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女排现阶段国内最好的几位二传

现在国内女排二传位置说起来都是郎平周期冒头和培养起来的。郎平末期,纳入选择范围的主要二传候选人基本为四人,铁打的主力—丁霞、已被认可且多次代表国家队替补出场—姚笛、普遍看好且实力不俗—刁琳宇、后起之秀不可轻视—梅笑寒。只不过梅笑寒早早出局,剩下三人中姚笛和刁琳宇竞争替补位置,最终以姚笛胜出出征东京。

除去梅笑寒,剩下三人也是现阶段国内最好的二传人选,也是蔡斌指导上任后的主要二传储备与选择库,最终蔡斌指导选择了刁琳宇主打,丁霞替补的配置。姚笛未被选入,虽然蔡指导没有证明解释,不过姚笛伤病却是客观存在的。

确定的两位二传刁琳宇和丁霞,在蔡斌指导的带领下,参加了两次国际赛事,从比赛过程来看,蔡指导是围绕刁琳宇打造新中国女排的战术,两次国际赛事,丁霞上场时间肉眼可见的减少,直到本次出征仅仅在最终战出场了两个半局和一个整局,合计不过两局而已,其他场次上场时间可以按秒算。由此可见蔡指导对新中国女排的战术规划明确为以刁琳宇为核心的快速两边拉开中间施压战术,为了这个战术的成熟,对主力七人也是下了血本的操练,机会几乎全以这七人为主。

在这里我们不谈最终效果如何,成绩如何,仅就在这样战术安排下,结合三位优秀二传自身特色分析下三位二传走向。当然有消息称丁霞可能退役转型,不过暂时国内顶尖二传只有这三人,所以暂时先不考虑这个走向。

这三位二传说起来都是在郎平周期成熟起来,她们的个人特点,风格也都基本定型,微调的可能有,但大幅度改变风格和技术特点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这样改变了也就不是被球迷认可的她们了。


刁琳宇,作用郎平周期的储备,蔡斌指导的爱徒,其技术特点是快,传球速度快,平,一传到位后快速拉开,即便意图暴露,对方拦网球员也追不上球。这也是现阶段蔡斌指导打造新女排的核心战术。但她的问题是长距离传球的准确度,长时间传球的稳定性,不到位和防返球的合理性到位情况,以及不擅长打逆风球的心理问题。在不解决这个问题的情况下,她就需要一位成熟二传作为替补,而年轻不成熟的二传是没办法让她在场上传帮带的,连她都需要替补帮忙收拾乱局,更别指望让她帮稚嫩小将擦屁股收拾局面了。

这样的情况下,有能力作为她的替补的二传就只有丁霞和姚笛两个选择了。

而在选择替补二传时,要考虑的方面除了替补人选个人实力情况以外,还需要重点考虑球队技战术安排,以及在既定技战术下,攻手们的进攻进攻节奏,尤其是打快的战术体系下的攻手,快的战术体系其实对攻手个人硬实力要求相对降低,但对与二传的磨合、配合默契度的要求却大幅提高,很多进攻都是在二传出手前,攻手已经启动上步了,不然跟不上球的节奏。

替补二传上场的作用,除了帮主二传收拾烂摊子这个本来不是重心的一点之外,最重要的两点就是二换三短时间增加前排进攻点位,以及场上局面受阻需要改变节奏让对手不适应从而打破受阻的局面。

这样的要求下,除了技术实力可靠能够收拾烂摊子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二换三的时候不会打破场上节奏;场面受阻上场后能够和主二传节奏不同让对方不适,这个点很难界定效果,是略微改变节奏让对手无法快速调整,还是彻底变换节奏和战术让对手完全不适需要重新安排应对策略好呢?

以这样的要求看丁霞和姚笛,要如何选择?


丁霞的技术特点是高快结合,也就是郎平指导在位时女排的核心战术,快攻要快,定点强攻要高要稳,然后结合多人跑动掩护战术实现多点开花,又能靠攻手硬实力硬吃定点调整攻。


姚笛的特点是稳,定点强攻位传球又高又稳,能最大化激发强攻攻手硬实力的体现,同时基本功扎实,结合副攻掩护,虽然因为稍慢但因为球立的好,对方即便脚步跟上拦网也是刚刚就位,为攻手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高度选择进攻线路与方式。

对于郎导周期女排的技术特点,虽然也要快,但强攻攻手还是很强调定点强攻的,所以以丁霞为主打二传是,作用替补二传的两个作用无论是选择更快的刁还是更稳的姚都能达到效果,但严格说起来,稳而高的传球对攻手进攻容错率比较高,因为球速慢滞空长,攻手可以进行脚步和手法的调整,同时快的对应效果就是乱,替补二传上场的时候基本都是球队状况不好,混乱不下球的时候,这时候来个更快的,一个不好就更乱了。

