疤痕,额头的瘢痕,心里的伤痕,需要身体和心理慢慢消化。就像一张纸皱了无法被抚平,一面镜子打碎了无法恢复如初。在这期间,“生死之外,皆为擦伤”这八个字救赎了我,我学着接纳无常的变化,放下抚平疤痕的执念,我只是“擦伤”,我庆幸我还活着,我还能呼吸这世间的空气,还能双脚站立在这大地上,还能拥抱那初升的太阳,还能远眺那山河湖海。这次靠近死亡的经历让我比从前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死亡,是生命由盛及衰的自然规律,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衬托出生命的绚烂多姿。亲爱的,也许你此刻迷惘消沉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也许你此刻深陷苦难无法自拔,愿此文能给予你希望,陪你走过黯淡时光,愿我们都能活在当下,不负韶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钢钉   怀仁   初印   疤痕   外婆   亲人   儿子   母亲   妈妈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