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张锦文因花洒被国家队开除,郎平:我在女排就绝对不再用她

只要我还在女排一天,就绝对不会再用她”!

2004年,郎平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坚定地说出了这句话,

能让郎平做到如此地步的人名为张锦文,也是当时风头正盛的女排天才。

这段采访之后,女排史上从此没有张锦文的身影。

她到底做了什么?能让郎平当众说出这样的话,甚至做出永不录用的决定?后来的她结局如何?

对于张锦文,许多人对她的评价只有一句话:“天生为运动而生的”。

身高184,弹跳力惊人的张锦文出生于江苏,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幼时的她便已经展露出不一般的优势,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她永远是一群人中最高的那一个。

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一些亲朋好友都对她的父母说:“锦文这身高一看就是当运动员的好苗子。”

为了不浪费她的身高优势,父母开始带她尝试接触各种体育项目,争取将她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结果,在一众体育运动中,只有排球让小小年纪的张锦文爱不释手。

天赋再加上后天不断地努力,张锦文在排球场上矫健的身姿吸引了不少教练的注意,她也成功进入到江苏省排球队,成为省队的主力。

1995年,张锦文带领队伍夺得世界青年赛冠军,并获得MVP。

中国女排在80年代可谓家喻户晓,五连冠的荣誉更是让所有人为之自豪。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女排也慢慢地开始走向下坡,到了90年代,一些女排老队员年纪大了不得不退役,但能够担起重担的接班人却还没有出现。

以至于郎平、梁艳等人相继退役后,中国女排在世界赛事上的成绩越来越差。

就在女排饱受非议的这一时期,郎平顶着巨大的压力成为了女排主教练。

许多人都猜测她会不会是可以让女排从新走上巅峰的重点,对她抱有了极大的期望。

郎平果然不负众望,上任后雷厉风行进行了改革,带领女排在世界赛事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之后却再次陷入了低谷。

为了让女排能够重振旗鼓,在整顿队伍的同时,郎平也 将另外的重心放在了寻找新鲜血液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结局女排青黄不接的主要问题。

她见到了许多年轻的运动员,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十分有天赋,但在郎平看来却不太够,因为她们的身上好像缺少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东西。

直到郎平见到了在赛场上拼搏努力的张锦文后,她终于明白了那些人身上缺少的东西:对排球的热爱,以及那种拼尽全力也要赢得比赛的冲劲。

此时的张锦文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改写,她依旧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训练,复盘分析比赛时的不足。

有一天,正当张锦文在训练时,教练突然找到她开玩笑说:“明天开始你就不用在这训练了。”

大汗淋漓的张锦文更是一一头雾水,她是省队的一员,不在这训练在哪训练?总不能是自己被开除了吧?

她好奇地问:“为什么啊,我不在这训练那去哪训练啊?”

“国家队看上你了,恭喜你啊,以后你就能站在更高的赛场上为国争光了!”

听到教练的话后,张锦文愣了一会,然后便将教练抱起转了个圈,激动地大喊:“我被国家队选中了!我被国家对选中了!”

张锦文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家人,父母也很是为她高兴,但在电话的最后却也敲打她一番:“切记不可骄傲自满,要继续努力,为国争光。”

已经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张锦文却根本没有将父母的话放在心上,兴高采烈地收拾完东西就来到了国家队。

能够进到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天之骄子,原本在省队中 属于佼佼者的她,刚一来到这里就感到了一阵巨大的危机。

张锦文每天更加努力地训练,在训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而她的努力也被许多人看在眼中。

队友们对于这个努力地姑娘很是敬佩,并在她的感染下也开始“内卷”起来,加大量的训练量。

对于这种良性的竞争,教练自然十分的支持,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那一面发展。

郎平对于张锦文更是十分看好,决定一定要好好地培养这个姑娘,将她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中国女排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身为副攻的张锦文在比赛中的发挥也十分的出色,无论是接发球还是临场反应都十分优秀。

一些老球迷都觉得这个年轻的姑娘现在就表现如此亮眼,未来也一定大有作为。

郎平在公众场合也总是对张锦文赞不绝口,对她十分的满意,期望也越来越高。

但实际上,郎平对于张锦文还是有一些不满意的,因为她的脾气太火爆了,经常会与其他队友发生小冲突。

排球十分注重团队合作,每个人都是队伍里不可或缺的一员,但张锦文的脾气却让郎平感到深深的担忧。

她曾多次找过张锦文谈话,希望她能够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与队友之间相亲相爱好好相处,不然到了吃亏的时候就晚了。

对于郎平,张锦文自然是十分尊敬的,但对于郎平所说的话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早已在众人的追捧与掌声中迷失了自我,认为自己是队里的佼佼者,是无可替代的。

并且她还觉得既然自己如此重要,那么有一点小脾气也是正常的吧?

