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优势在我,未来10年,中国大有可为

我们聊聊最近比较热的“我们这十年”,各省市都是在“赶超比拼”,努力地向外界展示这10年来的各种成就,相信朋友们对这类信息并不陌生。不过要说这十年的变化,真的可称得上“日新月异”。简单地说几组数据吧,大家有个印象就行。

比如,这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10万亿,占全球经济比重再度接近20%。为什么是再度?因为上一次中国GDP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超20%时,还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我们为了达到这一比例,用了整整一百多年。

在1830年,中国GDP全球占比超过29%,属于世界上GDP占比最高的国家。不过,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清楚,随着一桩桩屈辱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别说发展经济,就是有个太平岁月就已知足。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挺直腰杆、重新做人,终于有了发展经济的稳定环境。

其次,这十年来,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距离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又前进了一大步。在基础民生方面,我们实现了全面脱贫,建成了小康社会。其他的成就也不胜枚举,比如“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上海组织扩容、人民币国际化再创佳绩,等等吧。以上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实,还有一件事我认为是更为重要的改变,这个改变不亚于以上种种成就,它就是我们民族和文化的自信心。

想想十年前,我们在衣食住行包括文化上面,依旧有些“唯西方是好”,例如家里买辆车,有钱的要么买进口要么合资车,真正没钱才考虑买辆国产汽车,反正国外的车标就是好就是高级,开出去倍有面。大人带小朋友出门吃个饭,首选的也是肯德基或麦当劳;就连身边居住的小区,那名字也是一个比一个“西洋化”,比如什么阳光欧洲城、巴黎春天、莱茵河畔等等,反正开发商自认为起个洋名就比旁边的小区显得高档一般。

相信以上这些,作为80后的我们肯定是了解的。不过这次文化入侵,真正的“战场”还是在于线上。那些年,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我们国家政策诋毁,反之就是一些水军或是某些所谓的公知,到处宣扬西方社会自由,甚至把国外的屁都吹捧的格外香甜。说什么中国人素质低,西方人讲卫生、懂礼貌,过马路都是个等个好样的。什么美国人自由、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工匠精神等等吧,总之就是一通鼓吹。

利用这些信息差,忽悠我们、迷惑我们。还别说,那些年因为公知们的广泛宣讲,真把我们这些懵逼的小青年忽悠得一愣一愣。不过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接触地越来越多,对国外的看法也就变得更加清晰和理智。哦,原来,日本人也随地扔垃圾,英国人也闯红灯,这怎么和公知们说得有些不一样哪!

我认为有三件事的发生,使得我们改变了原有的错误观念,真正的开始认识自我、突破自我。一件是2012年,我们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点就在于“复兴”,这一梦想的提出,为我们民族自信心地树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我们明白了,其实自古以来,我们泱泱中华都是这个世界上绝对的领导者,只是我们短暂地走错了方向。

第二件应该要属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从谷歌的“兵败而逃”,再到亚马孙中国的水土不服,中国互联网企业不仅在国内通杀对手,在国外更是玩的风生水起,从2014年到2018年,先后有近70余家互联网企业在国外上市,这里面有我们熟知的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知名企业。其中阿里上市后,市值更是超过2300亿美元,超越Facebook成为仅此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后面陆续出现了字节跳动、美团、滴滴等独角兽企业。正是这些科技巨头的出现,让我们懂得了,国外企业能做的,我们的企业也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第三件事,就是2019年末,新冠疫情的爆发,从这场疫情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大国的力量。民主、自由不再是西方政客的口头玩物,而是要真真正正地落实到民众身上。以民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政府和人民始终能够做到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在困难面前,我们肩并肩地站在一起、稳步前行。

前段时间的重庆山火,又一次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山火无情人有情,当灾难到来时,我们中国人不是选择逃避,而且保卫家园共生死,就像《流浪地球》讲述的故事一样,携地球而行,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我们没有舍去,也不会舍去。一场疫情的到来,让我们明白了,这就是中国,一个强大且有自信的中国。

好了,话题转回节目的开始,说说在我心目中,十年之后,中国具体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十年间,我们将会经历哪些波折?先说好的一面,十年后,不出意外,我国GDP应该会跃居世界第一,人均GDP也将基本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将会诞生更多地像华为、比亚迪、大疆等高科技企业。我们的大飞机、航母也将出现在更多的国家或地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将会进一步增强。我国将会迎来第二波产业升级,在世界500强排行中,中国的民营科技公司将会越来越多,未来中国也将出现若干家世界级的汽车企业,等等吧。

当然这是好的一面,不足的一面我们也值得居安思危。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5月11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过2.6亿,接近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在10年前,这一比例仅为5.44%。预计到2027年,老龄化人口将会达到峰值,那之后就会进入通缩周期,也就是人口出生率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总数量将会逐年下降。