当然,那个时期其实姚笛的自身实力也是要优于刁琳宇的,巅峰时刻其实都有顶替丁霞成为主力的实力,但结合球队核心战术安排,还是丁霞主打,不过姚笛拿个第一替补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现在女排换成刁琳宇主打,围绕快指定训练战术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按现在的策略,球队所有攻手都要适应并且熟悉快,并且和二传达到很高的默契度,才能第一时间赶上球的速度进行快速进攻。要知道这个快节奏一旦上去了,可不是那么容易慢下来了,尤其是进攻步伐,一旦习惯了先跑后找球,就很难临场改变。

本次出征丁霞也是替补上场过几次,场面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攻手一个个仰扣躺扣现象出现,感官上比上次替补出征实力下降非常明显,但仔细想想其实不仅仅是丁霞出了问题,为了达成战术要求,在两次出征间隔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球队肯定进行了大量针对性训练,尤其是围绕刁琳宇的快速战略,肯定是下了大力气的,不然王云蕗也不能有这么明显的成长。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丁霞与攻手配合变少,攻手脚步节奏提速。到了赛场上,丁霞上场后攻手不适应她,她也不适应攻手。直到第二次对阵意大利,丁霞有相对长时间在场后,相互才适应起来给球迷奉献了一局振奋人心的胜局。

但是这个情况,还是由与刁琳宇技术相近,都擅长快节奏的丁霞来替补发生的,如果节奏更加不同,速度更加慢的姚笛来传,攻手会不会连球都摸不到呢?

丁霞临时上场后传攻手的几个球。除了调整攻明显长距离调不到位外,正常传球的时候仔细看会发现,攻手都是早于丁霞传球出手就启动,要么跑两步发现球的线路不对马上调整脚步,要么起跳发现球在身后要仰扣,要么球太高,只能手指抹过去。这就是两个多月加强训练的肌肉记忆,节奏上来了,一时半会儿也调整不过来,而丁霞又是俩球不对马上被换下,这种情况使得问题无法被解决,直到最后对意大利,也是两三个不是很到位的球后,相互才走入正规,打出相对精彩的配合的。

而如果换成姚笛,虽然说慢,高,稳对攻手来说容错率高,好自我调整,但要考虑替补上场,不是首发一直这么打,平时一直这么练,攻手很可能自己都调整不好节奏,到时候别说对手不适应了,我们自己球员都可能不适应乱套了。同时姚笛的球既是把攻手最大实力体现的利器,也是让实力不强的攻手被对方防死的双刃剑。对于王云蕗这样高度不高,实力相对较弱的攻手,一旦对方形成稳固的三人或者双人拦网,基本也就哑火了,等于是自废一个主攻,同时龚翔宇本身就不是进攻见长的强力节奏,指定快速拉开或者跑动战术攻没问题,但撩高了让她拼硬实力,国际上也是不够看,所以场上边攻除了李盈莹,其他主攻接应都不具备绝对的硬实力。这个时候姚笛作为二传,是没有办法左右胜负的,总不能靠李盈莹和她二次进攻赢下全球高手吧。这里不提副攻,副攻在姚笛这边就是锦上添花,技术没问题,是替补上场实际场面自己传球风格重心不同。另外其他两位二传传副攻也不比她弱,所以这点不是核心点。

这样看下来,姚笛很难在现阶段做刁琳宇的替补,同时也很难以现在球队的人员配置左右赛场胜负,等朱婷和张常宁都回来了,朱婷,张常宁,李盈莹,龚翔宇四人组合配置上场后,她才能有比较好的作用体现。但前提是蔡导愿意在绝对强调快的同时,保持对定点强攻节奏的把控,不然朱婷回来也会去李盈莹般被要求快,丧失超手强攻机会的。

综上,就现阶段自己女排战术线路方向不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刁琳宇主力二传位置固定,替补二传丁霞和姚笛选择,最合理的可能还真的会是丁霞,姚笛可能在教练组这边就要往后面排了。

丁霞作用高快结合,主打时快和稳的二传都能给她替补,替补时也都能给不同风格的主力二传替补,算是在刁琳宇和姚笛两种技术风格的中间环节,现阶段还是很重要的。

对于姚笛,实力其实已经的但认可,能不能被选上就要看教练组的规划以及她自己的想法了,其实球迷们还是挺期待她的赛场表现的。

不过,三位都不熟悉年轻一代了,丁霞大概率不会坚持到两年后,姚笛情况其实也不是那么乐观,刁琳宇最大概率也就是坚持到奥运后,不仅仅是现在的替补选择,奥运的替补选择,自己奥运后女排的二传选择都需要教练组发掘培养新人了,不然后路迷茫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女排   现阶段   替补   战术   球队   节奏   实力   作用   快速   国内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