除了会与队友有些小矛盾外,张锦文在白天的训练中也常常迟到。

张锦文虽然训练很积极,但是总是喜欢在晚上进行加训,训练完后已经很晚了,再加上洗漱什么的,基本上就已经到了半夜,第二天起床时间自然也会推迟。

然而,国家队中的作息以及训练时间是有严格要求的,对于张锦文早上迟到的行为,一些教练找她谈了几次话,但又担心说话太重会打击她的积极性。

以致于张锦文认为教练组是默认允许自己得到这种特殊待遇,行为也越来越放肆。

当教练找她谈话时,她也觉得自己不该因为这种小事就受到斥责,常常因为小事跟教练顶嘴。

十几岁的年轻人,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有些脾气倒也正常,慢慢教导她改正就好了嘛。

但谁知,张锦文不但没有感受到教练的良苦用心,反而因为一件小事彻底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让郎平当中说出那句:“永不录用”。

在一次日常训练结束后,张锦文与其他队友一起来到澡堂,准备洗完澡好好休息一下。

但谁知,张锦文选到的竟然是一只坏掉的花洒,无论怎样的不出水,劳累了一整天的她瞬间火气就上来了。

浴室本就不大,花洒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甚至有些关系好的两个人用一个。

但由于张锦文平时心高气傲,与队友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太好,她也拉不下脸来向别人求助。

眼前尴尬的场景让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小丑,周围人一定是在她的笑话。

但其实并非这样,旁边的人见她鼓捣半天花洒不出水,便好心地叫来了保洁阿姨,看看这个花洒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能不能顺便解决了。

见到保洁阿姨后,张锦文十分不耐烦地抱怨了一句:“花洒坏了也不知道修,真是浪费时间。”

她这就有些无理取闹了,没有人能够预见花洒会坏,再说这个坏了就换一个用嘛。

阿姨也并非是软柿子,这种无缘无故的指责让人十分不舒服,便也小声嘟囔了几句:“又不是我弄坏的。”

这下可算是让张锦文找打了发泄口,对着阿姨就是一顿指责,阿姨不甘示弱选择还击。

二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地吵了起来,后来还发展到推搡的地步。

周围的人见状不对连忙来拉架,但一时间竟没能将他们分开,只能在一旁着急。

阿姨自然不是体格健壮经常训练的张锦文的对手,一不小心就被她推倒在地。

将阿姨送到医院后,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则是骨折。

国家队运动员与保洁阿姨大打出手,并导致对方骨折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媒体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并且在社会上不断地发酵,张锦文的口碑一夜之间下滑了不少,从原本的天才排球少女变成了失德体育运动员,大家也都纷纷猜测国家队会如何处置张锦文。

有一些十分激进的人借着网络的保护壳,在网络上大放厥词:“像张锦文这种道德败坏的人不配待在国家队,趁早开除得好。”

“仗着自己是国家运动员,就能随随便便打人,没想到张锦文竟然是这样的人。”

铺天盖地的指责让张锦文十分难受,生怕队里的领导会直接开除自己。但她转念一想,自己打球技术好,在赛场上的表现更是十分亮眼,怎么可能轻易会被开除呢,最多就是背上一个处分罢了。

即使出了这样的事情,张锦文却始终没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事依旧十分嚣张。

郎平见状,觉得十分心累,一个多好的苗子啊,可惜了。

最终,队里给张锦文的最终处罚结果出来了:直接开除。

张锦文不敢相信这个结果,又去找教练“理论”了一番,但仍旧没能改变这个处罚结果。

郎平更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那句:“只要我在一天,就绝不会再录用张锦文”。

张锦文此刻才意识到自己这辈子排球职业生涯到此为止,毕竟被国家队开除的队员,其他省队之类的在接收她时,也会考虑多方面的东西。

这件事原本就该到此结束,但谁知网上突然又掀起了一股讨伐郎平的不正之风。

他们这群人只有一个观点:“为郎平是不是公报私仇?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一个苗子?”

总之各种各样的阴谋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自以为正义的对郎平进行批判。

这件事慢慢地很少被人再提起,张锦文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却为时已晚,她没法再回到从前了。

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张锦文成为本校的排球教练,希望她能够继续发挥所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

张锦文立即答应了学校的要求,她又重新开始接触排球,不过这次却是以教练的身份。

任职一段时间后,她慢慢意识到自己当初的行为有多么的不妥,教练对自己有多么的尽心尽力,但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她只能将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都传授给队员们,希望他们将来能够站在更大更远的比赛场地上,能够为国家获得更多的荣誉。

在接受采访时,她曾坦言:“当初的我年少无知,辜负了郎导对我的信任和栽培,是我对不起她。我也对不起我的队友们,同时也感谢她们对我的包容,在国家队里的那段日子我很开心,也很怀念。是我自己没能把握住机会,现在的我虽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也时常关注着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希望国家队的队员们可以继续加油,为国争光。”

2016年,张锦文这个名字再度被人提起,因为她执教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男子排球队,获得了本年度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冠军。

有人问她制胜的秘诀,她也只是笑了笑说:“主要是靠团结和勤奋,我总是告诉队员们,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优秀,他都要尊重队友,拥有团队意识,因为只有团队才能取到比赛的胜利,每位队员都是取胜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女排   国家队   苗子   排球   队友   运动员   阿姨   教练   努力   国家   张锦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