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1:什么才是“双十一”的正确打开方式

规则简单易懂本就是促销的应有之义,明码标价更是对商品的基本要求

又一年“双十一”临近。日前,为规范“双十一”期间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行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指导书(2022)》,向电子商务企业提出八方面的合规要求,其中包括:促销规则要更加透明、简单易懂;加强促销方案的事前审查,不玩“促销套路”,促销规则简单明了;禁止采取虚假打折、虚假标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图源网络

光明时评:“透明、简单易懂”的促销值得期待

商家竞争首先拼的是价格,可是如果只在价格上做文章,最后大概率会陷入弄虚作假的局面。“双十一”还是应该成为全面检验商家和平台实力的机会,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分得出商品和商家的好赖。一个质量好的产品、服务好的商家,只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优惠,消费者还是会乐于买单。 透明、简单易懂的“双十一”才值得期待。因为这意味着商家只能在产品品质和服务上竞争,而不是玩那些价格的噱头。只要更多的商家和平台回到本分的道路上,少数即便是还想玩套路也无法形成风气。

法治日报:为消费者营造诚信安心购物环境

此次上海市有关部门对可能再度出现的各种促销套路,积极开展行政指导,正是强化事前监管,以防患于未然。比如明确促销规则要更加透明、简单易懂,禁止采取“虚假打折”等违法手段促销,做好“亮照、亮证、亮规则”工作等要求,通过提前给商家打上“预防针”,让其少些套路、多些真诚,为消费者营造安心放心购物环境。只有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网络经济才能行稳致远。诚信是经营者必须恪守的法律底线,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经营之道。期待相关企业和经营者能够强化自身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依法依规开展集中促销活动,用诚信让利激活消费意愿,让消费者切切实实获得优惠。

北京晚报:禁止虚假打折还网络促销原本面貌

价格不透明,促销套路多,不仅有损商家以及平台的信誉,也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影响交易的公平性,不利于网络促销活动的长远发展。种种促销乱象,亟需监管持续发力。提前禁止虚假打折等违法促销活动,也是还网络促销原本面貌。购物可以“狂欢”,促销不能乱来。“双十一”本是电商催生的回馈用户促销活动,规则简单易懂本就是促销的应有之义,明码标价更是对商品的基本要求。电商应该认识到,繁琐的规则只会让人敬而远之,揭掉虚假标签,老老实实搞促销,认认真真保质量,合法合规经营,消费者才会愿意买单。

福建日报:禁止虚假打折让优惠落到实处

在“双十一”到来尚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节点,上海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指导书,不仅表明当地执法部门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也反衬出电商促销乱象需常抓不懈。在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同时,还要鼓励消费者勇于维权,遇到商品价格涉嫌“先涨后降”,消费者应及时保存有效证据,进行维权;而电商平台也需对照“负面清单”,对于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整改,并从技术层面来明确在售商品的历史价格等关键信息,方便消费者维权有据。只有这样,禁止“虚假打折”才能落到实处,商家促销不再“套路满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羊城晚报:监管部门提前规范市场值得点赞

现在随着社交媒体、直播带货的兴起,电商平台也呈现多元化,购物渠道增多了,促销活动非常频繁,几乎可以达到“天天打折”“天天低价”的地步。所以,很多消费者阅尽千帆后,对促销活动不再敏感,对过度复杂的促销游戏规则兴趣大减,不少网友甚至公开表态不参加促销活动。其实,消费者的诉求很简单,“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不要太复杂,不搞“促销套路”,不玩价格猫腻,平台简单打折让利,商家口惠而实至即可。可见,平台和商家应理解消费者的诉求,正视市场的变化发展潮流,需要适时对“双十一”促销方案进行调整,摒弃旧有的“促销套路”模式,以免再走入误区,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陈嘉敏

统筹:王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套路   易懂   虚假   正确   消费者   规则   商家   简单   方式   价格   平台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