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上热搜的现实版“爽文女主”,让我看到了当下社会悲哀的一幕

01

奥运冠军杨倩,最近被人围攻了。

去年的她,还被称为现实版“爽文女主”:人美性格好,清华高材生,两块奥运金牌......

今年的她,却因为晒出自己精心打扮之后的日常照片,被几个大V严肃批评:

痴迷于打扮,精心于生活,忙着变现,怪不得状态会退坡。

而杨倩究竟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值得被架上道德高地,群起而攻之呢?

她不过是和普通女大学生一样,在假日化了个美美的妆,和朋友一起去迪士尼游玩、拍照罢了。

也许在键盘侠看来,奥运冠军,就应该天天泡在运动场里练习,不配打扮、不该娱乐、不能接商业代言。

但当年让她火出圈的,不就是她比赛时还戴着可爱的小黄鸭发夹、胡萝卜发圈,和她手上的珍珠美甲吗?

之前夸人家“少女心十足”,现在又骂人家“痴迷于打扮、精心于生活”,还有比这更双标的吗。

造神的是这批人,急着翻脸、忙着批判的又是同一批人。

他们的思维里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觉得搞竞赛、做学术、做科研的人,必须苦大仇深,必须灰头土脸、丝毫不拾辍自己的外表才算正常,才算有诚意。

但要知道,这个时代,多少女生早就活得又忙又美,既懂得打扮,又不荒废自己的技能。

比如江苏徐州,某重点高中的光荣榜上,六门学科的第一,都是同一个女生。

学习好就算了,人家的颜值、甚至名字都是妥妥的“爽文”小说女主。

比如河南开封,某高校的一位毛概老师因颜值高、气质好、穿搭出众而深受学生喜爱。

人家根本没有因为颜值和打扮就耽误了教学,同学都反映她讲课生动接地气,想一直听她上课。

看了她们的高水平技能,以及高强度的工作量,你还会质疑她们成天“痴迷于打扮、精心于生活”,而不好好学习吗?

02

人们喜欢造神,更喜欢毁神,就是没法喜欢一个完整的人。

昨天把你捧得多高,今天就有可能让你摔得多重。

向来如此,最近更是演变到了魔怔的地步。

比如,作为科普博主、《博物》杂志副主编的无穷小亮,这段时间也被网暴了。

而被网暴的原因,是有人发现了,他竟然点赞了一位美女博主的微博。

而且,点开那位美女博主的主页一看,居然有很多晒身材、秀蜜桃臀的照片。

粉丝大呼“塌房”,觉得他身为一位科普网红,怎么能做如此猥琐的事?

更多人觉得根本不意外,早就看他不顺眼了,特别不理解那些捧他的,“长得丑想得美”。

一时间,攻击他相貌、人品的言论,层出不穷。

网友们纷纷取关、拉黑无穷小亮,觉得他十恶不赦,自己看走眼了才会关注他。

无奈之下,无穷小亮出来发了篇长文回应:自己点赞美女,只是因为手滑。

但美女博主,确实是他关注的。微博关注了近300人,其中有2位是美女博主。

首页全是虫子植物,关注两个健身美女养眼,真的有那么过分吗?

还有女篮运动员李梦,因高烧39.4度,只能缺席世界杯最后两场比赛。

在她庆祝中国女篮获得世界杯亚军的微博里,评论区里却充斥着大量不和谐的声音:

“这个银牌和你关系不大吧?还站C位。”

“我真的对你太失望了,这跟当逃兵有什么区别?”

“发烧打一针就不能上场吗?”

要知道,本届世界杯,李梦作为主力,一直都是一个可靠的得分点。

但密集的赛程和高强度的输出,让她免疫力下降,发高烧,球队才决定不让她上场。

生病难道是她自己能控制的吗?

挑刺的人,只看到她最后因病不能上场,却忘记她为整个球队贡献了多少。

记得李健曾在采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神化一个人既是危险的,也是虚伪的。

人都是有很多弱点,就像伟大作家也经常有极为不伟大的一面。

我是特别不愿意将一个人神圣化,因为他是人,就应该区分。

人们喜欢造神,又喜欢毁神,把一个人捧得特高,马上又去毁他,去挑他的毛病。

其实都是没必要的。”

深以为然。

03

作家王蒙,写过这样一篇短文,名叫《雄辩症》。

有这样一位患有雄辩症的病人,去门诊找医生。

医生说:“请坐。”

病人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

医生无可奈何,倒了一杯水,说:“请喝水吧。”

病人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

你如果在水里掺上氯化钾,这水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病人说:“谁说你放了毒药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

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还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口气,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病人说:“纯粹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

例如北极,今天天气就很坏,刮着大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忍不住反驳说:“我们这里并不是北极嘛。”

病人说:“但你不应该否认北极的存在。你否认北极的存在,就是歪曲事实真相,就是别有用心。”

......

代入一下医生的视角,我觉得自己血压都快飙升了。

在我看来,这位“雄辩症”患者,像极了这个时代,陷入了非黑即白的二元化思维的那类人。

喜欢“造神”与“毁神”的根源,就在于无法用复杂、客观、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思维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反复横跳。

04

社会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托利得定理”,指的是: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的行事能力。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拥有着广袤的灰色地带。

正如经济学家寒冰所说:

“被抹黑的未必真的就黑,被浓妆艳抹的未必就白,我们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智慧、理性乃至悲悯之心。”

一个人开始成熟的标志,往往就是完成从二元对立思维,到多元心智的转变。

愿我们,都能打破简单贴标签的习惯,成为一个可以坦然面对复杂世界的人。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为你解读热点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无穷小   北极   雄辩   世界杯   毒药   悲哀   精心   思维   现实   医生   喜欢   社会   美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