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普京递来的能源橄榄枝,土耳其又抖起来了,令美欧很头疼

欧洲近日又出现一个重大形势变化:在能源领域,普京对德国示好被拒后,很快转向土耳其接洽,当即获得了土耳其方面的积极回应。

10月12日,在“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普京亲口表示“已经准备好向欧洲供应天然气”,即起用幸存的北溪B管,它的年输送量可以达到约275亿立方米。这一来,用普京的话说,“球到了欧盟那边”。

当天德国就回应了,态度却是拒绝,大有一幅“冻死事小、失节事大”地架势。

一看德国不“上道儿”,普京当即丢开北溪B管,启动了他的B方案:与土耳其对接。

既然你们德国人自己拒绝了这个“救生圈”,俄罗斯就占据了利益和道义的“双高地”,可以名正言顺地让“北溪”转向“南溪”,也就是所谓“土耳其溪”,开建过境土耳其的新天然气管道。

在俄罗斯的这部新剧本里,土耳其要扮演的角色,说好听了,是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中转站”,说直白了,就是欧洲的“天然气二道贩子和卡口儿”。

只不过,这个角色本来应该是让德国出演的,德国不识趣,换成了土耳其。

被德国拒绝的同一天,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当即就在“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表示:土耳其可以成为向欧洲供应能源的枢纽,建设“土耳其溪”管道新支线“将是选项之一”。他还透露,普京总统也对开建这一新管道“持积极态度”。而土耳其能源部长法提赫当时的回应是,“现在讨论该提议为时尚早,要回去研究一下”。

俄罗斯随即又加了一把火。初次接洽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3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出席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的“亚信峰会”,并与普京举行了单独会晤。

普京称赞土耳其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最可靠合作伙伴”,并提出了合作建议。普京说,“可以考虑在土耳其建立一个天然气枢纽,销售给其他国家或第三国,当然,首先是欧洲国家。”

普京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既给土耳其“中间商”这个大好处,又向欧洲表达善意。既占据了道义和道理,又给了土耳其和欧洲切切实实的好处,让他们有底气和意愿、与美国拉开距离。

埃尔多安没有立刻做出回应,似乎还在考虑普京这一个“突如其来”的方案。然而,埃尔多安在从哈萨克斯坦回国的专机上,就对随行记者明确表示:面对俄方的建议,“在当前的情况下,不要再等待”。

那么,什么是埃尔多安心目中的“当前的情况下”?当然是:俄罗斯主动示好,德国无脑地拒绝,美国对土耳其“无情无义”。土耳其该出手了!

果然,到了10月14日,土耳其外交部官员就表示,“下周就要与俄罗斯方面启动谈判,谈判地点将于近日确定。”

土耳其的接盘速度之快,看似令人意外;但拆穿了西洋镜,就会发现,埃尔多安真是“演技炸裂”:对于接盘俄罗斯的天然气,他可谓“三月的菜苔——早就有心”,绝非一时的果断或者“兴起”。埃尔多安最近这番惺惺作态,只是想搞得“戏剧化”一些罢了。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多年来土耳其与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如何相向而行。

早在本世纪初,俄罗斯为了加强与土耳其和南欧国家的战略互动,就计划在建设“北溪”的同时再建一条“南溪”。这个版本的原貌是:从俄罗斯出发,穿过黑海,在保加利亚上岸,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塞尔维亚、匈牙利和奥地利,一路通往希腊和意大利。然而,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后,美国推动北约国家一起制裁俄罗斯,害怕挨美国收拾的保加利亚,不敢充当南溪的枢纽,就以“南溪”项目“违反欧盟能源竞争公共采购规范”为借口,来了个“暂停建设”。

为了避免“南溪”彻底胎死腹中,俄罗斯就找土耳其合作,最终把枢纽从保加利亚切换到土耳其,形成了一个修改版“南溪”,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流”。这条管道,从俄罗斯阿纳帕市出发,穿过黑海,在土耳其的基伊科伊市上岸,然后分成两支,供应土耳其和南欧国家。这条管道已于2020年建成投产,年输送量为315亿立方米。被美国和欧盟看着“不顺眼”的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两国,天然气之所以能得到正常保障,就是因为俄罗斯增加了这条“土耳其流”的供应量。

我们前面说到,保加利亚近期也要改弦易辙,与俄罗斯握手。在这个背景下,土耳其最近提出的新天然气管道枢纽的选址,就很有意味。埃尔多安在专机上就对记者透露:将在“色雷斯地区”建设一个天然气枢纽。

色雷斯就在土耳其欧洲部分西北角,紧邻着保加利亚和希腊。熟悉欧洲地理和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色雷斯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土地,是罗马共和国时代著名的奴隶大起义英雄斯巴达克的家乡。本来土耳其、保加利亚和希腊都想全吞这片地方,最终各占了一块儿。如果新枢纽在这里建成,土耳其就可以拉着保加利亚乃至希腊一起玩儿,这块有争议的土地,反倒成了南欧能源合作的象征,也有助于土耳其和欧洲邻国的和解。

可见,新管道一旦告成,土耳其不仅留作自用的天然气无忧,还有机会赚取巨额差价,更可撬动欧洲能源乃至政治格局。而俄罗斯则可以延续对南欧的影响,分化欧盟乃至欧美,甚至对冲北面“波罗的海管道”开通后、挪威天然气对欧洲的影响力。真可谓各自“得其所哉”。

看到这里,我们就不难想见,为什么埃尔多安如此不慌不忙、成竹在胸了。

一向桀骜的土耳其,又握住了一把好牌。美国和欧盟很生气。下一步,“土耳其流”会不会是爆炸事件的“北溪管道”第二?很值得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土耳其   南欧   南溪   保加利亚   橄榄枝   俄罗斯   欧洲   德国   枢纽   天然气   管道   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