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奢侈品鉴定师兴起,如何摆脱“真假难辨”困境?

鉴定师鉴定奢侈品的真假,谁来鉴定鉴定师的真假呢?

从代购手里以折扣价买的奢侈品是真的吗?几万元的包包不想要了怎么办?当市场足够大,需求足够多,总能孕育出很多新兴岗位,比如奢侈品鉴定师。据媒体报道,近几年,随着奢侈品消费需求的扩大和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奢侈品鉴定渐渐成了人们的特定需求。说到底,如何确认自己花了大价钱买到的东西是正品,成了少部分人的“刚需”。

这些年人们也能明显感受到,奢侈品的购买渠道渐渐多了起来,除了线下门店,还有海外代购、熟人代买,还有市场上众多的第三方卖家。另一方面,奢侈品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消费品,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巨大的利益。票据可以是假的,照片可以是P的,甚至造假造到了临时搭建一个假“专柜”,而调包、“杀熟”是常见的把戏,当二手奢侈品店越来越多以后,为数不少的假货赝品开始横行。

从这个角度说,奢侈品鉴定师的出现,鉴定的不仅是奢侈品,还“鉴定”出了不少其他信息。奢侈品作为欲望的符号,搅动了市场和一些人的情感。如报道里提到,一位女士从朋友那里买了4个爱马仕包包,经鉴定全是假的,最后只能上法院见真章;有些消费者则是故意买假送给女友,甚至还事先假造鉴定报告……对于这些人而言,奢侈品只是一种徒有其表的虚荣与炫耀。

当然,鉴定师有时也能帮顾客鉴定出感情的份量,比如有男士送女友一个奢侈品包,怕女朋友嫌贵退货,故意说是仿品;有企业主为了筹钱给员工发工资,卖掉自己的奢侈品……此时,奢侈品贵的是价格,重的却是情感,鉴定师鉴定的是物品背后的真情实意。

鱼龙混杂的不仅是奢侈品市场,鉴定师行业本身也是良莠不齐。从业者渐渐多了起来,在社交媒体上,也常常能看到一些从业者拍摄的短视频,这本身就是行业竞争的一种体现——拓客方式日渐“内卷”。只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鉴定师鉴定奢侈品的真假,谁来鉴定鉴定师的真假呢?

这个疑问如同俄罗斯套娃,却又恰中靶心。“放管服”改革后,大量的职业资格证书都交还给了市场,“鉴定师资格证”也同样如此。正是人们不断产生真假难辨的疑惑,才造就了这个细分的职业,而这个细分的职业本身也暴露了这个行业真假难辨的漏洞。如何摆脱“真假难辨”困境,奢侈品鉴定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马青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真假难辨   奢侈品   鉴定   红星   二手   业者   真假   包包   困境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