结合当前疫情下,经济低迷、消费不振,年轻人就更加不愿意生育,那我们是不是就有理由相信,下个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将会继续增大,就算后续出台各类鼓励生育措施,延缓这一比例的过快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10年后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可能会达到25%,甚至超过30%。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现阶段日本人口老龄化比例大致就是这个数据。但人家现阶段已经是发达国家,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企业还是很多的,这类头部企业能够给日本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高收入岗位,企业创造的利润也能够有效降低社会福利支出而产生的压力。

所以说,如果未来几年内,我们不能完成第一波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那等到人口红利消退时,我们面临的压力可不小。首先是沉重的社会负担,比如医疗养老资源以及退休待遇,那国家为此将要承受的财政负担只会越来越重。而这部分缺口很可能会压在下一代年轻人身上。同时,老龄化加剧会导致社会面消费欲望降低、创新能力下降,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加速内循环,那显然是背道而驰。

当然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比如之前对教培行业内卷“动刀”,近期又提出了种种鼓励生育措施,那都是为将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未雨绸缪。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说实话,全球各国都没有有效应对的办法,根本途径还是要提高生育率,让新生儿得到有效补充,弥补缺失的人口,进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那未来10年内,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者应该就是美国。中美之间现在除了热武器战争之外,其他能过的招基本都试过了,像贸易战争、军事对峙、政治对抗等等。反正要先回到08年之前的蜜月关系那是不可能的。一个新兴大国想要崛起,必然会触及旧有势力范围,逐步地吃掉对方的蛋糕。

而美国同样不会坐视中国和平崛起,双方之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极大。而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一国想要崛起必然伴随着另一大国的衰败,人与人之间遵守“物竞天择”的法则,国与国之间也不例外。从近几年美国的对外战略来看,围剿并压制中国崛起将是其最终目标。而想要围剿中国,必须先拖垮俄罗斯,让其陷入无止境的战争泥潭。然后逼迫欧洲与中国全面脱钩,再配合五眼联盟,逐步压缩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而事实上美国现在也正在这般操作,俄乌战争拖到今天,已经不是俄罗斯或者乌克兰单方面能够结束的,事实上也结束不了。美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借助俄乌战争,让俄罗斯疲于战乱,无暇全力发展本国经济。简单地说,英美要的是一个动乱的欧亚大陆,一个和平的欧亚大陆不符合这类海权国家的根本利益,毕竟谁也不想被边缘化。

对于欧洲来说,美国很可能是左手大棒、右手萝卜。可笑的是,现阶段送给欧洲的却是大棒,原因是对前段时间欧洲抗俄不积极所给予的惩罚,那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欧洲将会施加更大的压力,直到其服软。毕竟欧洲当前面临严重的能源和经济危机,能否撑到明年这个时刻还是个未知数。待欧洲对俄强硬后,可能会调整枪口对准中国,至于欧洲想不想,由不得他了,美国一定会逼迫欧洲朝着这个方向走,让欧洲与中国全面脱节,以达到连欧抗中的最终目的。

不过现阶段看,中美博弈,那优势依旧在我。比如前几天德国总理朔尔茨就表示:“要积极拥抱全球化,不应与中国进行脱钩”。这就说明,欧洲不傻,人家知道与中国合作,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反观美国,这些年给欧洲带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收割与拔毛。

再者,我们对外政策上,也在积极布局,从一带一路政策、上合组织扩员,再到RCEP的签订,都表明我们也在寻找破局之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那未来挑落美元霸权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次,在军事领域,我们的成就也是突飞猛进,相比美国,我们虽然总吨位有所不及,但我们毕竟胜在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上,并且我国也无须像美国一样,维持如此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所以在单位军耗上,我们不见得落后美军。如果将来发生局部战争,胜算还是有的。

最后,相比美国,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如果将来发生短期内与西方全面脱钩的情形,那我们完全可以依靠内循环实现自给自主。毕竟有着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所形成的强大购买力,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强大市场,也是支持我们对抗美国的强力后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昔日的世界霸主-英国,战后元气大伤,美国利用一战的关键时机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短短二十几年后,又爆发了二次世界大战,这次美国依旧懂得发展自身,终于在战后一跃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百年后的今天,历史又一次地重新上演,世界动乱之处总少不了美国的身影,正如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依然幻想着余光照满全球,可带来的却是最终的衰落。

未来十年,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我们也将继续推行和平崛起,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每一个大国想要崛起,必然不会一帆风顺,每一场世界级的博弈最终都会存在胜负之分。在这场中美博弈中,其实胜负早已明确。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逆全球化、搞单边霸权主义者,终究会走向败亡。

所以说,中美博弈,优势在我。未来十年,让我们一同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中美   中国   未来   大有可为   欧洲   美国   疫情   优势   战争   我国   国家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