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守株待兔”-警惕对技术的迷信



2007年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对中国人来说,这不仅是技术史上的大事,更是思想史上的大事。因为,中国社会的思想因此被深深改变。


01


2007年,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随后一举颠覆手机市场,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中国来说,这件事不仅应该记入技术发展史、通信发展史,更应该记入社会思想史。


新技术像爆破一样摧毁原有的产业格局。曾经的巨无霸——诺基亚等手机厂商——像暴晒下的雪人一样迅速坍塌、退场。短短的一两年内,行业——或者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之大,只能用“革命”二字来形容。


并且,因为这一切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人们目睹、感受和直接经历了整个不可思议的过程。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最为充分。由此,三个全新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迅速扎下了根。


第一是技术革命在改变世界上的巨大威力。原有的看似不可一世的行业霸主及其格局,瞬间就被新技术击垮并消失。产业的世界性变迁,原来的时间单位至少是数十年甚至更长,现在,急剧缩短到一两年甚至更短。


第二是技术革命在解决问题上的巨大威力。很多在原有技术平台上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新技术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


这两个新观念,进而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新观念,那就是对技术发展的无比乐观。不管是什么难题,大家都相信未来的技术发展一定能解决。同时,对那些行业霸主,大家永远不再有对过去行业霸主的敬畏了。人们深信,不管什么庞然大物,在新技术的冲击下,被击垮并且消亡,可能只是一瞬间——甚至快到你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苹果手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新思想——足以载入思想史的巨大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思想改变,对中国社会来说,比苹果手机本身的作用要大得多。电子商务、高铁等新技术的成就,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对技术的乐观。


虽然在现实中技术的发展遇到很多困难,比如5G的应用遇到瓶颈。新能源汽车到底前途如何,也难以确定。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但很多人对这些难题的解决非常乐观。因为对技术发展的高度乐观,他们坚信,这些难题必然会被新技术迎刃而解。


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很可能是对技术发展最为乐观的社会。


02


可是,如果把观察时段拉长的话,中国社会的这种技术乐观思潮,很可能只是一种“守株待兔”式的迷信。


让我们重温一下“守株待兔”的意思:你巧遇一只撞到树上的兔子,这当然是好事,你可以把兔子拿回家炖了吃肉。但如果你因此以为以后会不断有兔子撞上来,那就是自误误人了。


技术革命,或者说重大新技术的涌现,到底是那只撞上来的兔子,还是源源不断的洪流,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根本问题。如果是源源不断的洪流,那技术乐观思潮很好。如果只是偶然撞上来的兔子,那就不太好了。因为那意味着,我们现在所抱持的,其实是一种对技术的迷信。


中国人确实很有理由对技术发展高度乐观,因为在几十年也就是一两代人的时间里,中国人几乎浓缩了人类第二次技术革命(内燃气和电气)和信息革命(从个人电脑到移动互联网)的全过程。这一两代中国人亲见和亲历,层不出穷的新技术、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和改善。技术的发展、创新乃至革命似乎已经成为必然。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接下来不是继续如此。


可是,如果拉长时段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情况恐怕是相反的。其实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接下来必然会继续如此。


03

上古的那次技术革命,有人说是用火,有人说是使用铁器,有人说是农业。到底哪个算第一次技术革命,这里暂且不做定论,反正都是很古老的事情了。没有争议的是,从那次技术革命以后,人类技术陷入长期停滞,相应的,人类的经济发展也长期停滞。


实际上,经济发展是工业革命以来的新概念。在之前,可没有经济必然发展、多年持续发展这种好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比之前的汉朝差远了。宋朝的经济繁荣,三四百年后的明朝才算勉强赶上。


工业革命的一系列技术突破,打破了人类的这种长期技术停滞。一系列新技术、新发明、新机器先后出现。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概括来说就是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工业革命是继上古那次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到了21世纪前后,人类又有了信息技术的大突破。不过,虽然很多人称之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但这次革命的“成色”其实很不足。信息革命,仍然是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只不过在很多方面做出优化。其实不能算作革命。


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影子。在很长时间内,人类社会仍然必须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无法摆脱。新能源云云,其实没什么新的。就算是纯电车,消耗的电,也大多是火力发电厂用煤炭或者石油天然气发出来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实就是“守株待兔”的那只兔子。而我们,很可能就是痴痴等待下一只兔子还会撞上来的那个宋国人(春秋战国时,宋国人是大家编段子时的默认受气包)。


04


当代的“守株待兔”,或者说对技术的迷信,有两个不良后果。


第一是把社会未来完全寄托在新技术上。


我们中国人,普遍相信,类似苹果手机那样颠覆性的新技术今后会持续涌现。在这种威力无穷的新技术的推动下,经济发展、就业率、人均收入、社会福利乃至幸福指数,都会持续改善。即使出现倒退,也一定是暂时和局部的。只要坚持投资,革命性的新技术必然会出现。


把社会的未来完全寄托在还没出现的技术创新上。如果新技术果然出现了,那当然很好。可是,如果新技术迟迟没出现,怎么办?


第二是忽视了社会固有的一系列问题。


那个宋国人,痴痴等待下一只兔子撞上来,所以耽误了很多正事。大家之所以嘲笑他,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他这么冒傻气耽误正事,日后一定会吃亏。


如果我们也像这个宋国人那样蠢,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未来的新技术上,那么,也会像宋国人耽误正事那样忽视很多重要的社会问题。


人类社会有很多固有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财富如何公平分配、如何保障社会秩序、如何照顾弱势群体、如何抑制强势群体、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如何应对外敌入侵、官民关系如何处理、怎样遏制利益集团、怎样防止政府官员腐败、怎样防止土豪势力做大、怎样处理中央地方关系、怎样协调不同地方的冲突和矛盾,等等,等等。


如果新技术不断涌现,财富不断增长,的确可以缓解乃至化解这些难题。但这些难题依然存在,并不会就此消失。


我们必须思考,如果新技术没有如约出现,如果财富不再继续增长,我们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任由这些问题恶化,直至社会解体、崩溃吗?


05


在经济不增长、财富不增加、只是重复再生产的情况下,解决或者至少缓解这些社会问题,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项大本领。毕竟,在工业革命以前,我们已经有了两三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如果只能用经济增长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作为一个社会,早就解体消失了。


事实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政治体,在工业革命以前持续了至少两三千年。也就是说,即使没有那只撞上来的兔子,我们也能正常生活。


我担心的是,因为对技术的迷信,我们正在忽视乃至忘掉这项至关重要的大本领。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守株待兔   工业革命   技术   迷信   国人   兔子   难题   新技术   当代   乐观   技术革命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