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吉飞、 海克斯科技、三花淡奶”贩卖“焦虑”还是揭露真相?

近期“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以及“我一勺三花淡奶”的相关词条成为各个社交平台上的热词和热梗,很多的受众也着实被这些自媒体人彻底的洗脑,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从这些自媒体上受众留言上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受众所表示的大多是愤怒、焦虑、恐惧,那么“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三花淡奶”这些网络热梗是什么意思,又从何而来呢?这些热梗为何会引发受众的“食品焦虑”呢?而这些热梗的创造者究竟是在贩卖焦虑还是揭露行业真相呢?

“海克斯科技”这个梗出自于英雄联盟,一种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顶尖技术,现在多指某个食物中使用了科技;“科技与狠活”这个梗则是出自辛吉飞的短视频,一句“科技与狠活”把海天酱油的双标送上热搜;“三花淡奶”这个梗则是出自于与辛吉飞有着相同出发点的刘怂,他的一勺三花淡奶,让老师傅熬了一个晚上的高汤,瞬间变得不那么值钱…….。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自媒体人所有的视频核心内容几乎如出一辙,都是运用食品添加剂还原市面上的各种食品;这些短视频的表现形式也几乎有所类似,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言在讲述食品添加剂的“神奇”,短视频的创作初衷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打着“科技与狠活”“海克斯科技”和“三花淡奶”的旗号科普的流量视频也许是揭露了一些现象——假冒伪劣、虚假宣传食品的制作过程,但是绝对不是揭露真相,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视频在获得了大量热度的同时,引发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质疑与焦虑,市面上的食品是否有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等等…….。

谣言止于智者,谎言与真相只有一步之遥,放大特殊现象去谈论问题的本质就是无知和瞎胡闹,食品添加剂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科学的无知,可怕的是为了流量和粉丝在那里打着“忧国忧民”的科普旗号哗众取宠的自媒体创作者,而这一切需要受众去理性思考,科学对待。

一、为什么会有很多的受众会被带节奏而“食品焦虑”?

首先,凡事就如硬币的两面,近年来,因为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剂的滥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比如三聚氰胺、福尔马林、苏丹红等,带来的性质和影响极其恶劣,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的认知态度,很多的时候一提到食品添加剂,都是谈虎色变,视食品添加剂为洪水猛兽,所以当舆论或者所谓在网上爆发的时候才会使很多的受众产生过多的焦虑,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臭名昭著三聚氰胺、福尔马林、苏丹红这些东西不是食品添加剂。

第二,事关己则乱。受众则是害怕一些不良商家会在食品中添加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从而对自己的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致使受众紧绷的神经不断被挑动。

第三,实事求是地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从生活资料的短缺时代走向剩余时代,对健康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吃的健康、绿色和安全成为消费的一种主流,这些年,“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纯天然”等食品宣传概念和卖点兴起,在抓住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和心理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变得更为敏感。

第四,由于整个社会对于食品添加剂科学普及宣传工作落后,消费者和受众对于食品添加剂很多受众还是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不能科学全面的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偏见之下,人们只看到了过量、乱用和滥用带来的后果,而忽略了食品添加剂对于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只看到了所谓食品添加剂“有问题和危害”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有利和好的方面,导致消费者被带节奏。

二、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并非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以我们常吃的豆腐为例,豆腐是西汉时期发明的,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而制作豆腐需要盐卤作凝固剂,盐卤的主要成分氯化镁,就属于食品添加剂。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现代食品工业是绝对无法离开食品添加剂的,否则整个食品、药品的工业体系立马会处于崩溃边缘。在现代化今天,也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存在,人类可以大批量生产并且长期保存的食物,人类的生存才能不再完全依赖农业生产周期,地球才能在今天养活70多亿人口,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维持不了人类的现代生活。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需要回归事实、回归理性、回归科学。

第一、了解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也就是说,食品添加剂有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加剂。

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如,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 生物色素:番茄红素、姜黄。 生物香料:生物香兰素。 功能性甜味剂:三氯蔗糖、山梨糖醇。 维生素添加剂:D-泛酸 生物增稠剂:明胶、果胶等等。

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其工艺性能好,用量少,但毒性往往大于天然添加剂,特别是混有有害杂质或用量过大时易造成危害。像山梨酸及其盐和山梨酸的衍生物,比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苯甲酸,等等都是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第二、了解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量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第三、了解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目的。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份;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储藏。

第四、知道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标准。我国实行食品添加剂的允许名单制度,只有列入名单的才是食品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方面,一般是通过科学严谨的评估程序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在评估过程中要进行风险评估,如动物实验环节。在动物身上找到没有危害作用的最大剂量。通常采用100倍的安全系数,也就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安全结果除以100倍,得到人群每天可以吃多少的剂量,这个剂量是消费者终其一生每天都食用,只要不超过这个数量,就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安全危害。

第五、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 违法添加物,之所以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食品添加剂本身无罪,有罪的是违法使用添加剂的人,对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应该理性思考,从自身出发,提高认识,正确地看待食品添加剂,科学了解食品添加剂,对待食品添加剂,不必矫枉过正,但也不可松懈警惕,拒绝被带节奏、被贩卖“食品焦虑”。

最后,对于“辛吉飞科技与狠活”“ 海克斯科技”“三花淡奶”之类的自媒体到底是在贩卖“焦虑”?还是揭露真相?还是打着科普的名义在骗取流量,结论不言而喻。

透过事件,我们想说:对于何一个真正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企业而言,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用实际行动去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进步,让中国的食品越来越健康安全,这是广大消费者希望看到的,也是企业走向辉煌的唯一选择;

对于任何一个受众和消费者,在资讯爆炸的今天,要学会的是相信科学、理性思考,不被带节奏、不人云亦云,让这些自媒体没有生长的土壤;

对于食品生产和市场监管主体的相关部门,加强落实对食品监管中违法行为的零容忍,让3.15天天都在,在食品安全上做好科普宣传,溯本清源让科学贯穿生活的始终,让食品安全不在成为一种忧虑,这才是消费者所期盼的;

而作为相关的平台,加强行业的监管和自律,让打着科普和良心的名誉,贩卖伪科学、似是而非、哗众取宠的自媒体没有生存空间才是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山梨   焦虑   受众   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真相   消费者   科学   食品   媒体   科技   辛吉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